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學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意境的想象、语言的品味、情感的诵读,诗词的运用这几方面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共同规律。我们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探索,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得到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们的共识,可是,从一些课堂教学状况看来,在课堂直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由于忽略,使直观教学的功效发生变异。下面是我在运用直观教学当中总结出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诵读国学经典陶冶孩子情操。  关键词:诵读、国学经典、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传承文化  一、背景介绍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不仅是中华文化悠久的明证,也是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是文明传承的好措施。国学里一些文化精髓,与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诚信、自强、勤、孝悌
期刊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知识目标: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于新课标的深化改革,对小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通过将信息技术引进到小学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为方式。  二、学情
期刊
当今,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挑战。怎样组织当今的政治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从自己的政治课堂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理念指挥新课堂  常言:观念决定行动。传统的教学是重“教”轻“学”,“粉笔+书本+一张嘴+时间、汗水=成绩”塑造的仅是“知识容器”。而在新课改的当下,人们关注的是“以学论教,以教带学,以教助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勤快”,让学生以活
期刊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关注词汇、句型等知识点,忽略了語言能力和品格建立,如语言思维、学习策略、阅读技能及文化渗透等。  2.有效阅读方法的缺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主要是采用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新的单词,阅读任务方法比较浅显,单一没有系统化。单关注结果,忽略过程,不利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技能,或
期刊
新会盛产蒲葵,特产葵扇,素有“葵乡”美誉。说到葵林、葵树、葵扇、葵的历史、葵的文化,新会要算世上一绝了,不愧“葵乡”“葵城”的称誉。新会籍著名女作家张抗抗首次回乡后,写了《新会印象》:“南国并非新会有葵,然而新会的葵却是南国的骄傲:密集、粗壮、见缝插针、随遇而安,似乎到处都能生长,雄心勃勃地占领了全县几乎所有水边田梗。”新会葵艺历史久远,新会葵艺所以闻名世界,是由于它有着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编织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几种代表烃之后,来系统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到有机物与生活密不可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掌握学习有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期刊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人的感觉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歌唱教学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歌唱教学变得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