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稳健性一直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势必会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降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并进一步验证了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出盈余稳健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稳健性;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一项信息,它的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较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都在积极贯彻稳健性原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以往以稳健性原则为主调的思路,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准则的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些变化势必会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影响。而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造成盈余稳健性的假象,因此还必须进一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是否由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造成的。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稳健性;盈余管理
会计盈余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一项信息,它的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较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都在积极贯彻稳健性原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以往以稳健性原则为主调的思路,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准则的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过渡。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些变化势必会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影响。而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造成盈余稳健性的假象,因此还必须进一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是否由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