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设计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在课堂设计中如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者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去探索、讨论、思考、交流。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设计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知、能、情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课堂设计的灵魂。过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只重视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的现象。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只有认知目标,教学目标不具有完整的育人导向和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力求使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和全面的发展。例如,认知目标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明确表述本课应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应用什么等具体目标,而技能目标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识记、阅读、模仿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能力,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到一个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样重要的高度,进而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在学习中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构建素质化教学目标。
  
  二、分析教材,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以纯而又纯的习题重复演练和频繁的书本知识测验来考查和评估教师和学生,而是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钻研吃透《新课程标准》;其次在此基础上有机的全方位的把握教材。具体做法是先泛读和精读教材,泛读就是通览教材,在读的进程中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揣摩编写者的意图,体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基本做到心中有数;精读则要求教师明确每一单元的目的要求、重难点。然后形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教材的整体和局部、知识的转成延续都要分析清楚,做到高瞻远瞩、驾驭自如。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将知识作为发展学生能力的载体这一观念,彻底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下的重视传授知识。轻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倾向。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教材分析: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随着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方程的工具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等,已经初步地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且积累了一些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经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我们说,在生活当中,有关方程的模型并不都是线性的,另一种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当然是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包括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等,当然还包括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然后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学习的方式是很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归纳、类比、抽象、估计。等等。
  
  三、研究学生,脚踏实地的面对全体学生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课堂观察表明。学生在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异,主要不是在发展限度上的差异,而是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每名学生身上都潜藏着很多有待开发的智能,因此只要教师树立面对全体的观念、真诚的关怀每一个施教对象,就完全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通过实践,我采取以下四种分层施教的教学策略,既可以面对全体,又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
  1 目标分层。《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目标力争使全体掌握,学困生允许分几步达标。在此基础上,我选择性的设置发展目标,要求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达到,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达到该层目标后向更高目标迈进。
  2 施教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贯彻因材施教的意图。如对于基础较差、目的旨在初中毕业的学生,主要以模仿性教学为主。使他们理解和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并从中找出规律性,学会学习,培养能力。对于基础较好、争取升入高中的学生。则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3 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设计好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作业难度采取阶梯式分低、中、高三档,题量之比一般控制在6:3:1,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4 评价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价让他们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优化教学,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教无定法,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初中数学的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些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自学辅导法;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传输的读议讲练教学法;以因材施教为目标的分层教学法,等等。这些成功的方法为广大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教师在设计、选择教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
  2 知识的形成与品质的培养并重。
  3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
  4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并重。
  5 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并重。
  6 结果的教学和过程的教学并重。
  
  五、指导学生,使学生终身受益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授之以渔胜过授之以鱼,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设计不仅要设计教师的教法。更要设计学生的学法,把学法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学法指导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参与程度是重点。为此在备课时教师首先应注重知识发展阶段的研究,下苦工夫琢磨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要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否则学生纵然有参与的热情,也摸不到门道。另外。在师生配合下坚持学生是探索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独立的获取知识,而且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一、以"引问"激发学习兴趣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
在举重深蹲训练中,常用的运动力学外力主要包括摩擦力、重力以及惯性等。首先是要增加手与杠铃的摩擦力,可以采用涂抹镁粉的方式,然后是最大效率的与重力对抗,就需要垂直用力,用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就结合自身教学 实践,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数学;培养;思维能力
地质科技档案是地质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劳动结晶。真实记录和反应了人们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科技成果,对基础工程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档案管理是实现档案价值
<正>~~
期刊
数学中考,是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测试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方法,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解历年的中考题是初三复习阶段的重要内容,而已经考过的中考题不可能再考,这就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是简单的就题讲题,我们必须从对每一道中考题的讲解中,提炼出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的数学思想方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原始创新源泉与科研人才的“摇篮”,一直以来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1986年成立之初的150万元增加到“十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基础。让其学会应用。产生浓厚兴趣,启迪思维。对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采取多种手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数学教学的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近十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大部分路面为沥青路面。现在每年约有15%的沥青路面需要翻修,而且这个数字还以每年15%的速度逐年攀升,在此背景下,合理利用旧路面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