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5《At the weekend》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课是牛津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模块第五单元《At the weekend》,本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一般将来时特殊疑问句的表达法,此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般将来时肯定句的表达法,本节课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适度拓展。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习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懂、认读、会说词汇及词组weekend、stay、boat、plan、see a film、row a boat.
  2、能够较好地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I’m going to ...”功能句型询问他人的计划和打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说唱韵句、TPR 等活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创设情景、旧歌新唱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中心句的理解和突破,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3、通过录音模仿,创编对话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四: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其乐学英语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积极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热爱生活的人生价值观。
  设计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 在本节课中,我将新知识的呈现建立在学生已知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参与、实践与合作学习的机会。活动的设计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采用旧歌新唱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语言实践活动层层递进,采用创编对话和谈论家人周末计划的方式,实现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本节课侧重对听说技能的训练,但也关注到与读写技能的结合,同时渗透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热爱生活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 Do TPR activity. Teacher says , pupils do.
  2. Say a chant and do the actions.
  Saturday, Saturday.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
  I often paint or watch TV, Saturday is fun for me.
  Sunday, Sunday.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
  I read books or play computer games.
  Sunday is sweet for me!
  (設计意图:通过表演节奏感强的韵句,既复习以前学过的动词短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也通过Saturday 和Sunday引入本节课新知weekend。)
  Step 2 Presentation
  1. Free talk。引入Weekend, at the weekend, 板书课题,并学习新短语。
  T: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weekend.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at the weekend.
  ⑴ Do you like weekends?
  ⑵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to the park at the weekend, I often stay at home, I sometimes see a film and row a boat.
  (設计意图:将新知的呈现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激活已有知识, 引出新知。学习本课新授短语:stay at home, see a film, row a boat.并通过自然拼读法的语音教学法,帮助孩子学习单词,列举同类单词,学生举一反三,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2. Show the new sentences, ask and answer :
  T: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read a book.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1: I’m going to…
  S2: I’m going to…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感知、理解新授语言。)
  3.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Talk about his/her partner’s plan for this weekend.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操练句型。)
  4. Show PPT,read the picture of the text and think.
  ⑴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   ⑵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借助课本插图理解文本的能力。)
  5. Play the cartoon,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hat is Peter/Joe/…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设计意图: 课本动画声情并茂,学生乐于观看。在轻松的环境中整体感知语篇,培养学生在观和听的过程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
  Step3 Practice
  1. Sing a song
  Row, row, row a boat. I’m going to row a boat.
  Stay, stay, stay at home. I’m going to stay at home.
  See, see, see a film. I’m going to see a film.
  Fly, fly, fly a kite. I’m going to fly a kite.
  (设计意图:采用老歌新唱的办法,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歌曲中操练语言。)
  2. Play a game: Act and guess.
  (设计意图:借鉴一个比划一个做的电视娱乐节目,学生面对面,一个看着屏幕说句子,另一个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限定时间,小组竞赛。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突破重點句型,既培养了孩子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也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
  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twice.
  (设计意图:《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Step4 Production
  1. Make a new dialogue.
  S1: How’s the weather?
  S2: It’s…
  S1: What day is it?
  S2: It’s …
  S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2: I’m going to…
  S1: Do you want to come with me, Lily?
  S2: Sure, thank you. / Sorry.
  (设计意图:请同学们根据范例两人合作创编对话,创编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有语可言,同时培养孩子实际运用综合语言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2. Think, write and say.
  At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to the park, Mum often___________, Dad___________.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see a film, Mum is going to_________, Dad__________.
  (設计意图:让学生试着谈论家人周末通常的活动及本周末的计划,两种时态对比练习,培养孩子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说和写的技能。)
  Step5 End the class.
  1.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retell the story.
  2. Life is wonderful, Enjoy your life every day, happy every day.
  (设计意图:依据板书回顾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适时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基于目标进行操练,基于任务设计活动,基于文本适当拓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论自己及家人周末的计划,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不够。在谈论的过程中,不能加入适当的背景语言,有时还处于机械运用语言的状态。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新课标的深化改革,对小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通过将信息技术引进到小学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  二、学情
期刊
当今,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挑战。怎样组织当今的政治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从自己的政治课堂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理念指挥新课堂  常言:观念决定行动。传统的教学是重“教”轻“学”,“粉笔+书本+一张嘴+时间、汗水=成绩”塑造的仅是“知识容器”。而在新课改的当下,人们关注的是“以学论教,以教带学,以教助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勤快”,让学生以活
期刊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关注词汇、句型等知识点,忽略了語言能力和品格建立,如语言思维、学习策略、阅读技能及文化渗透等。  2.有效阅读方法的缺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主要是采用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新的单词,阅读任务方法比较浅显,单一没有系统化。单关注结果,忽略过程,不利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技能,或
期刊
新会盛产蒲葵,特产葵扇,素有“葵乡”美誉。说到葵林、葵树、葵扇、葵的历史、葵的文化,新会要算世上一绝了,不愧“葵乡”“葵城”的称誉。新会籍著名女作家张抗抗首次回乡后,写了《新会印象》:“南国并非新会有葵,然而新会的葵却是南国的骄傲:密集、粗壮、见缝插针、随遇而安,似乎到处都能生长,雄心勃勃地占领了全县几乎所有水边田梗。”新会葵艺历史久远,新会葵艺所以闻名世界,是由于它有着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几种代表烃之后,来系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有机物与生活密不可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掌握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期刊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人的感觉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歌唱教学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歌唱教学变得更
期刊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
期刊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认知变化和态度的变化。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效果,最终实现有效教学,达到高效课堂?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
期刊
一、自我评价  《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美丽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斜着,横掠,沾,演奏,赞歌”等重点词语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  二、自我反思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