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细品赏 泉韵叮咚响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ver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城》是一篇语言清新的散文,课文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唯美的画面、整齐的句式、丰富的联想,作者通过语言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对于这类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的文章,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合作与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质疑,实现美景、美文、美感共舞的精彩。
  一、创设情境听泉——曲调酿情韵
  语言的学习,是学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度相关,而作者的情感则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入情入境,进而一下子揪住学生的心,这是进入课文的第一通道。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导入新课:播放乐曲“听泉”,学生闭眼欣赏,想象音乐所传送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介绍:“同学们,趵突泉是济南第一名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100多年前,清朝一个叫刘鹗的文人写了《老残游记》这部小说,这样描绘趵突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曾巩写的《齐州二堂记》中第一次出现趵突泉的名字:‘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写的著名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写道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早在35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趵突泉,当时人们称趵突泉为‘泺’。也就是说,这趵突泉至少这样冒了将近4000多年。”学生们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教师顺势把教学回到文本,学生朗读描写泉水的句子,自会带着对历史厚重文化的敬畏来品味此景此言,课堂上洋溢着文化的芬芳。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 “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受。
  二、细赏文本诵泉——书声传情意
  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努力探究语言训练方法,力求选准语言训练点,训练有层次,尝试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于是,我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乐、自悟。在《泉城》的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泉的图画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读出泉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在要求学生把握全段内容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写泉的四个分句。第一、第二两个分句,作者用了“好像银花盛开”与“好像明珠散落”两个比喻来绘形;第三、第四两个分句,作者又用“如虎啸狮吼”与“如秋雨潇潇”两个比喻来摹声。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想象泉水喷涌的种种形态和声音,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情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味。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可先引导学生学习珍珠泉,在珍珠泉的处理上,教师让学生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尤其是抓住“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神奇”等关键词,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然后由扶到放,根据学习珍珠泉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其他三泉,抓住“汇注”“喷吐”“冒”等词语来体会泉水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泉水那独特神奇的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
  三、启发想象赏泉——智慧抒情趣
  想象和朗读密不可分,充分的想象能使朗读升华。想象读, 一个词语往往是一个精彩的画面。教学时,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体悟,个性品味朗读,让汉字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灵动的精神鲜活起来。学习“珍珠泉”部分时,学生找到最感兴趣的句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品读这个句子,学生说“拎”字用得妙,但用语言表述不清妙处。我请一个学生上来做“拎”的动作,边走边拎边读。再读句子,展开想象:被神奇的手“拎”起来的泉水是怎样的?你在读句子时,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堂上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学生有的说:“我好像看见水珠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了,一会儿很快,一会儿又很慢。”我启发引导:“你看见的可以用这句话中的哪些词来说?”“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让我们一边想象,一边读。”学生再读句子。“那除此之外,你还看见什么?”我继续问道。学生有的说好像看见了水珠像晶莹透亮的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有的说仿佛看见了水珠像顽皮的小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时,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思维变得十分活跃,我让他们边读边做手势,这样他们读出了情态,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有趣,读出了神奇。
  《泉城》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述的方法,品味、积累文中的精彩语段,而且要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爱美的情趣。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在我市已全面实施。作为富有历史责任感和追求专业精神的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按照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共同营造新的课堂环境,从而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尖、忽视人文知识积累的陈旧思想的束缚,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全面平衡
班主任工作正在由教书的“副业”转变为育人的“主业”。班主任管理中,“兵法”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管理策略往往可以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本人担任过小学各个年级的一线班主任,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爱”,班主任艺术就是“爱”的艺术。  一、真诚赞许,爱在点滴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雷耳曾经说过:“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他,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刚进校门时,孩子们看着教室都会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体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激发儿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的兴趣,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广,认识能力还不够强
张老师是位从来没教过一年级的男老师,他一直带中高年级,可是听完张老师的课,感觉他就是一位长期执教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张老师非常有亲和力,他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语文味,有张力,有学法指导,有发展的空间,有深度,有力度,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堂。  我从张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习惯培养,巧妙融合  开课伊始,就见黑板上有1到5的序号,等起立喊过后,张老师
古诗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他们文化底蕴上的积淀,也是他们语言拔节过程中的锦上添花。文言的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古诗意境的丰富,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逐步体会古诗的感情美;发展形象思维,体会诗中的形象美;抓住景和情,体会诗的意境美;抓住关键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美。下面我着重谈谈自己是如何一气呵成,让小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早已久远的年代,逐步去切身感
●场景一:市某剧团到我校慰问演出,在流行歌手们的现场鼓动下,孩子们激情澎湃,小手挥舞整齐,台上台下歌声一片,互动效果特别的好。  ●场景二:班会课上,孩子们把《我是女生》《两只蝴蝶》等歌曲唱得无论是节奏、音准、情感都比较到位。  ●场景三:同样是这群孩子,音乐课上却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  时代的发展如此迅速,现代流行音乐的盛典更是灯光炫目、场面刺激,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几乎没有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将思品课划入了可有可无的“豆芽科”之列,所以在教学当中,也多是“先让学生看一看,再由老师念一念”,根本没有将小学思品课在德育中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呢?我认为,引领学生进入品德学习的“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办法。  一、教师创设悬疑情境,引发学生情感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
《品德与生活(社会)》具有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及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功能,因此,有品质的课堂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有品质的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品质课堂的基点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
黑格尔曾说:“世界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有情节、有形有色的艺术活动,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绘画的基本功训练,概念化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习惯了依葫芦画瓢的绘画。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打破常规,积极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创作手法,不让学生宝贵的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评价方式要多样,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等级评价和激励性评语相结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评价的观念,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使评价更好地发挥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一、课堂评价丰富多彩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教师的评价语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富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课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