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破解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问题始终是中国教育的关键问题,而师资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农村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及职业发展,对全国教育事业质量的提升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农村教师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仍未得到有效突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及社会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为例,探索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三为”课堂策略,为落实初中思政课“情怀要深”要求提供借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百年党史是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党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明确党史教育的内容和方向,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及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和实践活动,让百年光辉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事迹真正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教材和资源,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注入力量。用党史照亮思政课教学的底色,有利于思政课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克服思政课教学中过度知识化、被动接受化、学习浅表化的顽疾,需要引导学生将深度学习落到深处。尝试开展课内和课外融通教学、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个体和群体协同教学,从学习的路径、载体和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全面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尤其是历史视野。在宽广历史视野指引下,充分有效地运用“四史”历史资源,借助丰富情境材料巧设议题,设置开放性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摒弃错误认识、形成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效。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其丰硕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优质素材和有力保障。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促进学生“拔节孕穗”,必须将“四史”教育作为凝魂聚气的主线,将“四史”内容作为教材构建的肌体,将“四史”资源作为方式转变的支撑,将“四史”情感作为质量评价的观照,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教学与育人功能“双赢”。
薄弱、盲目的教学设计往往存在两大误区:聚焦活动和聚焦灌输。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转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理解而教,意味着教师以学科知识中的大概念为预期核心学习目标,以活动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评估,以真实性为基础巧设教学情境.把学习迁移到新情境中,使知识与技能深化到长期记忆中,达到有意义的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今时代,国家高度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将其融入教育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将大学生培育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讲故事,学“四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为首的育人功能,是涵育政治信仰、感悟政治文明、增强政治自信、践行政治担当的有效载体。讲好“四史”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将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的建议与倡导,这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培育,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具有深远意义。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高校积极响应并不断探索,推进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广泛融合。
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出台,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形成重要导向作用。如何分析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评价改革的现状、把握改革的方向、找准改革的着力点?本文认为可从政策透视、改革走向、价值引领、样态扫描、设计原则、开发条件、主力题型、考查内容、命题素养、评价反馈十个角度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