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对话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对话有助于学生解释、论证与澄清自己的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可以使学生倾听他人的想法,挑战来自教师与同伴的质疑,可以促使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之间积极的交往互动,实现共同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利用有效对话,引入课堂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端,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课始,我经常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再和学生开展自然的对话交流,这样就能使其在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创设了以下对话情境,巧妙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非常高兴!让我们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吧!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
  生:今天是2009年5月8日。
  师:同学们都是新中国的小主人。谁知道,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生:1949年10月1日。
  师:那你们还记住了哪些难忘的日子?(生答略)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每句话中都提到了哪几个相同的字?
  生: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都知道了哪些,谁愿意来说一说?
  ……
  没有精心的准备和预设,只有师生之间轻松随意自然的对话,看似无意,实则有效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有效的对话中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步入新知的学习当中,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二、展开有效对话,碰撞观点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由于个体的知识、情感、经验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是多元的。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不同观点时,教师不必过早地对他们的观点做出判断,而是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引导他们在碰撞、交错中感悟到自己的对与错,并通过适时的点拨,纠正错误,完善认知。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巩固练习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右图):其中的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有的说1/4,有的说3/12,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没有马上予以评判,而是让双方都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辩论。
  生1: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所以每份是3/12。
  生2:这里把12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因此每份是1/4。
  生2:你能说说3/12所表示的意义吗?
  生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2份,表示其中的3份。
  生2:那在这里,有把它平均分成12份吗?你仔细看一看,到底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1:这里平均分成了4份。我知道了,是1/4,它平均分成了4份,不管总个数是多少,每份都是整体的。我刚才错了,受三角形的个数影响了。
  ……
  教师慷慨地把对话的时空让给了学生,学生有了自由的对话空间,在唇锋舌战中,他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交换彼此的信息。一番有效的对话辩论把本节课的难点解决了,课堂教学也高效地完成了。这样的对话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深入有效对话,提炼规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一次次平等、有效对话的构成。学生要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积极的探究,并通过辨识、争论和实验去发现知识的结论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恰当的“点金之言”,可以帮助学生由小的现象联想到更大的空间,从具体的变化中获得抽象的规律,在感到困惑时找到探究的方向。如一位教师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一课,引领学生探究其规律时的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到底和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呢?(学生猜想与分子、分母都有关系)
  师:那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通过验证: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与分子无关,那与什么有关?(生:与分母有关)那又该怎样证明与分母有关呢?
  生1:将分母换成其他数,分子不变,看得到的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师:好,我们仍以为1/4例,可以把分母换成25以内,分子不变的分数,看分母是哪些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很快得出结果。
  生2:我们组把分母分别换成是2、4、5、8、10、16、20、2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换成3、6、7、9、11、12、13、14、15、17……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看看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生3:我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都能扩倍成10、100、1000……
  生4:我发现分母里有约数2和5。
  生5:那分数1/6的分母也是6,也有约数2,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师:同学们,将这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再观察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6:我们小组通过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能化成的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进一步完善规律)
  4/711/242/253/15
  师:根据同学们探究的方法, 3/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但通过计算又能,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7:我通过观察发现3/15不是最简分数,可以约分为1/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8:现在我明白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首先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就先约分,然后再按照判断方法来判断。
  ……
  学生不断利用原有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进行加工,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内涵和外延获得积极的领悟。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在逻辑对话中得予建构和生成,这种过程决非通过教师精心的阐述和严肃的命令能够奏效的,这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成过程。教师在生动的情境和鲜活的课堂资源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实施逐渐走向互动生成高效,使课堂真正成为孕育发展性人才的沃土。
  四、促进有效对话,动态生成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共同参与、共时交往、共享经验的互动过程,之间会产生多方向、多形式的交往作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教师要善于把握预料之外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如学生突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回答问题或讨论中闪现的亮点等,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合理利用一些有效的对话,促进教学过程的动态产生。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复习课,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127÷()=5……2。一生说:“先把被除数减去余数,再把所得的差,也就是除数与商的积,除以商,就是除数。”该生的思路与回答可以说无懈可击,其他学生也表示同意。教师正想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忽然,另一学生举手说:“用不着这么麻烦,只要把被除数直接除以商,取整数部分就可以了,答案同样是25。”不少学生赞同,有的则提出质疑:“余数没用,有些不对劲。”这时教师没有表态,而是启发学生道:“让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想法,好吗?为了方便思考,举例的数尽量小一些。”学生纷纷埋头计算起来,如19÷9=2……1、19÷8=2……3、39÷5=7……4、29÷6=4……5等。这时,已经有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了,他们在思索着其中的规律。教师继续启发:“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算式,为什么有些算式能成立,有些则不能,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发现只有余数比商小时,两人的方法都能用;而当余数大于或等于商时,只能有常规方法。学生出其不意的回答引发探索活动,教师睿智的即兴发挥,以有效对话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生成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五、交流有效对话,升华情感
  人文性的、富有情感的对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有效的对话交流会成为师生情感连接的纽带,使师生、生生的生命体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都得到交流与互动,最终实现知识与情感的齐头并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射线和角”一课,为了给整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了了解学生们四十分钟的体验,教师提出让学生谈谈收获与体会。
  师: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探索的脚步却不能停止啊!聪明的你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希望“直线、射线和角”能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谈谈你们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吧!
  生1:我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幽默的老师,我很高兴!
  生2:我的收获是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探索过程!
  生3:老师,我想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我的感想。我们的学习就像一条射线,有起点无终点,以后我要加倍学习。
  生4:老师,我也用直线、射线和线段来说说我的感受。这一节课的时间就像一条线段,有始有终,但我们的学习过程则像一条射线,有始无终;我们的知识则像一条直线,无始无终。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
  课尾,教师再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融洽、温馨的对话场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使自己的情感迅速得以升华,致使所学知识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
  总之,有效的对话意味着平等融洽,有效的对话意味着现实开放,有效的对话意味着动态生成。在有效对话的课堂里,是师生在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目前乡村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十分重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在根本上解决农村在新时代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实就是乡村企业经济管理,乡村企业合理
包天仁教授(以下简称包):杨老师您好,这次在青岛我访谈您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英语教学和学习资源,侧重在我们国内基础英语教学的教材问题。先谈一下理念:实际上教材的建设离不开理念,教
本文探讨了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一、提高输入的数量与质量;二、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为学得者提供更大的外语语境空间。针对这三点启示,结合我国
绿色消费为现代群体普遍追求的生活模式,但近些年各地陆续报道了食品安全问题,广大社会群体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餐桌饮食等安全情况。文章首先浅谈绿色营销的特征,其
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庞大,亟需打造提质增效、升值降险的供应链集成服务。供应链集成服务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统一,提供优质服务,形成协同合作的供应链利益共同体。我国大宗
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习总书记带领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三农”工作开展现状,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为重,大力施行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成为我国新发展时期“三农”工
制备了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该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二个单齿配位希夫碱,二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和一个外界硝酸根组成,中
精准扶贫是国家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为消除绝对贫困的一项战略创新,向农村驻派帮扶工作队是实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落实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在历次的政治变革运动中,都有中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一种估算飞机发动机维修生命周期成本的方法。它提供了影响商用飞机发动机维护成本的主要因素的资源。基于这些资源,它展示了如何使用可用的历史发动机维护
“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关爱服务团是高校大学生组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团队类型。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可持续性开展对于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