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快乐的读与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是唉声叹气,老师们也常常是头痛不已,写前苦于如何进行方法指导,写后又哀叹于批改工作的繁重(批改一次作文往往要好几天)。但是语文教学不写作文又是万万不能的,以前也曾坚持让学生写日记,但它的随意性太强,缺乏有效的指导。
  过去,我以为在课堂上只是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设计教学时只偏重于教字词、讲情节,说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要结合”,课标中也有关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思想。这就是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悟出写法,进而学会运用。以教材为写作借鉴的主要阵地,积累写作技法,提高写作水平。
  怎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
  既然是读写结合,首先要找准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其次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一、从优美的词、句入手,学习写作技巧。
  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不但是分析鉴赏的例子,也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技巧,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就能提高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品味语言美,意境美,不仅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学会用语言文字表现美、描绘美、从而积累美的体验。郭沫若说过多借鉴优美文段“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后求其化”。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真正要提高写作能力,离不开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练习。其实这就像婴儿学说话一样,总要有一个模仿的过程。所以在多种多样的具体练习形式当中,仿寫是一种最基本最直接又最容易实现迁移的训练形式。由仿到创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一条普遍规律,正是读写结合的最初的直接实现。
  如:《春》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描写细致生动,语言清新,
  给人以美的熏陶。我认为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细致生动地描写手法,把阅读与指导写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春》开头有这样几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我让学生照此仿写几句,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
  山俊起来了,水忙起来了,太阳的脸温柔起来了。
  山打扮起来了,水唱起来了,太阳脸害羞起来了。
  山青起来了,水跳起来了,太阳的笑脸灿烂起来了。
  还有仿写:“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几乎全班同学都写出了精彩的句子,现摘录几个: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小猫那毛茸茸的毛蹭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父亲的胡子碰触着我的脸。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顽皮的娃娃把小草喜绿了,把花儿的脸羞红了,把水的脸气白了。
  而“春风图”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教学时也可让学生仿写一段“冬风图”,学习调动多感官写景。
  通过仿写,学生不但受到美的熏陶,还悟出了美在何处,并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学会多种写景的方法。当然一篇课文中不能面面俱到,仿写不能代替阅读。这种随堂仿写比积累运用中的仿写多了具体的情境,比背诵积累多了自己的创造,更不同与“抄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另外品词赏句也是一种间接的写作训练,如:教《大自然的语言》我引导学生做赏析:“燕子翩然归来”中“翩然”一词贴切生动,写出了燕子轻盈、活泼、优美的舞姿,让我联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人我庐”的情景。学生以此为例选取一句从修辞、用词等角度进行品味、赏析。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性的写作。
  二、从省略号处入手,培养想像能力。
  课文中我们常会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的回忆或想象。如:《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可问和说的内容都省略掉了,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让学生补写出来。
  村中人问:
  渔人答:
  从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文章比原文更生动、详细、丰富。
  三、从典型的段落入手,学习情感的抒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而学生的作文当中,往往很少加入自己的情感,即使加入了也显得很淡薄。我经常给学生做这样的比方:一张白纸折成的花儿漂亮还是鲜花漂亮?鲜花因有了红、黄、白、紫、粉的色彩而鲜艳美丽,作文也应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才动人。
  文章往往通过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词语的妙用,各种句式及大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细致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运用文中的技巧方法写片断,使学生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情感表达的方法运用得心应手,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表达能力自然会提高。如:《背影》一文,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细致的描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这段描写之所以能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达地如此淋漓尽致,在于“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词语的运用,突出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表现出一片爱子之心。
  学习时我让学生体味真挚深沉的父爱,选取生活中印象最深的父亲(或母亲)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写出对父爱(母爱)的理解。
  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
  父爱,是攀越铁道时蹒跚的背影和一个朱红的橘子;
  父爱(母爱),是
  父爱(师爱),是
  让学生学习截取生活中精彩瞬间进行描写,写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当堂写出了:
  父爱,是考试失利时轻轻拍在肩头的那只手;
  父爱,是砸破脚时抱我上下楼的温暖的怀抱;
  父爱,是夜晚站在街口等我回家的身影;……
  母爱,是上学时一句“路上小心”的叮咛;
  母爱,是放假回家时桌上香香的饭菜……
  这样学生就不会空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
  四、从故事的结局入手,敢于创新。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改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对《木兰诗》的改写,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扮男装是不合礼法的,假如木兰在朝堂接受封赏时被可汗识破,请想像一下会是怎样一种结局呢?
  五、从读后的感慨入手,激发联想。
  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
  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童趣》教学中,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小时候众多有趣的故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作。
  《珍珠鸟》中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如:蔡毓桐的《我与动物》中的一段:小时候,我常常趴在地上看蚂蚁,喜欢把馒头沫仍给它们,看它们发现猎物后的高兴动作,你碰碰我的触角,我碰碰他的触角,相互传递着愉快的信息,然后齐心协力把快乐运回家,这群可爱的小天使。
其他文献
一、《方言与中国》文化读后感  《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要讲述的是我国目前对方言的研究情况、方言的大致分类、影响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方言与移民史、方言与地方文化、方言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内容丰富,结论准确。如在文中方言与移民史部分提到的杂居式移民和掺杂型方言中,作者认为移民到新地后与土著杂居,方言中往往会掺杂的土著语言的成分,掺杂程度不等,最常见的是吸收一些词汇。[1]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在笔者
[摘要]“爱学生”既是教师的“本性”,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更是那些屡招麻烦的“破坏型”学生和那些默默无闻被人冷落遗弃的“特殊学生”的雨露。  [关键词]亲情缺失 爱 精神雨露  师爱是第一位的。没有师爱的教育是空洞的,注定要失败的,甚至是误人子弟。对于学生而言,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师爱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特别是来自己家庭亲情缺失的学生尤甚。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生爱建立起
著名教育专家申继亮说:“教师的职业知识、职业动力和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研究有效激发了教师的自主研究热情,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及行为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素养、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本人通过2年的课题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感受:  一、改变教师的职业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于教师的职业动力,申继亮认为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构成了教师职业动力的本质
[摘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最重要地一环是改进课堂教学。但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又与能否吃透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的系统性掌握得好,又善于体会理解编者的意图,再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提高 苏教版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
【摘要】首先,《思想品德》课老师一定要对时政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其次,《思想品德》课虽然不是大杂烩,但确实蕴含着许多跨学科知识,第三,要具备把握机会,抓住最好契机,利用细节问题给学生施加一些有益的影响的能力。  【关键词】教材 思想品德 教学  我们这个地区是从2005年秋开始使用人民版《思想品德》这套教材的,该教材所选材料丰富,即关注了时政热点,又选有环境、哲理、伦理等等体现了人文精神,而又不失
随着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道德标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而对教师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定位。新课程强调由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
学校举行新老师汇报课,听了甘艳芬老师一节《秋的原野》感触颇深,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们激情洋溢,作为一名新老师语文课上能把"朗读"这把剑武得游刃有余真是难能可贵。目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是这样说的:“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的跨世纪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
创新型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信息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创新型社会时代的全新概念,尤其是经济振兴复苏的中华民族,在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理念的引领下,创新型经济的全面推进与发展必将深入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要以全新的时代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创新型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挑战。统计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创新型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
[摘要]后进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用爱温暖、转化后进生的具体做法,谈一谈自己对后进生转化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后进生 肯定和赞赏 爱 转变和进步  回想十几年前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我也曾诚惶诚恐,充满激情。我也曾为不小心伤害了一个学生虽然已经诚恳地向他(她)道过歉了仍然会耿耿于怀好长一段时间,也曾为了讲课讲得声音嘶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