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直以来,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针对语文、英语学科来说的,其实不然,数学也涉及文本阅读。比如应用题、概念及文字题等,同样也离不开阅读。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为了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数学阅读,足够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詞意、句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数学教学;意识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几种做法:
  一、 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促其想读
  数学语言严谨,逻辑思维强,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囫囵吞枣”,不知滋味,乱写一气。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教材,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促进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时,我在炫我两分钟这一教学环节中,用卡片出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27×9。学生因上一节课学过,很快就解答完了这道题。这时,我把题目改动了一下,在两位数前加了一个数字,乘法算式写成527×9,让学生计算。因为这是新授内容,以致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解答。于是我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自学课本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寻找计算方法。学生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挑战任务的信心,就会自主地投入到课本的阅读中。这时,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讨论,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这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 在“操作”中获取知识,促其乐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其快乐阅读,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画长方形、正方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在准备好的点子图上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画的长方形、正方形和数学课本中画的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再说一说两者有什么不同。有一学生说:“课本上把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都画在了点上,而自己画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的画在点上,有的没有画在点上,很不标准。”这时,我出示了画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让学生齐读几遍,然后让学生边读边画,画好后再进行比较,直到学生掌握了画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技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作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 在“读”中探索新知,促其会读
  叶圣陶老先生常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我们都知道,数学中许多新知识和旧知识是有联系的。因此,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就能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后,指明学生读后,教师没有讲授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而是让学生带着发现新知的目的去阅读自学课本例题。多媒体出示问题:自学了这一页中的红花例题后,你知道了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了吗?大部分学生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一学生说:“我知道了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另一学生说:“如果两个数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如最高位相同,就一位一位依次按顺序往下比,比到哪一个位数上数大,这个数就大。”很显然,大部分学生依据以前掌握的千以内数大小比较方法,举一反三,很快理解并掌握了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一节课下来,不用老师讲解,通过学生阅读例题,观察思考,探索新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在“读”中展示自我,促其悦读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在数学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将数学阅读训练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演示题一般都是老师自行朗读,边朗读边列式或计算,其实这是训练学生自行阅读的最好机会。于是我们一改往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各种读的机会:一人读、二人读……一直到读正确为止。这时的读,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更加自信了,收到的课堂效果也比较好。而且这种机会也很多,几乎每节课都有,学生读的机会多了,读的训练自然也就得到了落实,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文本习惯,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多种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文本习惯,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学生从而爱学、乐学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作者简介:
  蔡淑玲,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蔡园镇孟官营中心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最早接触的书籍就是教科书,我们不得不承认,教材上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精粹,文字精炼有趣,通俗易懂,但往往与此同时也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都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老师讲解,学生消化吸收,如同一日三餐,必要而乏味。它的必要体现在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上,每一篇课文后,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道理,要记住哪些生字词语等。而要更丰富的营养,
摘要:阅读能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理解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从外界中获取知识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全面的提升其他学科
摘要:小学教育倡导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对互动式教学的含义以及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二年级;
摘要:《新课程》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认同。学生在课堂内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但更多的局限于合作学习方面。笔者根据不断的尝试实践,从学生课堂展示活动方面来寻求突破,从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主体、展示评价等方面研究学生的课堂主体行为,力求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信心,从而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等长远目标。  关键词:学生活动为主线展示;初中数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在中学阶段,对于数学的教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的实施,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何让同学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提高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让同学们满足于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所应遵循的要求。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谈谈数学在教学中的对同学们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