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中定语从句六大考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江苏卷、北京卷和天津卷;2016年江苏卷、北京卷、天津卷和浙江卷;2015年江苏卷、安徽卷、湖北卷、福建卷、浙江卷、天津卷、陜西卷、北京卷、湖南卷、重庆卷和四川卷中考查定语从句的题目总是比较多的,请看下列一览表。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淮安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27题,融知识、能力考查与价值引领于一体,令人回味。我们从试题赏析中感悟到,应指导学生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精彩展示信息素养;疑中拨雾,授之以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生根,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亮点赏析;核心素养;教学启示  乍看2016年淮安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第27题,似显平淡无奇,但仔细品读,却真有点
A  假如你是我市某中学高三学生李华,最近你们班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 (Advance With English) 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调查内容写一篇短文,并代表全班同学用e-mail发给牛津英语出版社编辑,并提出你的建议。    注:1.词数150。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参考词汇:模块 module  Dear editor,   We hav
从本质上讲,小说属于叙事文学,叙述有关“人”的事情。我们研究小说,就是要研究“小说说了些什么”,“小说是如何说的”以及“小说为何如此说,而不那样说”。  一、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视角,指用第一人称叙述。另一种是无限视角,指用第三人称叙述。分析叙述视角,一般先指出小说是采用了“我”的视角,还是“我”“他”不同视角的交叉,然后再分析。  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真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鉴赏古诗词中的画面描写  1.考情分析  年号卷别作者朝代作品体裁设问方式题型分值  2011广东苏轼宋减字花  木兰词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时节是什么时候?简答题3  2011安徽欧阳修宋琅琊溪七绝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简答题4  2014山东陈与义宋寻诗两  绝句七绝“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简答题4  2014天津黄
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高中生在阅读材料时往往存在着对物理、事理、情理等看不清、悟不透、辨不明的思维瓶颈,以致认识深度不够。但“明理”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涵泳濡养、潜移默化。下面,我们编辑了三组“明理”思维训练题,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洞开妙理。  一、观察漫画,揣摩哲理  1.对下面这幅漫画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适合自己的,往往才是最好的选择。  B.站在对方角度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Mr Smith made his concerns about the changes that had been introduced at work.     A. plain B. perfect  C. easy D. ambiguous  2.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期刊
以事例代替说理,是同学们写作的通病。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立意肤浅,结论草率。所以,我们写作文时不仅要举事例,还应对事例进行分析。分析说理是梁柱,援引材料是墙瓦。如果分析不透彻,说理不充分,材料即使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骨架的肉,一摊没有枝干的叶。我们应该认识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除了论点的正确与否、论据的典型与否外,最主要看分析是否全面、深刻、辩证。同样一个论点,所用的事例相同或相近,但由于分析
三角函数是反映具有周期变化规律问题的一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而自然界中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事情是非常广泛的,如行驶中的汽车,其轮胎上的某个点离地面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日月星辰的变化、大海潮汐的变化等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问题都可以考虑建立三角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对高考水平数学建模的要求是:  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知道数学问题的价值与作用.能够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式表达所要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常习惯于直接“背”住一些题型和方法,当再次遇见一个相似问题时,再用已有的方法去“套”.这种解题模式只是局限于把题目解出来,自己对题目一般不会产生新的看法和巧妙的解法.而由于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自然决定了解题思路没有固定不变的解题模式,况且同一问题的解决也会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要想既快又准地解题,总用一套固定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