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赶》的索隐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二○○七年第三期李零先生在《孔子符号学索隐》一文中说:“那个年代,好端端一双塑料凉鞋,能从鞋底读出‘介石过海’。”这引我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一九六四年的年末,我还在大学读书,班级上订阅的《中国青年》杂志第二十四期送到,这期杂志的封底选刊了一幅油画作品《你追我赶》,作者李泽浩是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作品画着一群青年男女,意气风发,挑着河泥穿梭在芦苇间。就是这幅普普通通的作品却引出了惊天动地的新闻。忽然有一天传出消息说这幅画有严重的政治问题。据说有人在这幅画里散乱纷披的芦苇中,看到了“介石万岁”的反动标语,还在远处的背景中发现“三面红旗倒了一面”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株隐藏了众多邪恶隐喻的“大毒草”。为此大家围着这期《中国青年》左看右看,正看倒看,议论纷纷,像破案一样,妄图再有什么新的重大发现。过了一段时间后,在同一杂志上又看到了李泽浩的新作发表,才知道,原先对那幅画的种种索隐,都是无中生有的猜测。
  若干年前,看到了辽宁美术出版社为画家李泽浩出版的《李泽浩油画集》,收入画集的第一幅作品就是那件有名的《你追我赶》。这幅画有名的原因,宋惠民在画册“前言”中加以了说明:“著名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泽浩先生的名字早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已名扬全国了,因为他创作的油画《你追我赶》,在全国范围内曾被追查。”如此看来作者及这幅《你追我赶》的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二次遭到了厄运。
  
其他文献
1941年到1942年初,延安整风以前,延安文艺界出现了一股以丁玲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思潮。这一文学思潮的特点是: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既要反映生活的光明面,更要揭露黑暗面,通过
时光荏苒,忽已廿年。20年前,美国学者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概念。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绿色供应链管理得到西方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同样也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构建高效的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课堂,需要教师视古典诗词教学为艺术而非技术,需要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注重每一道教学环节的艺术性与高效性,即:导入新课直奔主题、课堂教学加强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需要我们在课上教学、课外阅读、作文写作方面进行改进,推动
4月19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桂西岩溶丘陵区石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北京通过验收。验收会上,专
魏凤巢、夏瑞妹、钱军、沈哲东等编著的《上海市滨海盐渍土绿化的实践与规律探索》一书,根据上海由沧海变花园的历史轨迹,从众多的盐渍土绿化建设的实例中选出三个典型,用历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素质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
在过渡时期,从时间上来给民族资产阶级的心路作个区分的话,可按以下几个时间段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国后到1952年2月开展“五反运动”、“五反运动”至1953年6月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系统的关键物质,它不但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