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只有保证了输电线路的畅通,才能确保整个电力网络的安全稳定。10kV电力线路工程作为电力网络的基础工程,施工复杂,专业性较强,需要从技术和质量控制两方面来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本文对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10kV;电力线路;施工工艺
1 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现状
1.1 基础施工不到位。基础施工是电力系统施工的基础环节,对技术和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基础建设施工的质量。实际施工由于环境和技术因素影响,如开挖基础阶梯时混凝土浇筑中的排水作业与基坑开挖作业操作不严格,地基的承载力不高,或者基坑支护质量不高导致基坑塌方;基坑掏挖和钻孔灌注桩作业质量不高导致孔壁坍塌等,使工程整体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1.2桩位复测不准确。输变电线路施工工程中要对现场交桩定位进行全面核测,核对线路系统中相关杆位。实际核测中技术人员与设计员技术交底不够,容易导致复测结果与施工图的较大偏差,不重视坐标高程与杆中心杆高度,交桩定位容易发生偏差。另外,桩位复测施工时没有将废桩位及时拔除,被误当作为杆塔中心,导致大的操作失误。
1.3 杆塔、架线与光缆施工问题。杆塔施工起吊钢管杆过程中,插接部位保护不当造成杆位出现脱节,或转杆速度控制不好导致杆塔倾斜;架线施工中展放导线拖地展放容易对导线形成磨损,或拉线张力太大导致杆塔塔身变形,出现位移或倒塌。另外,光缆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够,各施工员协同作业、配合不到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送变电线路杆塔一般包括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形式,不同杆塔产生的影响不同,杆塔类型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2 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2.1基础工程施工。基础施工前先要做好基础测量,确保整个线路位置准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测量,基础测量后进行复测。桩位复测时对转角塔位上方向桩与中心桩用不同颜色标明区分,采取特殊标志实施交桩定位作业,确保桩位准确牢固。及时拔除废弃桩位,防止造成误操作。开挖前要仔细核实杆位标桩是否达到设计标准,采用三点一线测量方法,确认标桩的正确位置。用皮尺检查各标桩间水平距离,达到要求后进行标杆画线。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础施工方式,土质较好的基础作业中选择掏挖式施工,基础吃力较深且作用力较大的基础作业中选择灌注桩式施工。另外,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岩石基础开挖、基坑排水、塔杆基础坑回填、架线施工、输电线路的检修等都是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的重点和主要环节。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是对方形台阶与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分别进行施工,使地下水和“流砂”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岩石基础开挖是对不同类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使基础工程岩石结构的稳定性不受影响;采用明暗两种基坑排水办法,将地下水对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杆塔的形式进行基础坑回填,结合回填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填土夯实,提升基础工程的承载力。
2.2基础工程质量检测。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基础施工中钢筋分布不均匀、多筋或少筋、漏筋、混凝土松散和钢筋弯曲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对钢筋和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全程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工程施工的水平,保障施工质量。控制好岩石、土壤和所挖洞口的质量。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洞口变形和坍塌,导致下一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后续的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
2.3杆塔施工质量检测。在架空式输电线路中杆塔承担着支撑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杆塔的型式。杆塔施工过程的杆塔弯曲变形和掉锌脱漆、斜材装反等,施工中的斜拉、强扭现象,导致杆塔受力性能改变。要严格控制杆施工环节,控制材料质量,做好杆塔组装试验;做好运输保护,关键部位绑扎和防护,防止杆塔弯曲变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和工序符合标准,保证安装质量。加强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和处置安全隐患。
2.4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科学确定10kV输电线路路径,定线前先确定变电站位置,再初步确定输电线路的大体路径,避免出现大拐角走向,降低传输成本;现场勘察和定位初步路径线路走向,及时修改和处理不合理情况,提高线路路径的较高传输效率,降低线路隐患,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5架设施工质量控制。电线架设是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导线断丝、损伤、起泡等情况经常出现,施工中要加强勘测检验,根据障碍物影响适当调整张力。张力放线,采用牵张机械维持导地线张力,确保距离合理。10kV架空线路施工中,务必保证导线无断头、断股、扭曲、金钩和磨损。导线如果存再以上问题,对磨损棱角、毛刺要用砂纸打磨。导线接头处牢固固定在距导线固定部位0.5m处,同档路最多1个接头,并安装防震设备。实际操作中绞制方向、规格、性能不同的导线避免在档距范围内连接。钳压管连接导线避免污染;立杆时采用固定人字型抱杆,注意地锚和起吊机具的相接位置,电杆起吊用U型环和牵引绳固定钢丝绳。紧线施工要将摩擦因素考虑进去,调整导线弧垂度;导线与地线连接直接影响线路安全,常采用爆破压接、机械钳压、液压连接三种形式;附件安装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隔离开关要控制安装力度,防止出现内部齿轮不和。科学合理设置放线区段,选择合适放线滑车控制直线管弯曲变形问题。光缆施工中要减少对光缆用力拉扯与扭结,防止光缆折损。加强光缆连接,优化熔接环境,密封接头盒,提高使用寿命。
2.5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控制原材料质量,原材料是确保线路稳定运行的关键,必须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确保使用原材料质量达标;完善施工质量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制度,根据项目施工不定期了解和检查输电线施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加强施工全程技术监督检查,确保科学规范。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义务,提升施工管理的安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落实监管工作;加强输电线安装管理,输电线路野外作业,地形地质和环境影响有时对作业不利影响,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检查,提前防范,减少事故发生;做好施工阶段控制管理,明确施工各环节质量责任,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开展施工,明确和细化各环节施工要点、工艺流程,促进施工标准化和精细化。
3结语
合格的输变电线路工程质量是确保输变电线路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在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运用好各类施工工艺,把控施工每个环节,优化管理措施,改良施工工艺,并不断加强施工规范和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高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浩华.同杆架设10kV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技术的研究[J].门窗,2017(08):175.
[2]吴飞.对1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安全技术的认识与思考[J].低碳世界,2014(17):70-71.
[3]莫广宁.10kV电力电缆施工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20(02):66.
[4]李毅.浅议电力工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術[J].科技与企业,2012(20):183.
关键词:10kV;电力线路;施工工艺
1 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现状
1.1 基础施工不到位。基础施工是电力系统施工的基础环节,对技术和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基础建设施工的质量。实际施工由于环境和技术因素影响,如开挖基础阶梯时混凝土浇筑中的排水作业与基坑开挖作业操作不严格,地基的承载力不高,或者基坑支护质量不高导致基坑塌方;基坑掏挖和钻孔灌注桩作业质量不高导致孔壁坍塌等,使工程整体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1.2桩位复测不准确。输变电线路施工工程中要对现场交桩定位进行全面核测,核对线路系统中相关杆位。实际核测中技术人员与设计员技术交底不够,容易导致复测结果与施工图的较大偏差,不重视坐标高程与杆中心杆高度,交桩定位容易发生偏差。另外,桩位复测施工时没有将废桩位及时拔除,被误当作为杆塔中心,导致大的操作失误。
1.3 杆塔、架线与光缆施工问题。杆塔施工起吊钢管杆过程中,插接部位保护不当造成杆位出现脱节,或转杆速度控制不好导致杆塔倾斜;架线施工中展放导线拖地展放容易对导线形成磨损,或拉线张力太大导致杆塔塔身变形,出现位移或倒塌。另外,光缆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够,各施工员协同作业、配合不到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送变电线路杆塔一般包括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形式,不同杆塔产生的影响不同,杆塔类型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2 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2.1基础工程施工。基础施工前先要做好基础测量,确保整个线路位置准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测量,基础测量后进行复测。桩位复测时对转角塔位上方向桩与中心桩用不同颜色标明区分,采取特殊标志实施交桩定位作业,确保桩位准确牢固。及时拔除废弃桩位,防止造成误操作。开挖前要仔细核实杆位标桩是否达到设计标准,采用三点一线测量方法,确认标桩的正确位置。用皮尺检查各标桩间水平距离,达到要求后进行标杆画线。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础施工方式,土质较好的基础作业中选择掏挖式施工,基础吃力较深且作用力较大的基础作业中选择灌注桩式施工。另外,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岩石基础开挖、基坑排水、塔杆基础坑回填、架线施工、输电线路的检修等都是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的重点和主要环节。复合式沉井基础施工是对方形台阶与环形钢筋混凝土沉井分别进行施工,使地下水和“流砂”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岩石基础开挖是对不同类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使基础工程岩石结构的稳定性不受影响;采用明暗两种基坑排水办法,将地下水对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杆塔的形式进行基础坑回填,结合回填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填土夯实,提升基础工程的承载力。
2.2基础工程质量检测。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基础施工中钢筋分布不均匀、多筋或少筋、漏筋、混凝土松散和钢筋弯曲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对钢筋和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施工全程做好质量检测,确保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工程施工的水平,保障施工质量。控制好岩石、土壤和所挖洞口的质量。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洞口变形和坍塌,导致下一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后续的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
2.3杆塔施工质量检测。在架空式输电线路中杆塔承担着支撑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杆塔的型式。杆塔施工过程的杆塔弯曲变形和掉锌脱漆、斜材装反等,施工中的斜拉、强扭现象,导致杆塔受力性能改变。要严格控制杆施工环节,控制材料质量,做好杆塔组装试验;做好运输保护,关键部位绑扎和防护,防止杆塔弯曲变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施工,确保每一个环节和工序符合标准,保证安装质量。加强施工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和处置安全隐患。
2.4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科学确定10kV输电线路路径,定线前先确定变电站位置,再初步确定输电线路的大体路径,避免出现大拐角走向,降低传输成本;现场勘察和定位初步路径线路走向,及时修改和处理不合理情况,提高线路路径的较高传输效率,降低线路隐患,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5架设施工质量控制。电线架设是输电线路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导线断丝、损伤、起泡等情况经常出现,施工中要加强勘测检验,根据障碍物影响适当调整张力。张力放线,采用牵张机械维持导地线张力,确保距离合理。10kV架空线路施工中,务必保证导线无断头、断股、扭曲、金钩和磨损。导线如果存再以上问题,对磨损棱角、毛刺要用砂纸打磨。导线接头处牢固固定在距导线固定部位0.5m处,同档路最多1个接头,并安装防震设备。实际操作中绞制方向、规格、性能不同的导线避免在档距范围内连接。钳压管连接导线避免污染;立杆时采用固定人字型抱杆,注意地锚和起吊机具的相接位置,电杆起吊用U型环和牵引绳固定钢丝绳。紧线施工要将摩擦因素考虑进去,调整导线弧垂度;导线与地线连接直接影响线路安全,常采用爆破压接、机械钳压、液压连接三种形式;附件安装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隔离开关要控制安装力度,防止出现内部齿轮不和。科学合理设置放线区段,选择合适放线滑车控制直线管弯曲变形问题。光缆施工中要减少对光缆用力拉扯与扭结,防止光缆折损。加强光缆连接,优化熔接环境,密封接头盒,提高使用寿命。
2.5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控制原材料质量,原材料是确保线路稳定运行的关键,必须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测,确保使用原材料质量达标;完善施工质量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制度,根据项目施工不定期了解和检查输电线施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加强施工全程技术监督检查,确保科学规范。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义务,提升施工管理的安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落实监管工作;加强输电线安装管理,输电线路野外作业,地形地质和环境影响有时对作业不利影响,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加强安全检查,提前防范,减少事故发生;做好施工阶段控制管理,明确施工各环节质量责任,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开展施工,明确和细化各环节施工要点、工艺流程,促进施工标准化和精细化。
3结语
合格的输变电线路工程质量是确保输变电线路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在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运用好各类施工工艺,把控施工每个环节,优化管理措施,改良施工工艺,并不断加强施工规范和后期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高10kV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浩华.同杆架设10kV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技术的研究[J].门窗,2017(08):175.
[2]吴飞.对1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安全技术的认识与思考[J].低碳世界,2014(17):70-71.
[3]莫广宁.10kV电力电缆施工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20(02):66.
[4]李毅.浅议电力工程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術[J].科技与企业,2012(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