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游戏教学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的教学设备的普及使得语言学习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多模态理论与词汇游戏教学法的诸多特点相契合。笔者借助多模态理论,以多模态教学思想为核心,尝试构建了多模态视域下的词汇游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和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以期能取得词汇游戏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成效。
  【關键词】多模态;初中英语词汇;游戏教学法;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词汇教学效果与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密不可分。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词汇,针对初中生的词汇教学中这一实际问题,教师们都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极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即多模态教学模式。现代的教学设备的普及为多模态教学模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传统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发展成PPT、实物投影、视频动画等手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意义表征和信息交流的多模态化,促使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模态教学,以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尝试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多模态理论与词汇游戏教学法的诸多特点相契合。沿着这一探索路径借助多模态理论,以多模态教学思想为核心,尝试构建了多模态视域下的词汇游戏教学模式,以期能实现词汇游戏教学的应有效果。
  二、理论依据
  (一)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是在多模态理论指导下, 将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意义构建的多模态系统协同成为最有效的意义表达和交流方式, 并指导学生借助多模态手段构建意义。在多模态教学中, 教师可以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PPT的播放者, 而是多模态的选择者、协同者、示范者, 教师运用多模态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多模态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潜能,为学习者提供多模态交互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多模态理解和多模态意义建构。
  (二)交互假设模式
  任何一种课堂活动实际上都包含着语言形式的交流,因为课堂发生的所有事件实际上都是在真实的面对面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在互动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不仅能够带来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而且各种语言交际与练习的机会将随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互动呈现。游戏的使用能为学生提供与同伴,老师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游戏,相互协商、交流、提高了词汇的可理解性,从而便于词汇的习得。
  三、可行性分析
  在英语词汇教学的“游戏”中,能够有效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可强化记忆,兴趣是一种人类对事物的积极并且长时间的认知倾向。通过参与游戏类活动从而使大脑神经兴奋的青少年无论学习任何材料都会显得更加地轻松而高效。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重复的教学形式,使词汇学习成了一项相对单调乏味的任务,一定程度成为学生的压力。通过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应用游戏法,可以创造出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降低学生学习词汇的焦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期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2.创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实现多模态交互。根据朗Long的交互假设理论,交流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第二语言的教学,游戏法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笔者将对游戏法初中词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以保证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老师与每个学生融入到游戏法教学当中,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平台的交互,实现词汇学习的多模态交互。
  3.激发学生的多感观参与活动,促学生综合发展。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构成。就词汇游戏教学而言, 通过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肢体、耳、嘴、眼等多种感官, 除了听说读写看为,亦可以促进学生在画、唱、动、跳、做等方面得到锻炼、实现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使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能够融合于语言活动中, 通过游戏来促成学生语言知识、听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综合发展。
  四、实践与研究
  (一)游戏的界定
  在本研究中涉及的英语课堂游戏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创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情景,使用现代辅助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语言学习APP,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英语实践活动。教师借助游戏的形式,以实现教育各个部分,环境、内容、目标、方法、手段、评价等的有机整合的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英语教育的最优化目标。
  (二)多模态游戏课堂的构建
  教师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设计词汇游戏。一方面,通过各种游戏的设计把静态词汇教学和动态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给学生一个全方位多感官充盈的体验,激发学生多元思维。另一方面,尽可能使游戏中的语言运用高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以有效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
  在多模态语言教学研究中,教学话语不再是单一的语言表达,课堂教学由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手势、动作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模态来共同完成。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感知世界,通过各种感官跟外部环境互动。根据这五种感官渠道产生的五种交际模态,笔者尝试把英语词汇教学的游戏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多模态课堂活动。课堂创设的互动游戏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善于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学习英语词汇,学以致用才能保持长久记忆。下面介绍两个笔者在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游戏。
  游戏1:名词类水果、学习用品等单词可以采用“Touch and Guess”,調动了触觉视觉等感观参与到游戏中。类似的物品单词则可基于名词教学的特性选择“High Voice and Low Voice”“What’s Missing”“Odd One Out”等游戏。
  游戏2:“击鼓传花”是常见的辅助和诱导类游戏,为了规避重复、推陈出新,设计中可用“开火车”“篮球接力”“Stop-Go”“Go-Roll-Show”等游戏加以替换。
  2.视听动模态PPT游戏。PPT作为教师日常授课的教学手段,很多词汇的游戏均可以借助PPT的动画功能得以实现。幻灯片的展现,有利于学生迅速地直观的地看到图片和听到声音,按照老师设计游戏的规则行动起来。课堂上常见的词汇游戏很多,如,sharp eyes, brain storm, Guessing game,等等。
  3.视听模态APP平台游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也应运而生。英语词汇学习的APP也各出奇招,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模式,依靠图片、联想的方式记忆,通过歌曲、视频等形式巩固,并且根据记忆遗忘曲线,制定科学、正确的学习计划,反复背诵,达到长期记忆。类似的APP主要有:百词斩、沪江开心词场、扇贝、新东方、Vocabulary builder、Chegg Prep、Quizlet等。
  五、作用与效果
  (一)学习兴趣的变化
  词汇游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有趣的词汇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习得单词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了解学生的词汇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情感策略的使用是否有所改变,笔者对任教的两个班89人通过两次的问卷做了简单的调查。
  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调查数据
  (二)词汇测试成绩对比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除了每天的单词听写,单词周默写,笔者每个月还会进行一次词汇周测,目的在于把新单词不断重复再现,以期学生能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一学期下来的几次测试,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的词汇测试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六、游戏教学法的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
  1.形式化。教学目标对于词汇游戏的选择实际上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虽然游戏能够推动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但很容易出现形式化的倾向,表现为单纯追求游戏的表面乐趣,为游戏而游戏,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上。这一问题主要源自目标意识的缺失。所以,从教材教学内容的梳理到总体目标的分解,再到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理应构成游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耗时。初中的英语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加之有考试测评的压力,教师们都很重视课堂的效率,虽然组织词汇游戏对词汇学习的有效性确有明显帮助,但是也必然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占用课堂时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操作的简易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需时较长、规矩繁琐的游戏尽量不用于课堂教学中。
  3.课堂纪律。在游戏中学生是学习者也是游戏者,游戏集趣味、幽默、合作、机会、竞争、成功于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被调动,甚至会过于积极参与,兴奋过度,导致课堂纪律失控现象。教师在组织活动前一定要定好规矩,明确要求,养成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收放有度的好习惯。
  4.参与面。游戏所要求的是所有学生的参与,但后进生往往容易游离于游戏活动之外。因此教师在游戏中给予个别指导和提示来消除参与游戏的紧张和焦虑。游戏设计时的主要目的应是能够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共同拥有参与游戏的机会和可能,并能够从中收获。不同组织形式内存各自特点, 教师在游戏设计时要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认真选择游戏参与的学生人数,努力实现点、线、面的结合。
  七、结语
  教师应尽自己所能鼓舞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像喜欢运动那样喜欢英语,是我们所义不容辞的。运用游戏可把原本机械的、枯燥的词汇学习变成有趣的活动。我们通过游戏的设计,与学生的多感官相结合的多样性协同语言学习,通过多元的学习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唤起学生们丰富的想像,激发了他们学习词汇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Allen, V. F. 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Long, M.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对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当前较多的是采用合作学习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合作学习的方式虽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水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经验来看,合作学习的过程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很多数学课堂没有发挥好合作学习的功能作用,甚至出现低效率的状况。  【关键词】大班额环境;小学
微课的主要服务学生学习为主,主要对象是学生,为帮助学生高效、个性、自主地学习而设计制作。本文将从设计微课需遵循的原则,从设计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课后微课的实践进行论述。  微课设计前期  一、深入研究英语课程目标和专研教材。  作为一线教师,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教学指导依据。微课设计前期,设计者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人文素养、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插图带来的启示等等。要从宏观和微叉见了解每册教
【摘要】网球运动是世界第二大运动项目,网球以球速快,变化多,健身性、趣味性强,时尚高雅,运动量可大可小著称,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网球离艺术并不遥远,她典雅雍容、清新脱俗,有着遮挡不住的风韵和魅力。网球是一项绅士运动,网球的技术动作也都非常优雅大方,而要做到这些必然离不开极高的身体协调能力。正手击球作为网球运动的最常用动作之一,对击球的準确性要求较高。平衡训练对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并进一步促进
【摘要】作文是很重要的表达与交流渠道。写作过程是锤炼语言、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的过程。作文教学不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其他方面也不能低估。叶圣陶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觉得小学作文课难上,学生更是一提笔写作文就头疼。原因有很多:小学学生积累的词汇少、缺乏兴趣、无法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小学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那一节语音课应如何有趣且有效地开展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对自己于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的语音公开课进行反思和总结。  【案例回放】  片段一:这节课学习字母组合o-e的发音。新授结束,在对含字母组合o-e和含元音字母o的这两组单词进行辨音朗读时,学生无法很好地分辨。如nose,学生A可以较好地读出o-e/??/,下一个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明确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问题驱动;课堂教学  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五个维度的内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
一、情境呈现  “鱼谷洞”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因每年谷雨节气前后从泉口向外涌鱼而出名。一般在天黑以后,成群结队的鱼向泉外涌出,其时,当地的渔民便会拿着竹筐去“鱼谷洞泉”喷鱼的地方接鱼,由此得名”鱼谷洞”。  鱼谷洞内全长约1800 米,共分5层,层层有景,景景奇特,洞中有洞,洞洞相连。鱼谷洞内奇特的地质,形象逼真的石花、云盆、鹅管等钟乳石,这些远古地质遗迹和奇特景观是
人工创新智能作为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领域,并称为前沿高端乖险支。现代社会人〔智能虽未全面应用,但在多个领」刻匀得到局部使用,为促进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发展,本文我就相关绿色环保,技术创新,学生,老师沐捡成长等展开研究。  一.科学课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体验课主人的桩学方法研究  (一)提倡安全是前提,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课堂模式  安全重于泰山,任何科学课,安全是前提。兴趣,快乐是较好的老师,调动
【摘要】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已进入新的综合改革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必须与时俱进,认清教育发展大势,紧跟“国家思维”,从国情出发、从校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五育””培育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东莞市大朗镇校长竞聘学校考察调研为例,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学校“五育”并举。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五育”并举;校长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不仅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
本报综合消息 为促进新招聘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州市从化区教育局充分利用穗北红色户外课堂,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乡村振兴等特色精品课程融入新教师培训课程。8月24-27日,从化区新招聘的125位教师参加了培训,他们一起走进穗北红色教育户外课堂,在莲麻革命老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入职宣誓活动。新老师们在莲麻革命老区体验了吃红军餐、重走红军路、参观黃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学习活动,接受了教书育人前一次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