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数学反思让数学课堂更灵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反思是学生重要的思维策略之一,影响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反思策略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在运用反思策略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获得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如何直观数学反思,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本文从直面数学反思,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直面数学反思,有效联系生活实际;直面数学反思,助力养成反思习惯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数学反思;学生主体;联系生活;反思习惯
  反思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且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直面数学反思,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逐渐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新天地,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反思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是否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为基点使其真正适应了“课堂小主人”的身份。如,有的教师习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完所有内容,这种仅通过口头语言进行知识传授的方式往往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投入程度。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直观教具来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透过表面现象看到知识本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思考、操作、验证等等。另外,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拓展数学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当然,教师也应当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过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反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随时总结反思,及时寻找学生懈怠的原因,改善当下的教学策略。
  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的物体观察图,并让学生分析这些图的位置。随着难度的增大,很多学生在辨析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吃力,他们思考很久还是无法准确地找出正确的位置关系。对此,教师不再让学生只停留在“平面”想象的空间,而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模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等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再给出类似的题目,此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的想象,试着站在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画面上给出的物体,而学生也明显找到了技巧,很容易就想象出了具体的场景图。教师也改变了之前“我问你答”的模式,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并且在学生思考探究之后给学生提供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展示和叙述,找出错误的地方,进一步提升学生总结经验的能力。
  二、 直面数学反思,有效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偏于形式化是很多教师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似乎在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建立起了“桥梁”,但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叠加过程,讲解过后学生依旧没有联系实际的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前对数学知识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好抽象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使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反思自己是否过于追求生活原型而陷入了生搬硬套的境地,给学生的实际认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调整。
  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节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摸球”的情境,其实学生对于这种场景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对于生活的感知也大大降低。为此,教师不如先试着从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景入手,比如学生爱玩的“抛硬币”游戏,或者是父母常在耳边唠叨的“天气预报”,亦或是学生每天路上都会遇到的“红绿灯”,熟悉的生活场景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再根据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逐渐引出本课的探究内容,但由于可能性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容易走入误区,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反思,反思学生的思維盲区在哪里,并巧妙将学生易于感知的生活引入课堂,以实现生活与知识探究的无痕融合,最终在不断的反思与课堂调整中逐渐理解可能性,此时,教师创设的“摸球”情境,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本课的学习内容,这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知识。
  三、 直面数学反思,助力养成反思习惯
  自我反思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站在理性的角度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认真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不愿意主动承认不足的小学生来说,教师更要引导他们自觉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及时总结和反思的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教师也应当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以此调整自身的课堂引导,最终实现反思的灵性发展。
  如,线段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将其应用于数学探究有着重要作用,但不少学生并没有形成运用线段图的思维习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发现线段图的优势,如“学校新买了一批图书,其中,科技书80本,是故事书的4倍,故事书有多少本?”不少学生会直接写出算式80乘4,导致解题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并巧妙利用辅助图去理解题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尝试运用自己的辅助解题手段进行数量关系梳理,最终在反思中发现线段图的优势所在,以此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将自己在课堂学习或者其他活动中表现的不足之处记录下来,可以是一道题也可以是一次讨论、一次回答。有的学生喜欢用数学语言叙述,有的学生喜欢用图画表现,教师应当支持不同的记录方式,给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将“反思”看成一件极具负担性的任务,只要学生能够坦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反思,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
  总之,反思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的重要性,尽管在实施反思策略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仍未停下探索的脚步。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形式化工作态度,从实际教学取得的效果出发,直面真实存在的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出发,及时反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到位,是否真正达成了原定的目标,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玉连.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2]孙晔.小学数学教学提问和反思的有效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5).
  作者简介: 李芳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识字教学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比较枯燥的部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应用情境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水平,综合优化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化课堂;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
从春小麦选育的角度探讨了春小麦的边际效应指数,并研究了春小麦的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其穗部各性状边际效应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边际效应指数可以作为选择耐密型春小
高等数学课程是众多非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所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让很多学生感到挫败感.本文以邵阳学院为例,研究了该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并联
摘 要: 在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老师都扮演着一个主体角色,即在文言文课堂上逐字逐句的讲解,再配合一些文言文字词句的简单释意,大多数学生忙于记忆文言文字、词、句,没有几个学生能从老师的课堂中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更别提爱上这门学科了。本文将探究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应用,探索如何在中学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法。  关键词: 探究教学法;中学文言文教学;应用  文言文给很多学生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读不懂,加之
摘 要: 在社会上,并且还未步入社会且患有听力障碍或失聪的人不在少数,年龄或大或小,针对这类人群,国家有设置专门的学习机构照顾他们。本文将就读在聋校小学学生所学习的一门数学科目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 聋校小学;数学;实践研究  对于那句“人均平等”的话来说,在某些方面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区别与差异的,不是指家庭显赫、成绩优异这方面,是指有些人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性疾病却无法根治的人群来讲,相比于正常
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战斗的一年。社会主义到处都在胜利地前进,祖国大地欣欣向荣。 在伟大领袖
是开门办学?还是关门办学?这是执行什么路线,坚持什么方向的重大问题。在批林批孔的推动下,遵照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教导,我们数学系七三级数学专业十二名工农兵学员
记者有困难,向记协求助,这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前不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伊朗,从伊朗全国记协理事会理事长马兹鲁伊先生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觉得有点新鲜。 伊朗新闻了作
摘 要: 中职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然而兴趣是学习数学的第一任导师,指引学生不断探究数学奥秘。本文立足中职数学课堂,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为研究内容,以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为目标,展开论述。  关键词: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数学教学;兴趣培养;探讨;研究  一、 引言  纵观当前,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许多教学上的弊端。以数学这门课程而言,学生基础差,对数学缺乏积极向上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都被广泛引用到了初中数学课堂上。而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教育的主体也由教师逐步向学生转变,也更加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这就让课堂的教学重点从偏向于知识理论的传授,转变成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从而全方位提升数学的知识水平和数学课堂的质量,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PBL教学法正是顺应这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