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爱吃深夜食堂胰腺还扛得住吗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本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最饥饿的时候。在这时,必须要来一顿酒足饭饱的宵夜才甘心乖乖回家。深夜食堂固然满足了口腹之欲,但是如此这般吃吃喝喝,不仅仅只是吃撑了让肠胃受累了,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害生命。

胰腺炎为什么多是“吃”出来的


  有些年轻人自恃身体健康不加注意,吃饭时猛吃海喝,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吃大量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类食物,刺激胰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胰液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造成急性胰腺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贾林指出,暴饮暴食、胆石症、大量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三大因素。
  一、暴饮暴食:油腻的东西刺激胰液过量分泌,使胰管内压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胰液排泄不通便会往外溢出,大量的胰酶被激活后通过腹膜吸收入血液,这些胰液导致肝、肾、心、脑等器官的损害。
  二、大量饮酒:饮酒能刺激胃酸分泌,使十二指肠呈酸性环境,刺激促胰液素分泌增多,使胰液分泌增加。而且酒精同时也会破坏胰腺导管开口,导致胰腺水肿,这样胰腺液聚集,排不到肠里,结果高浓度的胰酶可使胰腺组织受到破坏,引起炎症、纤维化。据报道,每周摄入酒精
其他文献
二  无独有偶。春节过后,在灯节期间文联举办的联欢会上,笔者刚讲完上述“饺子恋”的故事,笔友卫晓晓也讲述了她的“饺子爱情”——  我和他是经别人牵线认识的。牵线人对我说:“他性情和人品都不错,还会自己做饭,我亲眼见他包的饺子很好看。”牵线人对他说:“她多愁善感,喜欢写点东西,她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女子,很懂事理,我看你们很般配的,觉得你们很合适做夫妻的。”  在中间人安排下,我们俩就约了时间见了面。第
《红楼梦》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中,因贾母打发贾宝玉去天齐庙还愿,宝玉因而得以见到道士“王一贴”。刚一见面,贾宝玉便向“王一贴”讨要“止妒方”:“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王一贴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到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糖果、蛋糕等各种甜食总是让人们欲罢不能。最近几年,很多文章和影视作品都说糖吃多了会使人上瘾,危害比毒品还大……这里的糖是指添加糖,并不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2012年,《自然》杂志发布文章称,虽然糖也有一定成瘾性——如果你喜欢吃甜食,你会越来越想吃,而且无法轻易“戒掉”。因为当你吃糖之后,大脑会分泌一些让你感到愉悦的成分,比如多巴胺。不过,糖的成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累积起来的,越吃越想吃。
前些日子去福建,友人邀请我品尝了一道非常有趣的菜肴,名叫佛跳墙。这名字听说过,觉得十分怪异,根本不像菜名,倒像是书名或地名,从字面很难理解其义。后来经友人解说,方知这道菜大有来头,颇有些历史文化渊源。  据说,“佛跳墙”最初是从“东坡肉”发展衍生而来的。相传,有一次苏东坡在家中研制美食,他把酒、猪肉放在一起煮,不觉美味四溢,满屋飘香。适逢好友佛印来访,佛印隔墙闻到香味,迫不及待地翻墙而入,揭开锅盖
说到绞肉,可以做的料理可多了,例如肉臊、狮子头、汉堡肉、蚂蚁上树…等等。绞肉是非常方便的食材,容易取得又平价,还能有令人惊叹的变化!绞肉可以当主角做成主菜,还可以当个称职的配角,搭配其他食材一起料理,美味下饭好滋味。以下示范两道美味绞肉料理:糖醋肉丸子、汉堡排盖饭。  糖醋肉丸子  材料:猪绞肉约250 g、牛绞肉约250 g、酱油3大匙、米酒1大匙、盐1/2小匙、胡椒粉1/2小匙、五香粉1/4小
材料:猪瘦肉150 g,苦瓜1根,姜、盐、水淀粉、酱油、色拉油各适量。  步骤:1. 将猪瘦肉洗净,切成片,用水淀粉、酱油、色拉油稍腌。  2. 将苦瓜洗净,去籽,切成块。  3. 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煲沸。  4. 放入苦瓜块、姜,煲沸10 min,放入猪瘦肉片,滚至熟。  5. 加入适量盐、色拉油调味即可,可将猪瘦肉片、苦瓜块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Tips:此汤清热而兼滋润,具有清心火
沙特是典型的阿拉伯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生活的环境比较恶劣,他们头顶烈日、骑着骆驼闯大漠的祖先似乎没有留下多少食谱,所以直到今天,阿拉伯人虽然好客,但他们做的菜大多是粗线条的,除了烤,就是炸,顶多再来个炖完事,要么索性生吃。但当地的美食还是相当有特色的,他们吃得不亦乐乎。  阿拉伯特色大饼  到阿拉伯人家里做客,先是见到餐桌中央放着一筐大饼,四周群星拱月般擺着十来个大大小小的
“饭”字在古代就是“吃”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释中考察“饭”的本义时说,饭是动词,当吃讲,读上声“反”。后来派生出来的名词“饭”,读去声;字形也不同,右边是“弁(或卞)”。流传到现在,早已字形不分,统写为“饭”了。  《礼记·玉藻》曰:“饭者三饭也。”《汉书·朱买臣传》:“呼饭饮之。”《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饭糗茹草”等等。这里的“饭”都是“吃”的意思。以至到
提起昆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存在着恐惧感。其实,昆虫并不可怕,它己成为风行国内外餐桌上的时尚美食。  据统计,世界上昆虫约有100多万种,目前已发现有500余种可以食用。营养学专家们认为,昆虫食品将成为第三大类蛋白质来源。据现代科学营养研究分析,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等营养物质,纤维素含量少,口味鲜美,其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昆虫蛋白质含量极高,如蟋蟀和龙虱含
8月28日,即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穿针节”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国务院于2006年将其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除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形式多样的“乞巧”民俗外,自然也会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风俗和饮食文化。  有关史籍显示,每到七夕之时,各地一般都要吃“巧食”,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各朝代另有不同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