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序言课教学现状及其改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序言课是每节课的开场白,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提高序言课的教学质量,为后续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将分析初中数学序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序言课教学
  一、 引言
  序言是教材的大纲,序言的质量也被作为评估教材质量的指标之一。虽然序言本身与课程难易度无关,但是如果能够发挥序言课“先入为主”的优势,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都有很大帮助。探索目前数学序言课教学状况,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序言,能够实现序言课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二、 初中数学序言课教学现状分析
  2001年之后,我国的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国家也逐步开放了教材编写的权限,出版社可以自行编写教材,而不同地区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教材。本文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人教版、华师大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为例来探讨和分析初中数学序言课教学现状。
  (一) 不同版本教材的序言形式比较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序言是通过“本册导引”栏目的形式出现的,而2012年人教版教材修订之后,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本册导引”栏目却被删除了,而七、八、九年级的“本册导引”则是以文字的方式展现,字数一般在500字到1000字,使用蓝色字体将章节标题重点显示出来,并且没有配插图等其他形式的内容,语言较为生动平和,简洁易懂。其他版本教材也有与人教版序言类似的内容,如华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开篇有“致亲爱的读者”,而苏教版数学教材扉页有“致同学”,北师大版教材则有“走进新天地”。从题目来看,这些版本教材的序言都是以给学生的一封信为形式的,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内容生动形象,简洁易懂,这三个版本的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不同的是没有突出标示章节重点,只是将标题放大或者用使用了醒目的颜色。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还使用了插图,北师大版的部分教材还采用了较为新颖的书卷形式。
  (二) 不同版本教材的序言内容比较
  四个版本的教材都在说明编写意图后,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介绍,并没有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些具体的问题。比较四个版本教材的序言内容,华师大版和人教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苏教版介绍的篇幅不大,但是每篇的开头和结尾都略有不同,北师大版添加了知识回顾,但是没有介绍教材的内容体系,而是采用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主要的学习和思考方向。苏教版和华师大版在扉页都有书信形式的序言,除此之外,苏教版和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还设置了“走进数学世界”这一章的内容,包含“与数学做朋友”、“让我们来做数学”两小节的内容,分别用介绍性和探索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也设置了“数学与我们同行”,包括“生活数学”和“活动思考”两个小节,与华师大版相比,篇幅较短,但是仍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希望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感受数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所起的作用。
  三、 序言课教学现状凸显的问题
  (一) 教师对序言课教学认识不足
  很多教师认为,虽然目前的教学强调回归教材,但实际上教材的利用价值并不大,基本上都是用来讲解数学概念以及让学生练习基础习题等,上好序言课基本没有听说过。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大纲都非常熟悉,但是觉得序言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认为序言只是让学生看的,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帮助。教师的认识不足,是导致序言课无法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 学生不重视序言课学习
  绝大多数学生都很期望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但是对序言课却不那么重视,大部分学生并不会预习教材或者阅读序言,体现出序言的利用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序言的吸引力并不强,而教师对是否需要阅读序言也没有作出要求,而考试也不会包含这部分内容,因此学生会觉得学习序言是在浪费时间。在新学期开始时,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与同学互相认识,忽视了序言学习。
  四、 如何完善初中序言课教学
  (一) 优化教学目标
  合理的学习目标既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让学生维持对后续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序言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学目标最好放在教学衔接上,这里的衔接指的是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师要根据初中各年级的知识体系灵活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习方法的衔接,包括新旧知识的整合、对新学期学习目标的认知以及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等。
  (二) 要正确认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思维敏捷,好奇心旺盛,他们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也能够理解,思维活动逐渐脱离局限性。但是此时的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一堂课可能因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尚不具备加工和总结信息的能力,学习多靠死记硬背。对于序言课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准备。
  (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第一,可以创建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序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带给学生认知上的冲击,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情境的材料应该来自于学生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运用生活化的实例,突出材料的清晰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可以通过对比来教授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教学,能够让学生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例如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将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等。而在序言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这种策略,例如八年级上册简单介绍了平行四边形,而八年级下册就要学习如何判定平行四边形,这就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本质。
  五、 结束语
  综上,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序言课教学,教师要注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玉龙.通过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5,(40):37.
  [2]邓杰.把好入门关,上好初中化学序言课[J].教育艺术,2015,(04):66.
  作者简介:
  曹红彬,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中。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育倡导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对互动式教学的含义以及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
摘要:《新课程》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认同。学生在课堂内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但更多的局限于合作学习方面。笔者根据不断的尝试实践,从学生课堂展示活动方面来寻求突破,从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主体、展示评价等方面研究学生的课堂主体行为,力求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信心,从而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等长远目标。  关键词:学生活动为主线展示;初中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中学阶段,对于数学的教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的实施,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何让同学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提高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让同学们满足于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所应遵循的要求。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数学在教学中的对同学们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
摘要: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直以来,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针对语文、英语学科来说的,其实不然,数学也涉及文本阅读。比如应用题、概念及文字题等,同样也离不开阅读。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为了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数学阅读
摘要:在课标指导下,教材的编写大多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像以往的教材,把它独列出来,这应该说是一个利大于弊的改革,也是新理念下的一个教学方向。但却也让很多老师感到迷惘,是重“计算教学”抑或是重“问题解决”?并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弱化了计算教学,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减弱。  关键词:计算教学;问题情境;新理念  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如何既吸收注重情境渗透、算理探究,又落实方法提炼、技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