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关论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年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围绕各项中心任务开展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注意把......
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情况,作出筹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宪法的重大决策,并通过全国政协常委会把它上升为国家......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搜集整理2003年以来国内期刊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原因研究成果的......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如何创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成为中国共产......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长期经验无不反复证明这条规律。建国初期我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
“高岗敢于那样出来活动,老人家也有责任。老人家解放初期就对少奇同志、总理有意见,而对高岗抬得比较高,组织‘经济内阁’,也就是计划......
“我理解的同路人就是指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
我国现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方针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建国前张闻天就提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和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发展的思想......
我想着重地谈一谈学习历史的问题。我们中华民族以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
按照中共领导人原来的设想,中国需要经过一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才能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1952年秋,党内领导层开始酝......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把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就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而言......
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背景“二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着手较早,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实施,国家计委就已经开始进行“二五”计划的编制准备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上半年,......
学术界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原因的研究已有多年了,也有学者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问题,如“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
[12]过渡时期,综合平衡 1952年 9月以后,考虑到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将要结束,毛泽东多次讲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问题。 1953年 6月 1......
加强培训 ,提高文化素质和理论修养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到 195 2年底 ,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胜利完......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3年到1956年,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山西的手工业同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一样,逐步完成了由私有经济向公有经济......
对于如何在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主要是提出了“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方面的任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条总路线,它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起着极其重要......
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以......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提供了两种基本思路,两者之间在时间安排、阶段划分......
做学问应有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对学界和读者负责。《中国流通经济》以“本刊特稿”形式发表的晓亮研究员的短文中,却现出了多......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外部和平环境,中国得以集中精力搞国内建设.9月,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向全国公布,......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学术理论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同时,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到社会主义的时间、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完全成熟以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无不渗透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包含了众多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新制度、掀开新篇章的过渡阶段。......
四、社会主义改造经过战争洗礼,迎来新中国的曙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
关于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原因和过程,学术界已有很深人的研究,但对提出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关节点,如:为什么说毛泽东在1952年9......
党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经历了由初步设想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发展变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相对于党的初步设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又存在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8年间,党对国内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以1953年为界,受国内外两个重要事件及其连......
我1947年入党,1948年奉调进入华中工委党校学习中国革命理论后,就对学习革命理论有了兴趣。建国初期学习了以《共同纲领》为中心的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50年代惟一可能将中国导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得......
中国共产党酝酿已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建国仅三年后便被放弃,中国提前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其中的原因何在?第一,苏联政治形态......
从党的二大明确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我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理论变成了现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
乡村干部作为建国初期新兴的社会阶层,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传播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乡村干部通过自己培训、教育,担负......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我国的过渡时期等同起来。本文认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时期的......
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过早地消灭......
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过渡时期......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宣传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依靠党在人民群众中历史形成的政治权威和政治认同,凭借自身政权系统的力量,通......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系列的重大失误有着内在的联系。提出和确立重大决策需要足够的科学依据,需要经过党内外......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也包含有苏联模式的某些“因子”。由于斯大林对中共的不信任,中国共产党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
中苏两党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我党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理论与苏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