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数学课堂 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提出,摒弃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精神、素养方面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模型动态化,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三角函数”时,由于三角函数涉及的面比较广,其知识点也比较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苦燥乏味,容易搞混概念,出现错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我借助多媒体对三角函数图象进行变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讲“空间几何体”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并让这些图形旋转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旋转中的图形,帮助学生得出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习几何的自信心.
  多媒体的出现,为现代数学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度创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变静态为动态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 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动态数学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本教案和一块黑板来演绎课堂教学.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教師要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动态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时,在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举出一些不同的随机事件,让学生回答是哪一种事件.比如,我说:“太阳从东方升起.” 学生回答:“是必然事件.”为了让学生探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选一名学生从袋子里随机摸出1个球,再请另一名学生猜测这名同学手里拿的是黑球还是白球,请其他学生猜测,是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然后让学生从袋中拿出6个球.我在黑板上做下颜色标记,游戏结束,让学生观察黑板.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拿到黑球的几率大.因为黑球有4个,而白球只有2个.因此,可以得出“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的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隔阂,使学生在课堂中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积极实践,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并快乐学习、成长.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
  的主人
  “教学”,不能停留在教师的“教”,重要的是学生的“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拓宽思路,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在复习“直线与方程”时,我带领学生回顾近年高考数学经典题型解析几何题,引导学生在回顾这些经典例题时整合题目的问题要点,并得出相关结论.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学生能将以前所学知识回忆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针对典型例题,我仔细讲解解题的每一个步骤.在解析例题的过程中,不断有学生提出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耐心指导,并将这些问题与原有的题目融会贯通,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疑点,使学生清楚了解题目.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己提炼出解题方法.经过整理、反思,大多数学生对于解决此类题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我向学生布置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通过这次复习讲解,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堂的无限魅力,并在这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逐渐普及于教育领域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引入了微课教学模式,以视频作为载体和平台,采用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建构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得到诸多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微课的融合应用下,呈现出高效、新颖的课堂教学形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突破数学教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新授课可以按照问题情境、提炼目标、公式推演、公式辨析、解决情境、公式应用、课堂小结的结构展开,其中公式推演是本节课的难点,公式辨析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具体过程如下.  一、问题情境  国际象棋上有8行8列共64个格子,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当时的国王非常喜爱国际象棋,于是奖励象棋发明者.发明者的要求很简单:在国际象棋的第1个格子里放1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体现出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逐渐探索出学案导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究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不断走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这不仅符合教学的规律,而且也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特点.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学案作为载体,并以导学作为指导,再结合教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本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创设高效的化学课堂.  一、围绕生本理念,突出初中化学教学主体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获得的方式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感受不到自身的优势,继而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面谈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相对较少,而且分组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解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而不是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学情,以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衡量学生,让学生成为记忆的机器.熊川武教授提出了自分教学法,他肯定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主张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求、自主验证,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分教学法背景下,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根据
摘要: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以 “磁生电”引领学生思维,通过层层设问与合理引导,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得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磁通量的变化,凸显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自主探究感应电流磁通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学科中的很多定律都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后得到的.新课标将实验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安排了很多探究式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探究
摘要: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为例,论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结合物理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物理学史核心素养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结合物理学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
纵观做过的高中数学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问题、求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以及求复数和三角函数问题时,运用数形结合方法,不仅通过图形能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与正确率.  一、由数变形  由数变形在解题过程中一般是根据不等式,做出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根据图形得到问题的答案.  例1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