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最频繁的外星人——小灰人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灰人的特征
  小灰人在外星人研究学中地位举足轻重,它们也被称为是罗斯韦尔外星人或泽塔人。自1961年9月19日首次被目击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飞碟相关事件和超自然事件中,人类声称看到过的各种外星人,其中小灰人占美国目击报告的43%、澳大利亚50%、加拿大90%、西欧大陆48%、英国12%、巴西67%。
  不明飞行物研究学家伦纳德·H.斯特林菲尔德曾披露称,有一个小灰人驾驶的飞碟曾在地球坠毁。在1978年的不明飞行物互助组织研讨会上,他陈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20世纪80年代,斯特林菲尔德向不明飞行物互助组织提供了第二份文件,其中包括一系列小灰人验尸解剖图(据称是20世纪50年代与医护人员一起参与的解剖外星人图片)。据悉,这份报告中的外星人形象与当时流行的小灰人形象十分吻合:人形外形,皮肤质地像发霉的肉(包含脸部);身高约120厘米,体重约20千克;靠近额头下方有二个大眼睛,杏仁状,狭长,深邃,比较分开,有点向上倾斜,高度类似“亚洲人”或“蒙古人”;头部比标准人类大,x光显示有类似人类的下颚、上颚和头盖骨;耳朵只有二个洞没有外耳;不明显的鼻子,只有二个小洞;没有嘴唇的小嘴像是裂缝,看起来不像能用于说话或饮食,只有很小的舌头,且没牙齿;嘴巴联结到一个小膜囊,但没有消化系统;脖子很细,有时是看不到的;没有头发,身体无体毛;躯干细小;手很长,细小,长及膝盖,脚部短而小;手部只有四根手指以及没有拇指;指头特长,有时有指甲;肤色有许多不同,有的是黄色、咖啡色、褐色、桃色、青灰色;有鳞状纹路,有弹性和柔软肌肉,没有肌肉纹理;没有内、外生殖器。
  各种关于小灰人的假设
  在主流UFO研究学界眼中,将小灰人认定为拜访地球最频繁的外星生物。鲜为人知的是,小灰人同地球上发生的众多诱拐事件有关。有分析认为,小灰人作为一种智能生物,在地球上进行着秘密医学实验,所以经常需要绑架人类。根据目击报告显示,小灰人内部分为二个截然不同的群体:被劫持者事后回忆说,身高相对来说高点的小灰人具有一种难以表达的“领导气质”,相对矮小的小灰人可能是人工制造的机器人或电子仆人。很多遭小灰人劫持过的目击者都声称,他们受了严重的外伤,甚至还有人表示受到过性侵犯。
  英国生殖学家杰克·科恩根据众多的小灰人目击报告归纳称,小灰人可能来自类地行星。瑞士作家埃里希·冯·丹尼肯的观点则正好相反,他表示小灰人在人类进化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它们通过遗传工程和杂交繁育等手段创造了人类。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小灰人是否真实存在提出了疑问,精神病学家史蒂芬·诺瓦拉认为小灰人很可能是人类的幻觉。他这样说道:“外星人不会长得这么像人类,小灰人应该是人类幻想的产物。”2005年,美国《怀疑论者》杂志刊登了弗雷德里克·V,马姆斯特罗姆的推理假设,他称小灰人其实是儿童成长时期的残留记忆,小灰人的脸形很像人类幼年时对母亲的记忆。马姆斯特罗姆从另一侧面解释了为何小灰人频繁出现的缘故,认为催眠术和记忆恢复疗法在其中也起了很大作用,这一理论被称为“母亲假说”。
  一些阴谋论者相信,小灰人是美国政府故意引导对外星人歪曲印象有关,军方正在进行着意念控制实验。“披露计划”负责人、著名的不明飞行物研究学者史蒂芬·M.格里尔公开批评说,“400个政府、军方和情报机构”故意提供小灰人的目击报告,以掩盖真实存在的外星物种。不仅如此,有一些声称51区存在的人士认为,小灰人同美国军方展开着秘密合作,麦田怪圈和大量牛被屠杀事件很可能同小灰人有关。
  对人类社会的冲击
  小灰人的形象在流行文化中存在了百余年,并且在不同的媒体上出现过。众多科幻小说都刊登了类似小灰人的形象,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系列小说就是其中之一。1901年,《月球上最早的人类》把月球描绘成了外星人的居所,它们没有鼻子,眼睛凸出,步履古怪。这个形象也影响了漫画及科幻杂志上的一些作品,例如戴维·H.凯勒的《征服者》。1933年,瑞典小说家古斯塔夫·桑达格仁使用笔名“加布里埃尔·林德”出版了一本名为《未知危险》的图书,在书中,他这样描述外星种族:“外星人和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种族都不相同,它们很矮,比日本人还要矮小,它们的手很大,头光秃秃的,头也很大。它们身穿灰色衣服,不过四肢看上去同人类倒很类似。”这本小说后来在年轻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受肯尼思·阿诺德目睹不明飞行物体影响,北美公众对外星人及飞碟的关注度大幅攀升,连广播和影视作品都时常把它们作为题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说题材开始较多地围绕着小灰人展开。1966年,《被打断的旅途》一书出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事人接受了本杰明·西蒙医生为期一年的催眠治疗,医生对他们的回忆进行了记录。书中讲述了196i年9月19日—20日,希尔夫妇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遭到小灰人绑架,这起事件也是第一次广为人知的外星人诱拐事件。在催眠状态下,他们描述外星人同罗斯韦尔事件中的小灰人外观差不多,同样是类似人类的双手双脚,眼睛更大,鼻子和嘴要比人类小。此外,二人还回忆起一些关于他们遭遇的细节内容,诸如外星人都对他们做了什么检查。更重要的是,据贝蒂-希尔回忆,外星人首领向她展示了一幅星图,这幅星图包含了小灰人所在星球的信息。在催眠状态下,贝蒂将这幅星图画了出来。天文学家玛乔丽·费雪经过数年研究,终于发现这幅星图代表的是39光年之外的网罟座ζ星。最近,美国国防情报局一名退休官员又披露称,1965年,曾有12名美国军人被派往网罟座,作为“地球大使”拜访小灰人的故乡。
  1977年,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借助小灰人形象拍摄了电影《第三类接触》,小灰人形象直接来自于诸多uFO目击者和公众媒体的描述。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将小灰人同1947年的罗斯韦尔飞碟坠毁事故联系在了一起,一大批出版物表明,美军曾得到过几具小灰人尸体。1987年,受欢迎的作家惠特利·斯特里贝尔出版了图书《圣餐》,披露许多同小灰人的近距离接触案例。这本书很快被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989年,导演克里斯多福·沃肯将其改编为了电影。
  20世纪90年代起,通俗文化开始将小灰人同军事工业复合体以及新世界秩序阴谋论联系在一起。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的系列剧——《x档案》,该剧于i993年首播,剧情以不明飞行物事件中的小灰人展开,揭示了不明飞行物阴谋论。其他的例子还有1996年—1997年播放的《黑暗的天空》系列,该剧以“MJ-12”计划为蓝本;1997年—2007年播放的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星际之门:SG—1》,其中就有一个仁慈的小灰人种族,曾经在远古时期访问过地球,后来成了挪威神话的一部分。
  1995年,电影导演雷·桑蒂利宣称得到了解剖小灰人的真实影像资料,据说这段影像拍摄于1947年罗斯韦尔飞碟坠毁事件后。然而,到了2006年,桑蒂利又表示这段影像并非原创,而是来自于翻拍原始影像,他坚持声称美国军方在1947年对小灰人进行过解剖。这一事件成为英国喜剧电影《外星人解剖》的主题。
  在美国动画剧《南方公园》中,小灰人被称为是“访问者”,2003年美国喜剧电影《惊声尖笑3》也将小灰人描述成一个主要的外星物种。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2005年播出的成人喜剧卡通片《特工老爹》,其中外星人同样长着小灰人的模样。除了影视作品外,关于小灰人的电脑游戏也有一大堆,显然,小灰人已经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盛文娟 插图)
其他文献
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吠陀文明。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600年是雅利安人入侵阶段,史称吠陀时代与史诗时代。史诗时代是由于此时出现的两部重要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而得名,又分为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的早期吠陀时代和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的后期吠陀时代两个阶段,前期社会属原始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奴
于1993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之后不久出现在英国的一个麦田怪圈里。我们发现了一种由陨石材料形成的天然铁质薄膜。这些铁氧化物包括赤铁矿和磁铁矿熔合成的异质体,并且具有磁膜
塞博斯蒂纳·泰迪教授和他的学生泛舟纳胡拉湖时,察迪教授用他的菜卡相机记录着湖光山色。在寓所整理照片时,他发现了照片中的这个类似碟形的飞行物,经过几位专家分析,排除了镜头污渍的可能性,并肯定这个物体是一个实体。据了解,在纳胡拉湖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明的飞行物。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特区,伯明顿。  我是劳拉,大约在40年前的一天,看到几个奇怪的物体在天空盘旋,几乎就在我的头顶。我走进
你知道万圣节意味着什么吧:鬼!最近有一段记录了许多人认为是鬼的监控录像成为了国际新闻。  这段录像摄于Anytime健身房,这是家位于堪萨斯奥弗兰公园的通宵健身房。一天早上,当业主金·彼得森来到健身房,观看头天晚上的拍摄到的监控录像时,她被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吓呆了:一束闪亮的绒毛状的光出现在健身区,并来回飘荡在举重床和健身器材周围。  这一图像出现在凌晨2时21分,这个时间正好是最后一个人离开健身房
小绿人  小绿人是一种类人地外生物,它们的皮肤是绿色的,有些小绿人头上还有类似天线的东西。小绿人经常会被描述成小鬼,有分析认为,这种外星人同小灰人的体形、外貌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皮肤颜色却同小灰人大为不同。在20世纪50年代飞碟热期间,“小绿人”一词通常泛指外星人。在那个年代,也有很多关于小绿人的作品纷纷问世。  民俗学研究者克里斯·奥贝克使用电脑技术搜寻旧报纸时发现,在19世纪末就有很多关于
复习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也应确立正确的考试观.即考试也应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考试的方法及考题
笔者以自制的"电解"CAI课件及其应用为例,来谈谈CAI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原则.
记得有一回为了搜寻小说的写作资料,想写的是有关于脑部奥秘的一些故事,因此便向一位脑科医生查询。脑科医生没有给任何资讯,只给了简单的一番话:“如果要写脑部的事情,只要别太离谱,要怎么发挥想象力都行,因为以现今的科学而言,人类对脑部的了解实在太少。就脑部运作的整体奥秘来说,最前沿的脑科专家和一般人也可能只是百步和五十步的差别。”  我不知道这“五十步和百步”的类比是否正确,只知道从那时到现在,脑科医学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思维就是应用感知的信息和储存在大脑内的信息去解决问题,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打开知识门
心理场是由自我与环境2种基本因素组成的.化学实验课中师生双向互动所形成的心理场效应直接影响着函授学员在集中面授期间的学习绩效.学员在化学实验中所处的负效心理场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