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下,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经济和交通需求的同步发展下,农村通村道路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对通村水泥路裂缝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裂缝成因及危害,并结合水泥路裂缝处理技术对裂缝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泥路;裂缝;成因;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增强农村公路设施功能,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全力建设村通水泥路工程,以确保农村群众真正安全、顺畅出行。本文就对通村水泥路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一、通村水泥路面裂缝类型及成因
(一)通村水泥路面裂缝类型
(1)龟裂:水泥路面产生网状、发丝裂缝,呈六角形花纹,一般水泥路面裂缝深度在5-15mm;(2)横向裂缝:沿道路中线产生垂直方向裂缝,横向裂缝的产生往往与行车和温度相关,横向裂缝严重时会导致路面断裂;(3)角隅断裂:水泥土路面板角处、沿与角隅等分线垂直方向产生断裂,角隅断裂常在涨缝处产生;(4)化学裂缝:化学反应下引起的裂缝问题,化学反应裂缝多呈现为杂乱无章的“地图”形且顺筋开裂;(5)纵向裂缝:沿道路中心方向出现的裂缝,此类型裂缝一旦出现在长时间的发展下必然会出现贯穿性断裂带;(6)检查井周边裂缝:出现于检查井或雨水口的放射性裂缝,有时也呈纵横向裂缝;(7)传杆失效裂缝:横向缝处传力杆不正常运转导致接缝侧板产生裂缝或碎裂;(8)拱胀型裂缝:接缝处拱起,严重时会出现碎裂。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
(1)龟裂:水泥路面浇筑完毕后,表面没能及时的进行覆盖,尤其是碰到夏季施工天气的时候,表面的水份会快速的增发,体积急剧收缩,导致路面开裂,在施工的时候当水泥配置时水灰比过大的时候也会导致开裂问题产生。
(2)横向裂缝:横向裂缝的产生主要因为锯缝不及时或切缝比较浅,加之水泥温缩和干缩而导致断裂。横向裂缝也会因路基的不均匀沉陷和板厚与强度不足导致。
(3)角隅断裂:当角隅处产生唧泥时会形成脱空,并导致盈利增大,当角隅在车载负荷及水的综合作用下,就会产生塑性形变。
(4)化学裂缝:水泥中的碱活性骨料在经过长时间的化学反应下,会形成一定的生成物,这些生成物在积累一定量时就会吸水膨胀导致裂缝产生;水泥中钢筋保护层过薄,导致外界离子进入,导致水泥受到盐酸影响,并产生增大体积的反应物。
(5)纵向裂缝:在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水泥厚度和强度不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纵向裂缝。
(6)检查井裂缝。当水泥板纵横面积减少时,板中孔隙将产生集中应力,导致检查井周边温度及荷载增大产生裂缝。
(7)传杆失效:传力杆的位置设计不恰当或活动端与水泥存在粘粘就会导致传力杆末端出现空隙,导致水泥板的收缩出现问题,出现传杆失效裂缝。
(8)拱胀裂缝:胀缝受到杂物堵塞或长胀缝水泥板在陡坡处厚度比较薄就会导致纵向失稳形成拱胀裂缝。
二、通村水泥路的养护规范现存的问题
现行通村水泥路得裂缝修复及处理原则是按裂缝宽度来选择对应的修补方法,这种养护规范存在較多的弊端,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对轻微裂缝的处理目前采用的是扩缝灌浆模式,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仅适用于一些水泥路表面的裂缝处理,当裂缝贯穿厚度小于3mm时,采用扩缝灌浆很难对裂缝进行有效的修复,并且若裂缝因基层强度不足或土基沉降所导致,那么扩缝灌浆模式无法实现裂缝修复目标。
其次,目前对于贯穿全厚的中等裂缝,采用的是条带罩面修复模式,当中等裂缝产生并不是因基层导致,可采用灌浆处理。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大多贯穿全厚的中等裂缝多由基层材料养护不足导致,当因此原因产生裂缝时,条带罩面就能以对裂缝进行修复。
第三,目前对裂缝修补的时候缺乏对水泥技术参数的明确规范,并且养护和修复单位对裂缝的认识不足,导致裂缝处理常采用普通的修补模式,导致新旧水泥之间缺乏有效的粘结难以形成整体,进而影响养护和修复的效果。
最后,目前对裂缝修复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缺失,导致裂缝修复及施工技术缺乏较好的规范,影响修复质量。
三、通村水泥路裂缝处理措施
(一)施工方面措施
在对通村水泥路进行施工的时候,应对材料进行优选,结合农村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选择一些强度高且干缩性小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425号。砂石料的选择要确保合格,要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查,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场,同时对于含泥量超标或有机质超标的砂石应当明令禁止。碎石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质地坚硬且干净的材料,并规范要求级配,保障碎石粒径,针片状碎石不得超过20%。砂材料选择时需要选用符合规定的中粗砂,细度模数要控制在2.5,砂中泥土和杂质含量不得超过3%。施工过程中要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砼配合比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强度及材料的预配。在拌和的时候需要对用水量进行控制,保障用水量误差控制在±1%。在工地浇筑的时候,要避免运输过程中水泥浆出现漏浆和离析,并入场后需要重新进行搅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的连续,对机械设备及用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保障其使用效果。另外,可以通过适当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来对水泥的和易性及水分增发速度进行控制。
(二)设计方面
设计阶段要结合通村水泥路的设计理论和实际勘察数据进行科学计算,要将温度疲劳、板厚、动力学、路面荷载等因素与设计进行结合。在设计时要做好对水泥路的应力计算,结合通村水泥路典型结构经验和实际勘测数据,基于静力学向动力学的应力计算转变,来提高通村水泥路的质量。冲击荷载往往会对路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的提高技术标准及厚度,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能够满足农村交通量需求,另外,在农村的软路基路段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深挖来进行补强设计。通村水泥路的路基设计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其支撑稳固的要求。同时要在设计阶段解决水泥路基层耐冲刷和弯沉均匀性的问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交通量和气候特点进行路基材料的选配,选择性能优越且适合摊铺的集料来保障基层设计的有效性。
(三)养护方面
(1)局部修补
对局部裂缝修补时,根据板面的断裂损伤程度,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修复:
1 .对于轻微裂缝,如有轻微的裂纹剥离,应先画线,并按画线范围将其切成5~7cm左右的矩形槽,擦洗后,用快凝固的卵石混凝土填充。
2裂缝较宽、剥落较浅的薄板,应按裂缝两侧各20cm宽的宽度划开,并按拉线范围将厚度减半。该凹槽应垂直于中线,并应刷干净。裂缝的两边冲击钻底部的槽运行沿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距离为30 ~ 40厘米,和孔多孔表面的基础课程,然后槽和孔清洗,Ⅱ型钢筋安装在洞里。影响钻头采用Φ30规范。Ⅱ型钢筋由Φ22钢筋。钢棒安装后,孔内填充优质砂浆,最后,用同样规格的水泥浇注到路面上。
3局部裂缝彻底的修复方法是将凿槽贯通板厚,以及钻孔中心的厚板两侧的槽边缘,深度10厘米,直径4厘米,横向间距30 ~ 40厘米。每个孔应该被浸湿,并插入一个直径约20厘米、长度约20厘米的钢筋。然后用快速凝固的砂浆夯实,在砂浆硬化后,进行路面夯实。
(2)整块板更换
严重的断裂时,裂缝会出现剥落问题,板块会出现分块,存在错台和活动断板,这时就应该进行整块版的更换。当基层强度不足时需要整板凿除,然后对基层进行修复和加固,再重新浇筑水泥板,或采用条块石进行补换。
总结
在本文的研究中本人就通村水泥路裂缝问题成因及处理对策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通村水泥路裂缝控制及农村交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同时为我国通村水泥路建设和开发提供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方平.公路水泥路面的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66+64.
[2]舒薇.公路养护中水泥路面的养护探讨[J].民营科技,2017(10):177.
[3]和兴全.公路水泥路面的管理及养护对策[J].低碳世界,2017(20):204-205.
关键词:水泥路;裂缝;成因;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增强农村公路设施功能,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全力建设村通水泥路工程,以确保农村群众真正安全、顺畅出行。本文就对通村水泥路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一、通村水泥路面裂缝类型及成因
(一)通村水泥路面裂缝类型
(1)龟裂:水泥路面产生网状、发丝裂缝,呈六角形花纹,一般水泥路面裂缝深度在5-15mm;(2)横向裂缝:沿道路中线产生垂直方向裂缝,横向裂缝的产生往往与行车和温度相关,横向裂缝严重时会导致路面断裂;(3)角隅断裂:水泥土路面板角处、沿与角隅等分线垂直方向产生断裂,角隅断裂常在涨缝处产生;(4)化学裂缝:化学反应下引起的裂缝问题,化学反应裂缝多呈现为杂乱无章的“地图”形且顺筋开裂;(5)纵向裂缝:沿道路中心方向出现的裂缝,此类型裂缝一旦出现在长时间的发展下必然会出现贯穿性断裂带;(6)检查井周边裂缝:出现于检查井或雨水口的放射性裂缝,有时也呈纵横向裂缝;(7)传杆失效裂缝:横向缝处传力杆不正常运转导致接缝侧板产生裂缝或碎裂;(8)拱胀型裂缝:接缝处拱起,严重时会出现碎裂。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
(1)龟裂:水泥路面浇筑完毕后,表面没能及时的进行覆盖,尤其是碰到夏季施工天气的时候,表面的水份会快速的增发,体积急剧收缩,导致路面开裂,在施工的时候当水泥配置时水灰比过大的时候也会导致开裂问题产生。
(2)横向裂缝:横向裂缝的产生主要因为锯缝不及时或切缝比较浅,加之水泥温缩和干缩而导致断裂。横向裂缝也会因路基的不均匀沉陷和板厚与强度不足导致。
(3)角隅断裂:当角隅处产生唧泥时会形成脱空,并导致盈利增大,当角隅在车载负荷及水的综合作用下,就会产生塑性形变。
(4)化学裂缝:水泥中的碱活性骨料在经过长时间的化学反应下,会形成一定的生成物,这些生成物在积累一定量时就会吸水膨胀导致裂缝产生;水泥中钢筋保护层过薄,导致外界离子进入,导致水泥受到盐酸影响,并产生增大体积的反应物。
(5)纵向裂缝:在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水泥厚度和强度不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纵向裂缝。
(6)检查井裂缝。当水泥板纵横面积减少时,板中孔隙将产生集中应力,导致检查井周边温度及荷载增大产生裂缝。
(7)传杆失效:传力杆的位置设计不恰当或活动端与水泥存在粘粘就会导致传力杆末端出现空隙,导致水泥板的收缩出现问题,出现传杆失效裂缝。
(8)拱胀裂缝:胀缝受到杂物堵塞或长胀缝水泥板在陡坡处厚度比较薄就会导致纵向失稳形成拱胀裂缝。
二、通村水泥路的养护规范现存的问题
现行通村水泥路得裂缝修复及处理原则是按裂缝宽度来选择对应的修补方法,这种养护规范存在較多的弊端,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对轻微裂缝的处理目前采用的是扩缝灌浆模式,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仅适用于一些水泥路表面的裂缝处理,当裂缝贯穿厚度小于3mm时,采用扩缝灌浆很难对裂缝进行有效的修复,并且若裂缝因基层强度不足或土基沉降所导致,那么扩缝灌浆模式无法实现裂缝修复目标。
其次,目前对于贯穿全厚的中等裂缝,采用的是条带罩面修复模式,当中等裂缝产生并不是因基层导致,可采用灌浆处理。但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大多贯穿全厚的中等裂缝多由基层材料养护不足导致,当因此原因产生裂缝时,条带罩面就能以对裂缝进行修复。
第三,目前对裂缝修补的时候缺乏对水泥技术参数的明确规范,并且养护和修复单位对裂缝的认识不足,导致裂缝处理常采用普通的修补模式,导致新旧水泥之间缺乏有效的粘结难以形成整体,进而影响养护和修复的效果。
最后,目前对裂缝修复的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缺失,导致裂缝修复及施工技术缺乏较好的规范,影响修复质量。
三、通村水泥路裂缝处理措施
(一)施工方面措施
在对通村水泥路进行施工的时候,应对材料进行优选,结合农村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选择一些强度高且干缩性小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标号不得低于425号。砂石料的选择要确保合格,要做好材料的入场检查,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场,同时对于含泥量超标或有机质超标的砂石应当明令禁止。碎石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质地坚硬且干净的材料,并规范要求级配,保障碎石粒径,针片状碎石不得超过20%。砂材料选择时需要选用符合规定的中粗砂,细度模数要控制在2.5,砂中泥土和杂质含量不得超过3%。施工过程中要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砼配合比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强度及材料的预配。在拌和的时候需要对用水量进行控制,保障用水量误差控制在±1%。在工地浇筑的时候,要避免运输过程中水泥浆出现漏浆和离析,并入场后需要重新进行搅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的连续,对机械设备及用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保障其使用效果。另外,可以通过适当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来对水泥的和易性及水分增发速度进行控制。
(二)设计方面
设计阶段要结合通村水泥路的设计理论和实际勘察数据进行科学计算,要将温度疲劳、板厚、动力学、路面荷载等因素与设计进行结合。在设计时要做好对水泥路的应力计算,结合通村水泥路典型结构经验和实际勘测数据,基于静力学向动力学的应力计算转变,来提高通村水泥路的质量。冲击荷载往往会对路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的提高技术标准及厚度,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能够满足农村交通量需求,另外,在农村的软路基路段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深挖来进行补强设计。通村水泥路的路基设计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其支撑稳固的要求。同时要在设计阶段解决水泥路基层耐冲刷和弯沉均匀性的问题,要结合农村地区的交通量和气候特点进行路基材料的选配,选择性能优越且适合摊铺的集料来保障基层设计的有效性。
(三)养护方面
(1)局部修补
对局部裂缝修补时,根据板面的断裂损伤程度,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修复:
1 .对于轻微裂缝,如有轻微的裂纹剥离,应先画线,并按画线范围将其切成5~7cm左右的矩形槽,擦洗后,用快凝固的卵石混凝土填充。
2裂缝较宽、剥落较浅的薄板,应按裂缝两侧各20cm宽的宽度划开,并按拉线范围将厚度减半。该凹槽应垂直于中线,并应刷干净。裂缝的两边冲击钻底部的槽运行沿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距离为30 ~ 40厘米,和孔多孔表面的基础课程,然后槽和孔清洗,Ⅱ型钢筋安装在洞里。影响钻头采用Φ30规范。Ⅱ型钢筋由Φ22钢筋。钢棒安装后,孔内填充优质砂浆,最后,用同样规格的水泥浇注到路面上。
3局部裂缝彻底的修复方法是将凿槽贯通板厚,以及钻孔中心的厚板两侧的槽边缘,深度10厘米,直径4厘米,横向间距30 ~ 40厘米。每个孔应该被浸湿,并插入一个直径约20厘米、长度约20厘米的钢筋。然后用快速凝固的砂浆夯实,在砂浆硬化后,进行路面夯实。
(2)整块板更换
严重的断裂时,裂缝会出现剥落问题,板块会出现分块,存在错台和活动断板,这时就应该进行整块版的更换。当基层强度不足时需要整板凿除,然后对基层进行修复和加固,再重新浇筑水泥板,或采用条块石进行补换。
总结
在本文的研究中本人就通村水泥路裂缝问题成因及处理对策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通村水泥路裂缝控制及农村交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同时为我国通村水泥路建设和开发提供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方平.公路水泥路面的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66+64.
[2]舒薇.公路养护中水泥路面的养护探讨[J].民营科技,2017(10):177.
[3]和兴全.公路水泥路面的管理及养护对策[J].低碳世界,2017(20):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