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实践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阐述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借助翻转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借助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借助课后习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小学生;渗透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号角,教师积极致力于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科学应用,以求加速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探究发展和实训成长。在此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逐渐在数学课堂上风生水起,并展示出强大的先进性与实效性,因而极大地改变了数学教学局面。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求而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法,有助于降低认知难度和优化教学效果。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有代数思想、数形思想、方程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等,能够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导航仪”和增效剂,非常重要。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认知的思维导航、学习方法,也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试金石。
   (一)借助翻转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翻转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借助教学课件將数学知识进行模块处理,使其成为小学生翻转认知的具体内容。这样,教师就运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的类比思想和转化思想,让小学生在化难为易、化多为少中进行分阶段性的模块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区域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施加积极有益的直接影响。
   以“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家中通过家长的协助快速制作出几个小正方体,并自己动手排成不同的图形,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方和下方进行主动观察。小学生还要用小正方体排成多个图形,从六个角度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究。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在家中利用手电在晚上进行“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小学生可以将一个毛绒玩具放在自己的正前方,然后用手电直接照射毛绒玩具。这样,毛绒玩具的外形特点就在墙壁上形成影子,而且,影子还是放大以后的形状。总之,教师要让小学生在家、在课下多次探究,化难为易地引导小学生认知。
   (二)借助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个人教学风格的核心区域。因此,教师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有力抓手,科学安排小学生的课堂认知活动,实现小学生的主体探究。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设置多媒体认知、小组合作学习、一帮一自主学习等认知形式,让小学生在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交流沟通中快快乐乐地认知、开开心心地探究。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转化思想和类比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立“游戏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认知、在游戏中交流、在游戏中探究。如,设立“体育用品小超市”,将体育器材室内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铅球、球拍、球网、米尺、跳绳等体育用品“转移到”数学课堂上,并在体育用品上“明码标价”。教师还要给予小学生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样币,要求小学生不能超额消费,让小学生比一比谁花的钱剩余最少。剩余钱最少的小学生获得活动胜利,教师要组织小学生对其进行鼓掌奖励。
   (三)借助课后习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前和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可以在课后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类比思想和转化思想,为小学生设计出与课堂认知息息相关的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小学生课堂认知的复习巩固与探究拓展,能够实现小学生认知深度、认知难度、知识视野的有效拓展。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课后复习区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生施加良好影响。
   以“分数乘除”为例,教师不但要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小学生进行“分数乘除计算”,还要让小学生在课下进行习题训练。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习题时必须与小学生的课堂认知紧密联系,将小学生在课堂认知中的易错题“如忘记约分”再次进行巩固训练。另外,小学生已经熟悉的题型,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范畴拓宽,使小学生学得更多更好。由此可见,教师的循序渐进和有针对性训练都践行了数学思想方法中的转化思想与类比思想,为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快乐成长构建一个认知体系。
   教师是数学课堂的承载者和实施者,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者和推广者,更是小学生数学认知、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健康成长的陪伴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并借助翻转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习题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力求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快乐互动和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优化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小霞.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研究,2011(7):36.
   [2]张豫军.浅析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154-156.
   [3]李宝珍.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天津教育,2021(6):102-103.
其他文献
市新秀评委工作结束了,听了几天的课,感触颇深,有关课前设计的,有关课堂驾驭的,有关课后自评的,认真整理了一下,希望对更多的老师有所帮助。   一、课前教材挖掘与设计   1.虽然教师在文本的细致处理上做得到位,但忽略了文本多元而深度的解读   这次的比赛内容主要是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上Unit 2 和八年级上Unit 3的同课异构。拿七年级的讲授内容来看,大部分参赛老师扎实地练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些教师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时忽视了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并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真正获得知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高中政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教材中的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升其实践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旨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在小学的教学发展中,教师应切实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认识,正确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
摘 要: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板块的“日积月累”这一内容,彰显着编写的良苦用心。首先分析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编排特点,然后从语文积累、语文实践、阅读拓展等三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日积月累”内容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加强教学设计,以助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日积月累”;语文园地;部编版;编排特点;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母语,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新课标提倡让学
摘 要: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学这门学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也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根本依据,提出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合理的应用,以此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乐趣,并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由此可见,这个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摘 要: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适时点拨,引导探究方向;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开放课堂,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得到激发。   关键词:自主探究;开放课堂;合作交流;创新素养   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
摘 要:高中数学课讲究知识的识记和应用,把数学文化引入高中数学课堂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广度和活跃度,让数学真正进入思辨和理性。从作用上,这种引入可以培养数学思维、数学美育,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课堂;作用   数学课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函数运算、解题证明,还应该是一种哲学思辨、一种科学。在新课改的高考数学命题中,蕴含数学文化的高考题不断出现,再一次证明了数学文化的重
摘 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了分层教学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符合数学学科发展和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四年级学生为例,分析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有效应用   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能力,学生数学成绩、能力出现
摘 要:三维立体评价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多维度教学评价为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重在建立多层级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和问题导出意识。将三维立体评价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主抓手,并且强调评价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并且以评价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构建三维立体的数学评价课堂,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关键词:三维立体评价;初中数学;
摘 要: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历史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责任意识教育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历史课堂的教育受一周内授课时数的限制,教师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学校教育必须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鉴于目前学校的教育课程体制,历史课堂教学不能和其他基础课程相比较,教学时间少内容却相当复杂,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历史教育核心素养的落实,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