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24日11时17分,我在QQ空间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希望小虾米(Emily)继续好好地在我肚子里成长,长出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白皮肤,吸取爸爸妈妈的优点,出落成一副美人胚子;出世以后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成为我们的掌上明珠;未来成为气质型才华美女,遇到一个疼爱她比疼爱自己还多的好男人,组成幸福家庭,再生出小小虾米,那时我和虾米爸就功成身退,环游世界去啦。”
这是Emily还未出生前我的美好愿望,那时的我把生儿育女想得很简单,心中更多的是对新生命的期盼和喜悦,还未曾真正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直到我亲身经历了疼痛感相当于十根肋骨齐断的阵痛分娩以后,从女儿出世后仓皇面对接踵而来的大小问题开始,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得不感叹小儿难养、父母难当。
回首与女儿一起走过的这三年,欢乐幸福中掺杂着不少痛楚,女儿呱呱坠地、嗷嗷待哺时我却给不了她那凝聚母爱、大自然赐予孩子的最好食物——母乳,缺乏安全感的她常常很难入睡,常常会在夜晚不听哄劝地大哭,吃奶粉40天后突发湿疹,涂抹药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母乳喂养才能让她逐渐好转,就这样我尝试了:酐中办法后艰难混合喂养到19个月自然离乳,慢慢地,Emily湿疹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那段日子里我很痛苦,但是现在想来那些痛苦已经永远留在了过去。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些年曾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终将变的不再是问题。当然,现在我还会遇见各种新问题,有所不同的是我拥有了一颗更加淡定从容的心。
这三年中我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她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让我欣喜若狂,感念生命成长的奇迹与不易。我惊讶于她颇具天赋的语言能力,7个半月就喊出了第一声妈妈。学说话对她来说很容易,可是学走路对她来说却是那么难,12个月会爬,直到15个月才会走。我欣喜于她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强大的记忆力,却又一直担忧她的生性胆小。
很难想象1岁左右的她有多胆小,陌生的人或物都会引来她一阵大哭。我选择接纳她的情绪,带着她住到了Emily爸爸所驻扎的部队,那里虽地处偏僻,但有山有水,处处透着宁静,我们带着女儿肆意玩乐,一点一点带她走进这个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再把她慢慢带入人群。在这里,Emily变得放松下来,第一次选择接受和信任小家以外的人。我很喜欢一些已为人母的教育专家的言论:母亲们,最了解孩子们的人永远是你们自己,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多倾听自己的内心,面临问题时你便知道该怎么去做了。这也许就是一个母亲应有的自信,尊重科学,更尊重孩子的个性。
现在的EmiIy大方懂事,而且有着这个阶段小孩很难得的独立。我常常给她“自己做主”的机会,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会充分尊重她的选择,还会常常扮“弱者”请求她的帮助,她常常乐此不疲。当她违反我们提前定下的规矩时,我也会对她说“不”,让她受点小委屈,给些小责罚,希望她从中得到磨炼,培养对抗挫折的勇气和习惯。
说起孩子的智力开发,我很喜欢“敏感期”这个词,抓住敏感期,尤其是0~3岁右脑开发的黄金时期可以让施教事半功倍,培养孩子优秀的资质。我不是想说什么“三岁定终身”,仿佛要给孩子柔弱的肩膀架上许多压力,但是我相信“快乐教育”绝对不是放任自流。我认为这种“教”不是教知识而是教能力,是在敏感期内给予孩子丰富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阅读、绘画、音乐、手工)的形态中提升学习、生活、社交的能力。
譬如学英语,对于2~3岁的孩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智力还处于发育期,所以我们不能用孩子掌握单词量多少的标准来考评学习效果,而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英语环境,等到孩子七八岁智力发展完善时自会有所突破。Emily 2岁半时我选择让她在励步学习英语,我能感受到她在那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每个宝宝在找到自己的妈妈前,都是上帝身边的一个小天使,他们都有一条尾巴控制在上帝的手里,当他找到了在人间的妈妈,就会挣脱尾巴来到妈妈身边,孩子出生时屁股上的淤青因此而产生。”
现在很多时候,我选择在她身边静静等待,用爱的眼神关注她,不时地鼓励赞美她,必要时给予引导和帮助,静候这朵小花绽放出自己的独特芳香。
“希望小虾米(Emily)继续好好地在我肚子里成长,长出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白皮肤,吸取爸爸妈妈的优点,出落成一副美人胚子;出世以后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成为我们的掌上明珠;未来成为气质型才华美女,遇到一个疼爱她比疼爱自己还多的好男人,组成幸福家庭,再生出小小虾米,那时我和虾米爸就功成身退,环游世界去啦。”
这是Emily还未出生前我的美好愿望,那时的我把生儿育女想得很简单,心中更多的是对新生命的期盼和喜悦,还未曾真正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直到我亲身经历了疼痛感相当于十根肋骨齐断的阵痛分娩以后,从女儿出世后仓皇面对接踵而来的大小问题开始,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得不感叹小儿难养、父母难当。
回首与女儿一起走过的这三年,欢乐幸福中掺杂着不少痛楚,女儿呱呱坠地、嗷嗷待哺时我却给不了她那凝聚母爱、大自然赐予孩子的最好食物——母乳,缺乏安全感的她常常很难入睡,常常会在夜晚不听哄劝地大哭,吃奶粉40天后突发湿疹,涂抹药膏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母乳喂养才能让她逐渐好转,就这样我尝试了:酐中办法后艰难混合喂养到19个月自然离乳,慢慢地,Emily湿疹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那段日子里我很痛苦,但是现在想来那些痛苦已经永远留在了过去。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些年曾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终将变的不再是问题。当然,现在我还会遇见各种新问题,有所不同的是我拥有了一颗更加淡定从容的心。
这三年中我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她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让我欣喜若狂,感念生命成长的奇迹与不易。我惊讶于她颇具天赋的语言能力,7个半月就喊出了第一声妈妈。学说话对她来说很容易,可是学走路对她来说却是那么难,12个月会爬,直到15个月才会走。我欣喜于她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强大的记忆力,却又一直担忧她的生性胆小。
很难想象1岁左右的她有多胆小,陌生的人或物都会引来她一阵大哭。我选择接纳她的情绪,带着她住到了Emily爸爸所驻扎的部队,那里虽地处偏僻,但有山有水,处处透着宁静,我们带着女儿肆意玩乐,一点一点带她走进这个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再把她慢慢带入人群。在这里,Emily变得放松下来,第一次选择接受和信任小家以外的人。我很喜欢一些已为人母的教育专家的言论:母亲们,最了解孩子们的人永远是你们自己,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多倾听自己的内心,面临问题时你便知道该怎么去做了。这也许就是一个母亲应有的自信,尊重科学,更尊重孩子的个性。
现在的EmiIy大方懂事,而且有着这个阶段小孩很难得的独立。我常常给她“自己做主”的机会,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会充分尊重她的选择,还会常常扮“弱者”请求她的帮助,她常常乐此不疲。当她违反我们提前定下的规矩时,我也会对她说“不”,让她受点小委屈,给些小责罚,希望她从中得到磨炼,培养对抗挫折的勇气和习惯。
说起孩子的智力开发,我很喜欢“敏感期”这个词,抓住敏感期,尤其是0~3岁右脑开发的黄金时期可以让施教事半功倍,培养孩子优秀的资质。我不是想说什么“三岁定终身”,仿佛要给孩子柔弱的肩膀架上许多压力,但是我相信“快乐教育”绝对不是放任自流。我认为这种“教”不是教知识而是教能力,是在敏感期内给予孩子丰富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阅读、绘画、音乐、手工)的形态中提升学习、生活、社交的能力。
譬如学英语,对于2~3岁的孩子,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智力还处于发育期,所以我们不能用孩子掌握单词量多少的标准来考评学习效果,而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英语环境,等到孩子七八岁智力发展完善时自会有所突破。Emily 2岁半时我选择让她在励步学习英语,我能感受到她在那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每个宝宝在找到自己的妈妈前,都是上帝身边的一个小天使,他们都有一条尾巴控制在上帝的手里,当他找到了在人间的妈妈,就会挣脱尾巴来到妈妈身边,孩子出生时屁股上的淤青因此而产生。”
现在很多时候,我选择在她身边静静等待,用爱的眼神关注她,不时地鼓励赞美她,必要时给予引导和帮助,静候这朵小花绽放出自己的独特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