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提高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控制能力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bios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眼科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对眼科手术患者控制院内感染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对22名眼科护士进行包括消毒隔离知识、职业防护、洗手执行情况、病房管理等方面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培训后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与培训前对比。 结果 培训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及能力明显优于培训前,眼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对院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结论 通过对眼科专业护士有目的、有措施、有针对性的核心能力训练能提高眼科护士院内感染控制的知识及能力,有效地控制眼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核心能力培训;眼科护士;院感控制;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124-02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是个人、职业及专业能力结构中最主要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1]。眼科专业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消毒隔离知识和管理能力;安全管理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应急与协调能力;围手术期知识及患者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与质量监控能力[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特别是眼科患者大多数双眼或单眼视力障碍,行动十分不便,陪护率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为了加强我院眼科病房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和眼科整个护理队伍的护理水平,我院自2009年1月起,对我科共22名护士进行以院内感染为重点的核心能力培训,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2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理师5名,护理师7名,护士7名;本科4名,大专11名,中专7名。
  1.2 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广东省医院内感染管理办法》、《职业暴露管理办法》等内容为课程,开展眼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平台,通过问卷调查、课堂理论培训、示范操作、成绩考核等策略来实现研究目标。
  1.2.1 问卷调查 指导老师用自编的“眼科护士对核心能力培训中对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知晓率调查表”对眼科护士于培训前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原则。问卷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由我院自行设计,经相关专家审定内容效度合理,预实验表明信度可靠。调查表主要通过4项条目了解眼科护士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晓率、洗手执行率以及培训前后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等内容进行调查。
  1.2.2 课堂理论培训 医院内质控小组成员及科室质控负责人员对眼科护士进行理论授课,每周1~2次课,每次30~60 min。内容包括:①医院内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②医院内感染的监测管理制度;③消毒隔离制度;④消毒药械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⑦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⑧病房管理制度;⑨ 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患者的管理制度;■ 灭菌器械的消毒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 手卫生知识培训等。
  1.2.3 实训演练 实训演练时指导老师对眼科护士采用示范操作,如洗手步骤、病房的空气培养方法、消毒液、手表面细菌培养方法、消毒液的配制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方法一一示教。
  1.2.4 培训后成绩考核 指导老师每个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再考核。
  1.3 判定标准
  考核分两方面:① 护士培训前后闭卷理论考核;② 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并存入档案,90分以上为优,70~89为良,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及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指标掌握情况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见表1。培训后,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和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洗手执行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在培训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1 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对医院内感染的指标掌握及患者发生院感例数
  2.2 培训前后眼科护士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培训后眼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眼科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先进的眼科新技术、新设备的临床应用、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及眼内窥镜的引入等,对眼科专业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掌握更多更新的眼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更好地配合眼科医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与护理,作为眼科专业护士还应掌握更多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来满足眼科临床需要,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3-4]。因而对眼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显得越来越突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眼科专科护士已成为眼科护理发展之关键。本文近年来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绝大多数护士均能按期完成培训计划,顺利通过考核及综合评定,基本达到培训前制定的标准要求。
  培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①眼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重要性。护士凭在学校学习眼科知识及控制眼科手术患者感染知识较简单,再加上眼科专业性强、技术操作难、手术患者多,且患者大多数是老人或小孩,陪护人员多,患者感染机率增高,只有通过不断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保证患者安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②培训的成效。在培训过程中,实行调查问卷可以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堂理论培训可使护理操作更规范,加速了新护士的成长,提高了导师的岗位能力。培训后成绩考核深受护士欢迎,在考核中充分扬长补短,使护士明确自己的水平,自觉、主动参与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理论水平,保证培训的成效,适应医院的发展[5-6]。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不断评估培训方法的有效性,使护士对培训方法和内容满意度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③实践证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核心能力培训,培训后眼科护士对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及能力明显优于培训前,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洗手执行率都有明显提高,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例数明显降低,提高了眼科护士的整个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闫瑞芹,沈宁. 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 护理研究,2004,18(2A):201-202.
  [2] 广东省卫生厅.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1-91.
  [3] 张淑梅. 运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效果评价[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111-112.
  [4] 何应武. 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培养模式的创新[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9-100.
  [5] 李新萍. 不同学历层次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探讨[J]. 医学文选,2005,24(12):1020-1021.
  [6] 叶莹,杨敏. 改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途径的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29-1530.
  (收稿日期:2012-05-2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关注其相关性。 方法 9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90例体检的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评价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八个角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性。 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
本文描述了坚持三类语言教育、加强涪陵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创建信息技术研究所及信息技术职业学校等的必要性,同时强调了以教学、研究和产业相结合的精神,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联合组72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或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术后联合或不联合中药汤剂治疗。 结果 术后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固定和伤椎椎弓根植骨术两组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显著减小(P 0.05)。联合组疼痛评分,便秘、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有科学的了解,认识到我国所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  2﹒激发学生对资源、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意识,认识资源、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感,提高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3﹒从行为中学知识,树意识,发倡议,从而树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观念。  【活动准备】  1﹒组长选拔:自荐、推荐相结合。  2﹒以班委会为核心,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资源组、环境组分别组
1.信访法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明确要求。现行国务院《信访条例》法律位阶低、权威性不够,且只能规范行政信访,对事关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的信访问题难以起到作用,
目的探讨CD117/CD34共表达在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47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20例正常骨髓细胞CD34和CD11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