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命相遇焕发的奇彩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育群有多种不同身份: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旅行家、摄影家……其中,真正为他在文坛赢得声誉的,还是他的散文创作。熊育群的散文总令人想起一些特定的概念。这些概念限定着他的思维空间,显示着他的创作理念,表达着他的创作风格。因而,笔者决定从一系列的关键词入手,对他的散文展开考察与阐释。
  一、关键词之一:文化
  “文化”这个词被用得很滥,理解也相当含混,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在熊育群的意识中,“文化”有着怎样的内涵。首先,熊育群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寄寓于民族传统中的“精神整体”。对此,他有过这样的表述:“中国传统文化所建立的恕、孝、礼、忠……被一刀两断之后,我们无法与传统对接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来路了。伟大的传统是文人精神的皈依,这种来自岁月纵深的文化,它是作为一个精神整体发出感召力的。”(《一生就像流水》)其次,他强调文化不同于知识。他说:“文化只有与个体的生命结合才是活的,那些活在每个心灵之上的文化才是我能够感知的。否则,它就是知识,是脱离个体感知的抽象的文化知识。”(《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据此可以确定,他强调的文化是指民族的精神整体与个体生命结合之后具有个性与活力的精神内涵。
  “文化”在熊育群的散文中的具体表现,又可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地理文化,二是历史文化,三是巫楚文化。
  1.地理文化——“我是一个喜欢在路上的人”
  “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并喜欢在路上的人”,(《一生就像流水》)这是熊育群的自我写照之一。他曾像一个探险家一样独自翻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跨过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些名山大川无论与远古的神话还是与当代的传奇都有着种种关联,有着神奇与神圣的色彩。在途中,他遭遇了雪崩、塌方、雷击、迷路、饥饿、翻车等灾难,“五次大难不死”。这段经历让他写出了好几本关于西藏和云南的书。不仅行走于中国,他也行走于世界,散文集《罗马的时光游戏》就是他行走阿尔卑斯山之后的结果。熊育群的“行走”,不同于一般人热衷的“旅游”,不是简单地观看,不是普通的调查和采访,更不是一种“在场”的姿态,他是试图与自然交融为一体,寻求人类生存在天地之间的那种原初的心灵感应。在这种感应中,他的生命与文化相对接,本真被启发,性灵被激活,获得言说的激情与趣味。“从滇藏线走到云南时,我瘦了20斤,几乎换了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改变更大。我认定了朴实的生活才是生命所需要的。一切奢华皆过眼烟云。”①有了这种境界,文学才会有动人的力量。
  2.历史文化——“历史像一只箭穿过了想象的边缘”
  早有评论家指出,熊育群“力图写出充满个人化色彩的历史,富有灵性的历史。”②对此,熊育群有一段自我阐释:“写历史,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它的气息,它就在我生活的时空里。通过历史文化,我找到现实与过去的对接,把我们看不到的事物延伸过来。……我在乎的是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时间的纵深感。”(《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只要读一些他的代表作《春天的十二条河流》中的言语片段,就能感受到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历史元素。文中的巫师,不屈不挠地寻找着祖先的遗迹,试图与先人对话,安慰遥远的过去那些不屈的灵魂,为当下的失却灵性的人们寻找精神的皈依。他是一个活在历史中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在历史与现实的边缘试图打通其边界的人。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惜为理想献身。可惜的是,没有哪个现实的人能够理解他,他像屈原一样孤独。
  在《迁徙的跫音》和《客都》等作品中,熊育群描述了客家人数千年来的迁徙史,其中充满血泪,更充满着坚毅和信念。从中我们总能感觉到一种沉重辽远的历史思索,看到一个孤独而渺小的生命个体对于宇宙时空沧海桑田的无尽感喟与慨叹,很容易想起那个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的遥远的身影。文学是离不开想象的,可是,“历史像一只箭穿过了想象的边缘”,(《客都》)这只箭指引着想象的纬度。
  “尔若爱现在,尔当爱千古。”熊育群将现在与千古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将我们带入一个神秘的瞬间,分不清这是过去还是未来,让我们忘却现实的功利,以赤子般的心灵去感应祖先的苦难与智慧。
  3.巫楚文化——“骨子里继承的还是楚文化的浪漫精神”
  巫文化又称“巫觋文化”,巫是指女巫,觋是指男巫。巫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个巨大不同的在于它浓郁的“神性”色彩,在荆楚一带的神话与宗教中,人神分处两个世界,需要巫觋来完成沟通。对于先人创造的这种文化,我们不能以“迷信”这样简单的词语来评论。其实,在迷信的背后,隐藏着祖先的信仰和信念。相信神,根本在于相信超自然的力量,渴望获得这种力量来战胜自然,生存的信心就在这种信仰之中存在着。熊育群认为,巫文化的表征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鬼气仍然是区别于中原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文化曾让庄子醉心过。”③在这种文化中,我们的先人“以超凡的想象来弥补知识的欠缺,用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浑然无间达到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湘西的言说者》)
  巫楚文化背后,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桃映的舞者》《楼上古寨》《怒江的方式》等一系列散文,同样是在试图寻找和阐释少数民族聚居地人们的生活方式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符码,企图破译古老文明背后那种坚守了数千年的简单而澄澈的精神境界。
  “文化”,或者说中华文化,使熊育群的散文贯注着强烈的时空意识和神性光彩,从而具有大的境界,具有中国文化特有的美学风范。
  二、关键词之二:生命
  熊育群认为“散文是生命的一种延续,其精神是有呼吸的,是不可复制的。”(《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生命”是他散文创作中的第二个关键词,与“生命”关联密切的词语也有三个:一是“人生”,二是“心灵”,三是“死亡”。
  1.人生——“人不是自由的,但我可以追求它”
  熊育群说他的创作“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想写东西的冲动在我只是一种生命现象。”④“我个人的散文追求是:以有限的个体生命来体验无限的存在,张扬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而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活着”,更在于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没有哪一个生命不追求自由,也没有哪一个生命不在为无法实现自由而苦恼。熊育群引用“人不是自由的,但我可以追求它”这句话来概括自己散文创作的动机,很准确也很深刻。   自由是人生的理想,不自由是人生的现实,在二者之间,人总是处于深刻的矛盾与悲剧之中,又总能从中获得激情与快感。“普遍而又最简单的石头,却能表达出对于最神秘的生命的幻想。当世界步入奢华的时候,它是荒芜,当世界都荒芜的时候,它却具有了灵性,它呈现的是生命的意蕴。”(《灵魂高地》)跟“自然”“本真”越接近,就跟自由越接近,在攀登大山跨越大河与自然与本真融为一体的时候,熊育群获得了精神的高度自由。可惜,现实总是时时刻刻把人的精神逼回世俗的牢笼:“离那样的大江大河渐行渐远,身上的虎性似乎也在远去。我重又陷入人世的纠葛,人若困兽,心再难飞翔。”(《一次轮回是一个人世》)事实上,为了获得自由,人永远都在跟自己搏斗。熊育群有时难免有些无奈:“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于人类的贪婪有切身之感,而市场经济正在极力激发与鼓励这种无止境的物欲,生活变得越来越奢华,这会毁掉我们生存的环境。向过去追寻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牧歌,我认为正是现实逼迫的结果,是我对现实的另一种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心的一种反抗。”⑤其实,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享受了有价值的生活,这就是人生。
  2.心灵——“活在每个心灵之上的文化才是我能够感知的”。
  熊育群强调散文是建立在个人感觉、感受与感悟上的一种艺术表现,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好的散文总是“极其个人化的,不是公共的,公共的东西永远都是文学的公敌,它是与心灵相关的。一篇好的散文没有个人的灵魂在里面,就不会是一种创造,甚至是虚伪的。”⑥
  不仅表现现实需要心灵化,即使书写历史,也同样需要心灵化。在熊育群的意识中,历史并不是那种一经发生就固定不变的所谓的事实。他说:“历史永远是跟随人的心灵意志的,或者时空的感觉,或者一个象征符号,我要表达的是心灵史,是消失了的生命的现场。”(《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不经意中,他触及到了历史的本质。新历史学家早就告诉我们,那种一成不变的事实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些发生过的现象,历史本质上是对这些现象的选择与阐释。一切语言构成语,都是作者意识和心灵的展现,而不是事实本身。
  3.死亡——“我习惯于用一种‘死亡’的眼光看待一切”
  个体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而,“生”与“死”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两个原型。现代不少作家,不但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甚至能够将死亡上升为一种美学,如闻一多的诗,如史铁生的散文,如迟子建的小说。在这方面,熊育群也有着独到的地方。他说:“我习惯于用一种‘死亡’的眼光看待一切,这让我能看清看透人生的意义,让生命的本相呈现。”(《一生像流水》)他写了母亲的死亡,写了巫师的死亡,都相当深刻而精彩。
  死亡是肉体生命的终结,因而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带来恐惧的情绪和拒绝的态度,能够正视死亡又坦然接受死亡的人身上,都具有一种超越性。以往文学中常描写的英雄都不惧怕死亡,他们能够超越凡人赢得精神生命的长存。但英雄本质上是人类理想原则的产物,一个需要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熊育群并不想讴歌英雄,他力图在更深的层次上表现人类在彻悟的基础上实现的精神升华。生本能,也是爱欲本能,“爱欲本能旨在保护和丰富生命,死亡本能旨在使生命返回死亡的宁静”。⑦熊育群认为,庄子就是一个彻悟者,“他为亡妻鼓盆而歌,他的庄周梦蝶,他的逍遥游,所有的一切都是对于死亡的反抗。是死亡意识唤醒了生命意识。如果把生命意识比作一种温度,那么我大多数文章都浸透了这种冰凉的体温。它在每个字里结成了霜。”(《我对散文的一些感想》)我们从他的散文中,总能感受到这种对生与死的达观与彻悟。
  三、关键词之三:述异
  有一种观念认为,文学就是对生活的“述异”。至少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确实如此。熊育群散文“述异”的特征很鲜明,其具体表现,也可以用三个关键词加以概括:“传奇性”、“陌生化”、“跨文体”。
  1.传奇性——“热衷于书写历史文化传奇”
  有评论家指出,熊育群“热衷于书写历史文化传奇”。⑧熊育群散文的传奇性,首先来自与当代生活迥然有异的原初和本真。传奇人物具有本真性,而我们是远离本真的世俗之人,这就是性质的不同,所以,他们能够超越,而我们不能。熊育群写过把树当作神灵并对其膜拜、倾诉的老人,写过藏人神秘而恐怖的天葬,写过先民在雷州半岛留下的“雕刻了巨大的生殖器”的石狗雕像等等。这些人和物,在长期浸淫于所谓现代文明之中的我们看来,是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野蛮的,但在熊育群笔下,却带有本真与神圣的色彩,通过这些人和物,他展示了边地人群的生命活力、自然性情、平和心境,从而有力地反衬出所谓的当代文明的虚假性。
  其次,传奇性来自贯通现实界与象征界的神性。《春天的十二条河流》中的巫师,与历史相通,与灵界相通,与祖先相通,无疑是一个充满神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临水坐化而死,鸟粪把他掩埋,凿开鸟粪,他在其中貌如新生,随之又逐渐模糊。他是一个半人半神的形象。在与藏民一块看毕哲蚌寺雪顿节上的佛像后,熊育群发出感叹:“他们看到了佛,我看到佛像。”(《雪域神灵:走进西藏·哲蚌寺的大佛高高挂在山坡上》)看到佛的人内心安宁幸福,看到佛像的人内心一片茫然。
  2.陌生化——“故意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文学性”和“陌生化”这两个重要概念。他们认为,文学的语言是一种对常规语言施加“暴力”后“扭曲”“变形”了的反常化的语言,这种语言运载了常规语言所不能表现的独特感知,带给读者以原初的本真的感受。这一理论有些偏狭而又不乏独到意义,它揭示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及实用语言的本质不同。优秀的文学家,差不多都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高手,平凡的语言到了他们笔下,立刻会焕发灵气,新鲜奇异妙趣横生。
  熊育群的散文就是如此,“他的文笔陌生、语言陌生、写法陌生,一句话,他在故意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⑨例如“水边一丛三角梅,红艳得像一声呐喊,从车窗一闪而过,让人醒悟春天的到来。”(《水上来的祖先》)三角梅在南方是常见的,“红艳得像一声呐喊”的感受却极其陌生化。这样的语言无疑是独特的,鲜活的,充满生命质感因而不同凡俗的。“我的语言是感觉寻找出来的,对文字的感觉经过了诗的认识与体会,每个字都是活的,带着我的体温,我希望它锐利,它就锐利,我希望它温润它就像湿地一样。”⑩运用语言到了这种境界,可以视为成熟的文学家了。   3.跨文体——“对各种文体的实践但又不是各种文体”
  在文章体例制式的把握上,熊育群从不循规蹈矩,他非常热衷于突破散文文体的固有模式,做大胆的文体实验,他的某些作品,可以视为“跨文体写作”的代表。
  著名作家阎连科在读过熊育群的一本散文集后,发表了一段这样的评论:“很难界定这是一本什么样式的书,散文、随笔、摄影、诗歌、游记、言论、纪实,间或还有许多小说中的想像——《罗马的时光游戏》……书中有对各种文体的实践,但它又不是各种文体。也许我们可以称它为‘新游记’?确切些说,可以称之为一本有关艺术灵魂的新游记。”{11}当代有人提出“新散文”的说法,强调突破旧的散文模式,不拘一格大胆尝试。熊育群的散文就可以称为“新散文”。
  一般认为,散文要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作,不能虚构。熊育群的《春天的十二条河流》却大异其趣,它摆脱日常叙述,带有很强的虚构性,被认为是用小说方式写成的散文。
  种种迹象表明,熊育群已成为当代散文大家,我们对他的评述或许不能完全概括他的成就和特点,他的散文创作也不会就此止步,那么,让我们期待他的新的成长,继续审视他的作品以图新的发现吧。
  注释:
  ①③④沈念:《听从内心的召唤——访熊育群》,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writer/273.shtml。
  ②⑧⑨雷达:《有灵性的历史 生命力的高扬》,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writer/273.shtml。
  ⑤⑥⑩熊育群、张国龙: 《重塑散文的文学品质——熊育群答张国龙博士》,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
  writer/273.shtml。
  ⑦ [美]诺尔曼·布朗,冯川、伍厚恺译:《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11}阎连科:《穿越艺术的灵魂——读熊育群的〈罗马的时光游戏〉》,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writer/273.
  shtml。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一代人的文学审美范式与其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或隐或现的同构关系。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写作者,他们没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但成长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深刻转型的时代,由此引发的社会阵痛为文学书写开掘出巨大的表现空间。这代写作者在转型时期成长并伴随社会浪潮的涌动走上文学舞台,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父兄辈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而是普遍以个人的成长史为隐形线索,深度挖掘转型时期的人心嬗变,以个体
期刊
正如某些理论家所指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它往往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是自觉的文化实践。另外,记忆本身就是遗忘,就是一种记忆反对另一种记忆,这是记忆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知青生活的记忆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遗忘与反遗忘的斗争,知青文学正是以反遗忘的名义,以个人化的诉苦、悲悼与忏悔,达成了它最初的解放功能。但与此同时,它也建构了一种关于知青的历史形象和集体话语,强迫性的选择性记忆
期刊
“和风轻浪浣浮萍,出水芙蓉自然成”。这是我在看完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一剧后,发给女主人公丽丽的扮演者王萍的一条微信。在戏曲艺术的海洋里,每个演员都有自己奋斗的航向,就像每颗星星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一样。对于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王萍来说,花鼓戏就是她一生的挚爱与追求,也是伴随她艺术航程的全部甘苦所在。在自由的艺术天空,王萍展翅高飞,尽情驰骋,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也收获着成功与喜悦。
期刊
一  韩少功的小说常常散发出浓重的泥土气息,这一次也不例外。长篇小说《日夜书》依旧以“陈旧”、不时髦的知青生活为基本的书写场域。“陈旧”二字,意在表明这一题材已经被中国作家无数次征用和光顾。因历史原因,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知青写作差不多就是乡土文学的另一个代名词。与当年的“文化热”一并兴起的“寻根”,也是知青写作披上“文化”外衣所上演的文学曲目。不过总体来说,“寻根”文学群体成于“知青”,亦败于
期刊
田野里,露珠闪烁出晨光的晶莹;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了;背着篾篓,扛着锄;几声犬吠,无所顾忌的孩子们,沐着山间的雾岚,赶着牛群,在田坎间嬉戏;欸乃一声山水绿……天际暗而忽明,万物从朦胧中忽而显豁,千年的辰光,古老的农耕文明,已经从喧嚣渐渐寥落沉寂。繁华都市的人们,在历史的远影里,正在丢失对自然田野的记忆。  我们都是自然的孩童。当我重拾摄影,他们进入我的视界。  茅古斯,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舞蹈,舞蹈界
期刊
作为成熟诗人的自觉写作,聂沛想得多,写得少,一直为新诗写作寻找“生存”的理由,追求诗艺的简洁表达,诗思的微妙多元。他创造出的意象——天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诗歌逐渐明晰的轮廓。在诗集《天空的补丁》里,聂沛是一位既亲近又傲慢的妄想者,不管他持枪能打穿天空多深,至少他是第一个真正发现天空,并且敢于打穿天空的人,这是多么孤独而又悲伤,狂妄而又默然的探索。  诗歌贵在揭示熟视无睹的现实面前令人诧异的瞬间,用
期刊
我欣喜地发现,湖南文坛散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可喜的现象,这就是一种我认为可名之为“新人文散文”的创作取向。而这种现象尤为独特的是以女性作家居多。这样一种创作现象,正是湖南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基于文化自觉的一种主旋律的张扬,尤其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新人文散文”当然不算是发明。在有些学者眼里,它指向的是一种不同于起源于十四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白璧德式的新人文主义。因此,在他们那里,“
期刊
读《日夜书》,需要跟随叙事的节奏而仰望、探查、停顿、迂回、泻落、标识和对照,因此,我也只能用一种戏仿“散碎笔记体”的形式,录下一些感受与分析。  一、开放的文本需要放开的阅读和批评  “扁平时代的写作”正面临着方向迷失、深度翻空、高度削平和文化淹没、自我分裂及价值瓦解等问题,对此,韩少功进行了严辞诘问和精准解剖。他的写作该是自觉对这些边界的示警,对这些陷阱的飞越、蛊惑的叫板,在另一种意义上,也就是
期刊
一  作为杂志主持人和诗歌选编、评论家,李少君给人的印象是积极有为,勇于开拓,而且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他主编的杂志,深深地介入了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观念的论争,呈现了激烈变动中的当今社会的精神面貌。他的诗歌选编和评论,也积极介入当今诗歌混乱而充满活力的现实,试图影响、推动、并塑造对当今诗歌形态的认识。他宣称古代中国是诗教文化,极力推崇诗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宣称现在是新诗发展最好的时期,称赞当今新
期刊
一  在仔细阅读陈崇正的小说之前,笔者对这位80后青年作家并不熟悉。我无法清晰地将这个名字与那两个令人疑惑的笔名“傻正”、“且东”联系在一起,更别说去确切地了解笔名背后,这个名叫“陈崇正”的潮州少年是何方神圣。这也难怪,尽管也曾头顶“新概念作文”获奖者的光环,但相对于那些大红大紫的青春写手来说,生于1983年的陈崇正只能算是籍籍无名之辈。然而多年来,他与纯文学相伴,在市场的诱惑之外艰难跋涉,浪迹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