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赋予我生命”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T_S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肇星的公众形象:一位平民部长
  
  2003年3月18日中午,我同外交笔会的几位朋友正在外交部的小餐厅用餐,耳边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好久不见了,你们好啊!”当我抬起头时,他已坐在了我身旁的空位上。我急忙起身,脱口说道:“祝贺李部长!”他微微笑了笑说:“谢谢,只是担子更重了。”他便是在3月17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刚刚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李肇星。
  李部长仍和从前一样,中午和同志们一起用餐,并随便交谈。席间,他风趣地说:“等我退休了,我一定加入外交笔会。”在座的笔会朋友们一起为他鼓掌。这勾起了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尽管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2001年11月29日,外交笔会年会在钓鱼台举行,应邀出席年会的嘉宾有中国作协副主席张锲、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峭岩等。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兼部党委书记的李肇星,应邀与会并在会上讲话,鼓励笔会同志努力笔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世界和平服务。会后,他参观了笔会成员的作品成果展。虽然午餐已准备好了,但他还是不得不匆匆离去,赶赴一场外事活动。
  2004年2月,应四川人民出版社邀请,李肇星为“外交官看世界”系列丛书作序。作为新一任外长,他没有忘记老外交官们的功绩,他写道:“为丛书撰稿的是外交笔会。该笔会成员都是我国资深外交官,是参与过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指挥的外交斗争的老战士。……离退休后,仍心系外交事业,努力开辟为外交工作服务的新阵地。”
  2001年6月28日,外交部举办纪念建党80周年歌咏会。演出前,李肇星身着深色西装,系一条米黄色领带,向外交部老年合唱团走来。大家立即向他围拢过去。他笑容满面地向大家拱手祝贺,连连道:“老同志们辛苦了!”尽管话语不多,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老同志们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大家纷纷要求同他合影留念,直到主持人过来邀他登台讲话。200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外交部建部55周年,中央电视台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专题文娱晚会。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由外交部老、中、青三代外交官组成的约200人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大家还在焦急地等待着李外长。听说他下午刚从国外回到北京,能否参加我们的合唱还不得而知。突然,一阵掌声响起,李肇星外长和戴秉国副外长走上台来,加入我们的行列。大家心头一热,歌声骤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李肇星外长每年都出席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的春节联欢会,且每次都被盛情邀请表演节目,他从不拒绝。在2005年春节联欢会上,他讲了一个笑话:一个自认为对中文十分精通的老外来中国旅游,来之前有朋友提醒他:最好不要在旅馆用餐,而要到旅馆附近的餐馆去,那里既便宜又能吃到特色食品。他按照朋友的提醒,一早走到一家小餐厅门前,当看见门口竖着“早点”的牌子,他有点失望,心想,来早了,便在街心公园漫步。半小时后,重去那里,牌子仍未撤掉。无奈,他信步往前走,来到另一家餐馆,门外也赫然立着一“早点”的牌子。他看了看表,快8点了,怎么还“早”呢?他不明白,便悻悻地赶回旅馆用早餐。大家听后,捧腹大笑。在2006年春节联欢会上,他望望坐在旁边的戴秉国和杨洁篪两位副外长道:“杨副外长同姑娘在‘敖包相会’了,戴副外长去了‘遥远的地方’,我怎么办?还是讲个笑话吧!”大家掌声又起……
  李肇星任外长半年后,也就是2003年9月6日,外交部首次举办了公众开放日。从那天起至今,外交部已接待了近30个省市、40多个行业的2000多名群众。2005年8月14日,是外交部举办的第八次公众开放日,这次有了主题,叫“走进非洲”。短短两年内,公众八次走进神圣的殿堂——外交部大楼。第八次有近200名来自中国各地的普通群众,他们手持制作精美的参观证,早早来到外交部大门前。平时,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和来访客人都走东门,除有关领导、外国使节外,很少有人从正门进入外交部。这一天,这些公众却有幸从此门进入,享受了一次贵宾待遇。此外,他们还能同包括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内的资深外交官以及非洲国家的驻华大使们进行亲密接触。
  当李肇星身着便装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平时在正式场合见到的各种包装都不见了,部长与公众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气氛轻松,语言随和。当会见完毕,外交部橄榄厅音乐响起,非洲演员们拉着中国百姓一同跳起节奏感很强的非洲舞时,李肇星也高兴地加入其中,与中非朋友们一起翩翩起舞。一位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大学生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李部长能和我们一起跳舞,还那么随和。”
  李肇星任外长以后,除敞开“衙门”将民众请进来外,还编织了大大小小许多张“网”,以扩大与公众交流的平台。外交部建立了以外交部网站为核心的73个子网站,日点击率达80万次。李肇星通过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受到广大网民的关注,成为不少网友的心中偶像和公众眼中的明星。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外交官时常在网站上与网民们谈天说地;每逢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相关官员都会到网站上与公众交流。
  2003年9月,李肇星作为外交部长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亮相。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山东胶东口音,大声地宣传中国,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当晚,联合国代表团举行招待会,我国派往联合国工作的一位雇员同李外长打招呼说:“真过瘾,第一次在联合国听到这么纯正的家乡话。”李肇星闻听憨厚地笑了,随口说道:“我就是念旧。”
  说起李肇星的形象,新华社一位记者曾撰文这样写道:“聚光灯下,李部长面带笑容,从容应对,机智地绕过一个个提问的陷阱,又不失风度,让一些有意刁难的记者也为之叹服。”当这位记者随“两会”代表、委员中的北大校友回母校参加晚宴时,终于见到了也回母校的李外长并抓到了采访他的机会。这位记者事后说:“对于我的每个问题,李部长都认真、耐心地回答。”有机会与李外长合影的北大学生说:“电视里见到的那么威严的外交部长,现在竟是如此亲切、平易近人啊!”重庆的一位中学生对事情的认识较为独特,于是就给心中一直敬佩的李外长写了一封“求教信”,没想到李肇星不仅给他回了信,还寄去了自己的散文随笔集《远行的诗情》。
  李肇星的司机讲过如下一个故事:一天,他因动手打了6岁的孙女而闷闷不乐。李外长问他为什么打孩子,司机说:“她把您送给她的那块大橡皮切成许多小块,我就火了。后来才知道,她是特喜欢那块橡皮,怕丢了,才切成小块用。”李部长严肃地问:“给孩子赔礼了没有?”当得知这位司机爱面子,还未向孙女道歉时,李部长当即下命令:“请马上给孩子打电话道歉。”司机满怀感激之情,立即给孙女打了电话。
  2005年国庆期间,李肇星外长收到了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六(一)班的一位小朋友的来信。她在信中说,他们学校有不少外国小朋友,学校不但接待国内客人,时常还有外国朋友来参观。通过这些接触,同学们了解到中国实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多交朋友。值此祖国生日之际,她还有一个好消息想与外长分享: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久前在全班班干部民主评选中,她以43票成功当选小队长,外国同学也投了她的票。李外长读完信后,从案头书堆里找出最新一期《少年文艺》,并在扉页上认真写道:“××同学,祝贺当选小队长,希望继续联系群众,天天向上为祖国。”
  李肇星的老师蒋树勋至今还记得过去的一件小事:当时,李已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了,一次他借探亲之机,回母校看望老师。一早跑到学校,敲门后见没反应,他就跑到操场和小孩们一起打球。当老师吃完早饭走出门来看见李肇星时,问他为何不进屋,他说,刚才怕打扰老师休息,就在外面等着。
  李肇星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有两种印象:一种是热情、儒雅的外交官,极具学者风度;另一种是一往无前、绝不退让半步的勇猛斗士。正是由于他的出色工作,2001年1月29日,也就是驻美大使李肇星任期的最后一天,华盛顿市长威廉斯发布文告,宣布1月29日为华盛顿市的“李肇星日”,以表彰他出任中国驻美大使3年间的卓越贡献。
  李肇星担任外长后,有一天会见美国十几位名牌大学的教授。一位教授突然发问:网上有消息说,美国情报部门在中国订购的一架波音飞机上安装了尖端的窃听器设备,他们估计,这架飞机有可能被中方派作专机使用。李肇星略加思索后,平静地表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坚持公平原则。在中美贸易中,我们买什么,美国就应该给什么。凡是没花钱的东西,我们都不要。如此巧妙地应对,立刻赢得教授们一阵喝彩声。会见结束后,美国一位教授表示,中国外交学院应该将李外长刚才的精彩回答写入教材,美国波士顿外交学院也应将其作为教材案例。
  这就是李肇星的工作风格:忘我、干练、务实,并且充满智慧。
  
  李肇星的业余爱好:作文、写诗、看戏
  
  李肇星从小爱读书,尤其喜欢文学。还在青少年时代,他就写了一篇题为《爷爷越活越年轻》的文章,发表在上海的《少年文艺》上。后来,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依然眷恋着写作。他在中国驻肯尼亚、莱索托等国大使馆工作期间,写了一系列文章,后来集结出版,取名为《彩色的土地》。1999年,他把积累的诗作整理后,由作家出版社以《青春中国》为书名,出版了一本诗集。
  2003年5月,李肇星的新诗集《李肇星诗选》出版了。诗集里不仅有他行走多个国家的足迹,更有那撕心裂肺的思乡情。在《送娘远行》散文诗中,作者哭诉道:“娘离去时,算来我正在加勒比岛国牙买加访问,也可能正在飞往巴西途中。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地方,可最爱去的还是娘所居住的那方土地;参加过不少宴会,可最爱吃的还是娘给熬的米汤;听过不少豪言壮语,可最爱听的还是娘那些家常话。对经常外出的我来说,娘是伟大祖国最可爱的一部分,是我心头最敏感的一部分,可现在娘要远行了……”
  在另一首题为《奶娘》的散文诗中,他把一段母子情镌刻在了所有读过这首诗的人心中:
  又惊又喜的相见/上上下下的打量/抚着你干瘦、冰凉的手/我为什么有些慌张/我搬进了现代商楼/你还住简陋的矮房/我用上了VCD和电脑/你没听过电话铃响/你的炕席怎么又粗又硬/电灯只有油灯的亮光……
  这是朴实无华的诗,这是简简单单的诗,但给人心灵的震撼却胜过万钧雷霆。
  在这本诗集的后记中,作者写道:“1995年3月走访世界第101个国家时,我多了一点醒悟:人的一生应尽量少为自己索求,而多想为祖国、人民、亲友做了些什么。……我为之自豪和献身的外交也是一种服务性行为——为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类进步服务。这需要自己永远对祖国忠诚,与百姓同心。”
  “我的所谓诗往往是在行色匆匆中有感而发,自言自语而已。”这是李肇星为他2004年出版的《肇星诗歌百首》(英汉对照)写的后记中的一段话。而正是在“自言自语”中,作者再次表达出“对祖国忠诚,与百姓同心”的诗歌主题。为这本诗集作序的桑新华先生在序言中写道:“作为外交官,他同时在用诗去把握世界,以心灵去呼唤心灵,以真诚去感染真情。行行文字都是肩负重托远走天涯的足迹;篇篇写作犹如向世界敞开祖国心扉的窗棂。”
  李肇星的200多首诗,现在有60多首被译成外文流传海外。其中《青春中国》、《莱蒙湖》、《尼罗河序曲》、《纽约别情》等诗作还被谱曲歌唱。
  除了喜欢作文、写诗,李肇星还与戏剧有缘。高中毕业后,他的第一志愿报考了北大的中文系,第二志愿才是西方语言系,结果却阴错阳差地被后者录取。这个“不如意”,却成就了他后来的外交官生涯。由于他的体内毕竟有太多的文学因子,大学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选题竟然是与文学密切相关的《狄更斯的美国杂记》。
  在北大读书期间,李肇星经常利用周末跑到北京人艺看戏,买一张后排票约5角钱,相当于花去他在校内的两顿饭钱。但李觉得看话剧有利于语言学习,因为话剧里的对话和独白都是最生动的。所以,只要是人艺上演经典剧目,他都要看,如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等。为了看戏,就得省吃俭用,他大部分时间的伙食只能是馒头就咸菜。另一个问题就是交通不便,从北大跑到人艺看戏,要乘公共汽车,戏散场后常常赶不上末班车,要靠两条腿徒步走回学校。
  现在李肇星工作很忙,已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但他迷恋戏剧的初衷未改,只要有好看的戏,无论如何忙,还是要尽量挤时间去看。有时工作忙完后顾不得吃饭,先跑去看戏,有时就啃面包喝矿泉水充饥。2004年,人艺演《李白》,他看过两次,还推荐痴迷中国文化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去看。也许是诗人的气质使然,他特别喜欢话剧《李白》所表现的诗人那种“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会当痛饮兮造化之满怀,乐天地之极乐兮,悲宇宙之极悲;万象为宾我为主,乘长风而来兮,载明月以归。”他称赞这出戏导和演都很好,在飘逸灵妙的诗文中,展现了一代“诗仙”独特的人生际遇。2005年访问吉尔吉斯斯坦时,他还特别去吉国首都郊区,凭吊据说是李白出生的那片荒地。他还把李白的一些诗介绍给吉国领导人。
  李肇星部长不仅看戏,还与导演苏民和演员濮存昕等一起交流对舞台艺术的感受,并向濮存昕推荐了钱宁写的传记体小说《圣人孔子》,希望也能把儒家文化搬上舞台。
  李肇星不仅喜欢历史题材的戏,也很爱看现代戏,反映北京百姓生活的《全家福》他去看了两遍,每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肇星还对莎士比亚戏剧很着迷,他曾同社会科学院郑土生、冼宁等一起编写《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这部全集的问世起源于他的一个朴素的想法:把莎剧改写成散文故事,让莎剧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酷爱话剧的李肇星还十分钟情国粹京剧。他认为,中国京剧是全面继承我国戏剧优秀传统的艺术,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文化。他说,中国京剧能走向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梅兰芳。他称梅先生为艺术使节、美的化身,是他使民族瑰宝跻身世界戏剧艺术之林。李肇星认为,中国传统戏剧表现出来的是真实人生的抽象,而西方戏剧则要求逼近真实,这是因为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有人说,李肇星对戏剧的钟爱和钻研程度,近乎一位专门家。可以这么说,戏剧是李肇星休闲生活中的最爱。
  
  李肇星“未遂”的留学
  
  谁都知道,李肇星是北大的高材生,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有过四次留学机会而最终未能如愿呢?对此,李肇星是什么态度呢?他写道:“四次留学‘未遂’,体验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意义上,祖国和民族的历史积累就是你的机遇、你的挑战、你的大性格、你的大命运;爱自己的祖国,并尽力把这种爱转化为报效人民的学识、能力和有效劳动。”这是他在为年轻外交官姚芸竹写的《还我一个真剑桥》一书所作的序言中首次透露的。
  留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公费留学!
  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校长神秘地通知李肇星和另一名同学: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这对一个18岁的乡下孩子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产生过门捷列夫、罗曼诺索夫等大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钦佩。”李肇星写道。但留苏的事终因中苏关系破裂而未能如愿。校长又鼓励李肇星报考清华或北大,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北大。没有想到的是,李肇星到北大上学不到半年,该校西方语言文学系领导又通知李与另一名同学准备次年留英。听到这一消息,他是又惊喜又茫然。毕竟刚刚实现了北大梦,还舍不得匆匆离去。1960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十分困难,要紧缩一切开支,外派留学生的计划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取消了。
  据传,1964年1月中法建交后,周恩来总理曾指示:为方便工作,拟选几个懂英文的干部补学法文。1965年外交部干部司通知李和另一位同志去北京外国语学院突击学法文,准备于次年夏到日内瓦国际翻译学院留学。李愉快地服从分配,到北外报到,从头学习法语,不拿工资,每月只发给42.75元的研究生助学金,开始了一天14个小时的法语强化学习。还没等到1966年夏,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留学的事又一次“流产”。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赴美留学成为可能。此时的李肇星已不再年轻,从干校调回,被派往非洲工作了7年之后,又被分配到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先后在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三位司长领导下工作。一天,马司长突然问李,愿不愿意到美国弗莱切学校进修一年?李肇星想,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次留学机会了,当然求之不得。可没过几天,马司长又告诉他,别想了,要留下他做新闻司副司长兼发言人。李肇星在序言中写道:借用一下发言人术语,我欣然同意马司长的“立场”,没想什么。我已经逐步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留学或不留学,一切取决于祖国的需要。
  
  李肇星的“大性格”
  
  1940年,李肇星出生于山东胶南大珠山镇王家村一户普通农民家里。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庄稼人,是石匠、木匠和乡村医生,左邻右舍有什么难事都找他,他也百分之百地乐于帮助,称得上是当地的“街面人物”。正是这位开朗的老人,影响和铸造了李肇星的性格、才华和未来。李肇星在《梦见爷爷》一诗中写道:
  清一色的硬石头/爷爷是一座山岗/……恨起来像钢钎/爱起来像陈酿/为汉奸钉棺材/为女儿打嫁妆/为乡亲扎针号脉/把儿子送到前方……/手掌沟壑纵横/胸膛铮铮作响/清一色的好石头/爷爷是高高的山岗/无字的丰碑/民族的脊梁。
  李肇星家三世同堂,一年的收成也仅够填饱肚子,但爷爷很开明,坚持送孙子读书。李肇星酷爱读书,爷爷带他下地干活,转眼间人就不见了,而每当找到他时,他总在贪婪地读书。到北京读大学后,家里每月只能寄5元钱,学校的助学金8.5元,就是这点钱,他还要每月省出2元钱资助在家乡读书的表妹……
  一次,李肇星部长去甘肃出差,他的一位秘书也想去,便主动请求陪同前往。李似乎早有安排,他说,甘肃应由外管司的同志去,以便与甘肃省外办等部门的同志交流。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回家乡看看父母并休假。秘书迟疑片刻后说:“部长去祖国西部工作,秘书休假不合适吧?”李见他犹豫,便说:“我父母健在时,我工作也很忙,总是抽不出时间回山东探望。父母不在后,我后悔晚矣。事实上,这是缺乏‘政治意愿’,那时真要抽空还是有的。就这样定了吧。”部长下了“命令”,秘书只好照做。过了一会儿,李又将秘书叫进他的办公室,一边批阅文件一边说:“茶几上的小纪念品是给你父母的,请代问他们好。”秘书将东西取回办公室后打开一看,是一盒人参和一瓶维生素,还有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感谢辛勤工作,祝父母大好。李肇星。”
  李肇星外长的母亲是1995年6月18日病故的。当时他正在牙买加访问,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一个月后他写了《送娘远行》那首散文诗,抒发对母亲的怀念。1999年9月8日,李肇星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时,在美国孟菲斯见到美前驻华大使尚慕杰85岁的母亲,俩人相谈甚欢。后来他专门写了一首题为《老人河,美国的母亲——在孟菲斯与萨瑟大使的妈妈谈心》的诗,赞美为增进中美人民相互了解而努力的人们。李经常引用我国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的话:“我的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那个生我的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他走到哪儿,就将这句话讲到哪儿。
  2005年3月,李肇星应邀为《从江心洲走出的女外交官》一书作序。在序言中,他这样写道:“作者的人生与书的题目相合,是由两个大‘筐’所承载的。一个‘筐’是江心洲,代表她贫苦的童年和艰辛的学生时代;另一个‘筐’是外交事业,代表她成熟的中年,包括潇洒的列国周游和默默奉献。”在结尾处他写道:“事实上,每个外交官,每个公务员都是家乡所培育的,又把心永远留在家乡——祖国,祖国是放大了的我们共同的家乡。”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李肇星不是把这15个字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是身体力行。他的公众形象、他的工作风格、他的业余爱好、他的休闲生活、他的留学愿望、他对出身的认同,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对这15字箴言的兑现和趋同?!
  在李肇星的诗《根》中,有如下句子:
  询问古老的大地/仰问无垠的苍穹/我是谁/谁与我认同/……在昨日的创伤里/在今日的求索中/我触到了博大的根茎/我是炎黄/炎黄是我/我是赤子之火/我是灿烂的紫荆/中国铸成我的灵魂/中国赋予我生命。
  这就是李肇星的“大性格”。
  
  相关链接:李肇星小传
  1940年10月生于山东;
  1959年—1964年在北京大学学习;
  1964年—1967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
  1967年—1968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科员;
  1968年—1970年在山西离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广州军区汕头牛田洋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1977年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
  1977年—1983年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
  1983年—1985年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一秘;
  1985年—1990年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发言人;
  1990年—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3年—1995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5年—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
  1998年—2001年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1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兼部党委书记;
  2003年—外交部长。
其他文献
草帽是田野里的花朵,从春末一直盛开到秋初。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到底盛开着多少草帽,没人能说得清楚。  夏天万物繁盛,庄稼贪长,地里的活也就特别多。艳阳高照,农人们照样忙碌,草帽是遮挡阳光的必需品,谁也离不了。有时候带着幼小的孩子下地,孩子玩累睡着了,帽子就盖在孩子的脸上,挡阳光,也挡蚊虫。田间地头,绿油油的草丛间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儿,孩子躺在花香里,微风轻拂,几只蝴蝶围着熟睡的孩子翩翩起舞。在乡下,哪
生理期不吃巧克力,因为这期间吃巧克力会加重痛经;  经期只穿无钢圈内衣;  通过运动而非塑身内衣来塑造曲线;  不跷二郎腿,以免压迫神经;  贴身衣物不干洗;  不穿标有“免熨”标志的衣服;  去年的衣服要进行暴晒后才可以穿;  如非必要,不使用卫生护垫;  每周1次晨爱;  在干净的床上裸睡;  睡半硬的床铺更有利于颈椎健康;  定期检查化妆品的保质期;  洗浴后1小时再化妆;  每周只用1次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的形式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出明確要求。良好的家规有利于孕育良好的家风,对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有利于形成良
女性进入更年期的年龄因人而异,但大都在四十岁或者更晚。不少四十多岁的女性,会发现自己的月经开始变少或者变得不正常起来,月经期由原来的五六天变成了两三天,甚至更少。能否就此判断是更年期提早到来了呢?    女性进入更年期的典型表现    女性卵巢自35~37.5岁即开始生理性退化,使雌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直至消逝,使全身受雌激素控制的皮肤、粘膜、骨素、内脏、肌肉、血管、神经等多个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发生退
要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须以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还必须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  创新完善行政执法体系,方能加快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步伐,促进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宏大目标,真正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宪法原则和国家政
网络的迅猛发展,正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明辨是非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广大青少年学生下了一剂“猛药”,不少人在汹涌而来的不良网络信息面前迷失了方向,甚至严重地道德失范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的学校信息化教育,如何把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
前言:    尽管一些先进的工具如作业成本法(ABC)等对确定公司的真实成本和盈利能力有所帮助。但这些工作开展起来仍然十分困难。在这本新书中,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埃康系统的创始人史蒂芬·安德森提出了一个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的简化体系,大大优化了现有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一些关键的概念包括:  作业成本法系统发展于19世纪80年代。后续的衰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对雇
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  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怕老是女人的通病。因为再貌美如花的女子,也有容颜老去的那天。很庆幸我是个喜爱读书写作的书香女子,正像越剧《黛玉葬花》中的唱词:“这一生,我和诗书作了闺中伴。”  我相信自从有了书籍以后,我辈
2018年4月,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华为内部发了一个文件:跟中兴全面和解,专利纠纷搁置争议,禁止挖员工,禁止抢客户。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感动,有媒体甚至大呼“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殊不知对于这两个同城冤家来说,兄弟连心其利断金的温情实属特例,同室操戈相煎很急的场面才是常态。  两家公司都不会否认的是,华为和中兴的崛起史基本上就是两家公司的PK史。它们一路从龙岗打到南山,从深圳打到北京,从非洲打到
问题的提出    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充分的预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而预约作为一种预设手段,对于提高教师研讨的积极性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预约研讨的内容    镜头一活动目标:巩固与加深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回应的认识,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依据。  组长:请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有效回应这个问题的,对于集体活动之前,教师设计环节时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