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灵活、多变小学语文课堂的尝试和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119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为此,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应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灵活多变;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34-01
  目前,还有不少语文课堂单一封闭或千变万化,没有一定规则,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与课标不相符合,也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想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创设灵活多变的课堂,提高学生主动意识,我想,具体的实践做法可从以下开展。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上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三、多重想象,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象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与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象“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象,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象,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象,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四、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五、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真正的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质变的飞跃,真正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已来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我们真正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这就让我们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更具活力。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好多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溢、过之嫌,大都有时之士都在纠偏,都反对过多的多媒体及新方法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干扰,但这与多种媒介、多管齐下学习语文的大方向并没有矛盾。大家不是排斥多种媒介、多种方法,只是研究多种媒介、多种方法结合语文课堂,谁更有有效的问题。我想多管齐下才能让语文学习课堂更精彩。
  相信每个教师都希望应用多种新的方法,来使课堂更具效果,更具活力。我們不是不相信、不应用多媒体和许多新鲜的教法,而是应钻研多种方法如何结合,如何穿插,如何形成一练达到最优的方法。所以,多管齐下,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适于短时间、大容量更有效的未来小学语文发展趋势。
  作为一名不断成长、勇跨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我想,我们应创设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移情体验,多重想象,疏导、结合等多管齐下的方法,定能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邵东霞.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加灵活多变[J].学周刊,2014(25):114-115.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升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今后历史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其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程度。本文就教师怎样认识和解读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29-01  提升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今后历史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但怎样培
摘 要近几年,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已经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其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就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摘 要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应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核心素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历史课堂提出的教学目标。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际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方式却引起了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不断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高中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会将高中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升高中生在今后社会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本文就主要讲述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  关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关乎到其思维的发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无法满足语言本身的完整性,所以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针对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语言;发挥示范作用;创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25-
摘 要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贯穿了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涯,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并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力学知识进行了阐述,希望给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注重基础;注重实验;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32-01  高中物理是一门集抽象性、实用性、理论性为一体的学科,在高中生的学习中占据着
摘 要在日常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缓慢,学习动力差等问题,尤其是进入高中后,这些问题就凸显的越发严重。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不断地引进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师手段,让学生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体会地理的魅力所在,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本文围绕高中地理教学
摘 要文章主要对《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这一课时进行了教学分析。  关键词不等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231-01  基本不等式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一知识点,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