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q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学类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和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野外实践教学方法现状
  
  一般而言,地质类野外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初步掌握正确的地质思维方法;初步培养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掌握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作方法;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野外实践教学能将学生引入浩瀚而又有趣的地球科学领域,并使学生初步接受地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尤其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对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改革又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在体会到野外实习重要性的同时,还能在巩固课堂知识、提高野外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收获,然而,随着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增多,专业面的扩大及学生生源性质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实习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和野外地质现象的记录,而不知如何用学到的知识来观察和描述复杂的地质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野外思维训练不够,地质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实际上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野外实习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由于地学研究的对象——地球,是具有漫长发展史的特殊物体,地学思维相应的具有模糊性、整体局部性、直觉逻辑性的特点,这些思维特点对于只接受过传统的理工科教育,尤其是通过应试教育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拥有排名全美前10的地质系。地质系学生在野外实习时,教师每到一个观察点,总是先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再做最后总结,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再如加拿大的高等地质教育,虽然其学生野外教学实习期较短,大约有4个月~5个月,内容也很基础,但他们在暑期时大多应聘于地质公司或科研单位。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地质教育界在野外教学中大多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反过来看我们的野外地质实习,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则是不够的。我们的实习还基本上停留在野外观察点—实习线路—实习报告的过程。实习期间基本上是教师将学生带到野外观测点,先讲解,然后学生观察、记录、画图,最后将所有线路的观察结果汇总成报告。因此,加强地质实习,抓住现场实践教学的机会,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地质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笔者在近两年的实习教学中体会到,野外地质实习应该定性为研究性实习,在实习中要将地质科学观念和地质科学思维方式与实习内容及授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野外实践教学方法论
  
  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以及培养哪种类型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的好坏,是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我们以往关注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多,而实践教学同课堂教学一样,也存在一个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其核心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从2,000多年前诞生直到今日,经过国内外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发展与完善,仍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知识中的疑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野外实践教学,解决好教师、学生、知识及知识的载体这4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就可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北戴河实习的教学法改进实践
  
  我校一年级本科生在北戴河实习为期两周,共8条线路,实习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二是基础理论的野外验证;三是野外工作基本方法训练。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结合野外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地质思维的培养,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导,注重多种教学法结合,以实现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价值取向的个体性和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1.体现地质思维培养,侧重研究性实习
  研究性实习能充分体现地质科学问题答案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在不提供具体的科学答案的前提下,由学生通过地学思维来探索、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这样的研究性实习使学生在对地质科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如燕山大学的现代风化壳和鸡冠山古代风化壳的对比,鹰角亭基岩海岸和山东堡砂质海岸的对比,老虎石古波切台或古海蚀凹槽与地壳升降运动的关系等,让学生从多个直观但相对孤立的地质现象对比与联系中,学会运用地质思维去“重建”复杂地质时空关系下的各种地质构造运动,领略地学思维“将今论古”的魅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是室内教学常用的方法,实际上,在野外使用启发式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如在观察某种构造变形地质现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将室内所学的知识与野外实践结合起来,去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现象的相互关系。在一条路线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不要马上将结果告诉学生,而应启发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把点、线上所观察的地质现象与面上甚至区域面上的地质背景联系起来,自己给予合理解释,提出与前人观点不同的看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分析学生意见的对与错。
  
  3.多法结合,注重效果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不同的。例如,最基本的地质现象观察,就必须先由教师带着观察、描述、画图,然后再逐步放开,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描述、分析(填图)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对某一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专题)。而在基本概念建立起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综合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地质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动、热烈的互动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知识的互动式转移,做到“教学相长”。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要求到野外实习前让学生提前预习要实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到实习现场,让学生面对地质现象独立观察、分组讨论,再由教师提问,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4.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从事地质工作的兴趣
  在整个野外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人格养成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价值取向的个体性、目标达成的全面性。野外实践教学中知识教育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地学思维的训练、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等非知识能力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哪些路线、哪些内容应该侧重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每进行一项教学内容,教师都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准绳。
  此外,由于地质科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以野外作业及实践为主的基础学科。因此,重视兴趣教学是提高学生激情的重要因素,也是地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法之一。教师应该抓住典型的地质现象或问题,讲明其研究意义,使学生能享受到从事地质工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地质工作的兴趣。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责任编辑:张雯]
其他文献
周四下午上完第三节课,我一走进办公室,石老师的女儿就气呼呼地撅着小嘴向我告状:“李老师,我告诉你一件事,汪汪不是个好孩子,他居然偷了我的蚕卵宝宝,您来看一看。”说完就小心翼翼地打开石老师的抽屉,我看见了三个用白纸折叠成的船型盒子里摆放了小得像芝麻般的黑色蚕卵。小姑娘连珠炮般地说:“您瞧一瞧,我的蚕卵是带点彩色的,而汪汪的只有黑色的,根本没有我的好看,另外,我原来是五个,汪汪是三个,现在我只剩下三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人平日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中,即形成稳固的心理定势,当这种心理定势受到破坏时,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平衡,这时候的人最容易接受教育。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抓住时机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定势,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本来正常,却与其他一般学生拉开了距离,成为日常行为以及学业成绩都比较差的学生。如果学校
凯文·伯恩克(Kevin F.Boehnke):我当时考虑过申请行业基金的种种伦理道德问题一年以前,一名教师给我们大学获得“陶氏可持续发展研究基金”的研究人员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信
期刊
北京语言大学建校47年来,从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单科性特色高校,逐渐发展成为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作为中国对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使北京高校里的奥运场馆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奥运会将一些项目的场馆建在高校校园内,既布局合理,体现了充分挖掘、合理调配现有资源、勤俭办奥运的工作原则,有利于赛后利用的优化目标,又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合理运用高校体育资源,加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能力,促进高校与社会之间资源共享,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    一、研究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科建设的发展,过去以系、教研室为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逐步转变为以院、系为主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对高校内部的领导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高校系(院)在领导体制上先后实行了系主任(院长)负责制、党总支(分党委)领导下的系主任(院长)负责制和党政共同负责制,但系(院)领导体制不十分明确,党政组织存在职责不清的现象。实施党政共同负责制,实质是要求系(院)党政领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许多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21世纪,智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为
编者按: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论述过:“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现在,是一个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占主流的时代,在公共场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