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教学手段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一、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其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呈曲线变化的,而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定在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移、变化的。刺激的强度降低,就会导致学生的求知欲下降,这时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就会进入疲劳“波谷区”。在这种“波谷区”里学习,学生感到疲劳、厌烦,对老师施加的影响漠然置之,学习不再是他们的自觉行动,而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兴味索然。而在一堂课中,假如能穿插进一些媒体运用,或图像或视频,就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案 例 :《桥之美》一文的教学片段
  在导入新课时,我把相关的图片和诗文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我出示的是陆游的《五云桥》与一幅画,我让学生朗读这首诗,并让学生找出诗中认为写桥的最美的诗句。学生通过讨论,他们认为“缥缈飞桥跨半空”一句最能体现桥的美,一位学生说:“这句话,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桥给人以一种朦胧美,还有写出了桥的一种气势,从‘半空’可以看出。”然后我再出示的是陈从周的《越州吟》“玉带垂虹看出水.酒旗招殿舞斜阳,越州佳处无人会,那得桥乡兼醉乡。”让学生观察画面,再对着诗句反复吟诵,许多学生读得津津有味,一位学生评价说:“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玉带垂虹看出水’,因为这句把桥给写活了,通过‘玉带’写出了桥的色和形,突出了桥的一种柔感,‘垂虹’更写出了桥的美,让人想到我们前面所学过课文中提到的‘长虹卧波’。”最后我再出示一组桥的画面,配以《诗经》中的“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让学生欣赏桥的美。
  在此 基 础 上,我让学生讨论怎样的桥才能称得上“美”?同学们讨论的热情高涨。
  案例一中的老师这样乏味的教学,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不妨像案例二中的老师用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铺路搭桥”,刺激学生的兴奋中心.让“波谷区”产生“振荡”,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以取得事找半功倍的效果。
  二、 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案例中的老师善于把学生原有的、零散的审美情趣调动起来,并使之强化,在此案例中,老师先是让学生欣赏画诗配合的课件,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然后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形诸于文字,这样就把学生的感知觉化为具体的话语,从而使抽象理论变为形象感觉,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从己有的审美情趣得到新的审美情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审美的升华。又如对于那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的教学,更要进行咀嚼鉴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朗读“非同一般,是掌握知识的能力,”“学生能否顺利地学习,取决于能否顺利地有理解地朗读”。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可以为朗读平添色彩,如配乐、配画朗读,它能让朗读更具艺术美感,会令意境全出,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以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随着明月冉冉升起,课文文字动画弹出,伴随着音乐,示范朗读开始。在朗读中,有天上的琼楼玉宇,有黑须儒士的把酒问天,有月宫嫦娥的翩然起舞,更有人间的朱阁绮户,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不觉都跟着摇头吟诵。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像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王菲演唱的歌曲,并配以Flash动画,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审美情趣也自然而然被激发出来,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良好。
  三 、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整合并优化各种教学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休技术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现代多媒体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有利学生搞研究性学习。如在教古诗时,我们首先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与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名人对该诗的评价等)并输入电脑里,需要有关信息资料的学生,只需鼠标点点按按,就可以按需要使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按自己意愿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可先了解作者简介,再理解诗意:或先理解诗意,再查阅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进而更深刻地领会诗的意境。
  四、 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增大课堂容量
  传统的授课往往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而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如教学传统篇目《社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片,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热火朝天地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村、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交桥。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配合使学生学起来兴趣更浓,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课文的内涵,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模式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形式,创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克服形式化和程序化的教学弊端,实现教师对现代教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可控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有效模式;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摆脱因循守旧的传统,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的教学模式。现代物理教学要使学生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活用信息和交
胡主席最近指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注重从基层实际出发,在加强具体指导上下功夫;要突出实践特色,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确保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例非宫外生长迟缓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设置为对照组,另收集20例宫外生长迟缓极低出生体重儿设置为观察组
中国当代小说家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乡土文学作品。其英译者葛浩文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且具有扎实的中英语言功底,他对该小说的翻译在忠实的基础上淋漓尽
《作品展示会》是小学语文三年级西师版第四单元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要求举办同学们的绘画或手工制作展览会,自己介绍作品,然后互动评议。绘画和手工是美术的范畴,于是我决定将美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整合,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尝试。  我设计好活动方案后,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分成了5个小组,给每位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充分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去完成作品。接下来一个
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在基层。各级要深刻认识基层在整个单位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反复抓落实,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产后出血情况及其成因,分析其针对性护理效
注重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政治机关和干部部门的重要职责。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根本变化,进一步
《2009-2013年军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正式印发,是自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又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讲好党课、搞好党员教
摘 要:低碳旅游观念的普及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广,本文基于感知效用对大学生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理论,探讨了大学生低碳旅游感知价值和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低碳旅游;感知价值;参与意愿  一、游客感知价值和参与意愿  1.游客感知价值  游客感知价值是指游客在享受一种旅游服务产品或服务之后,基于对获得的利益和付出的成本的权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评价,这种评价需要通过对不同的旅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