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遗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时代,精神的出现,总有其深刻社会背景。东汉末年后,群雄逐鹿,大一统秩序被打破,百姓流离失所,人生漂泊如转蓬,儒家旧有的人生观遭质疑和背弃。两汉儒学,用力虽勤,但溺于阴阳五行、图谶迷信,拘于尊古,繁言训诂,无从解决当时社会对生命虚妄、悲欢无常的尖锐之痛。魏晋清谈,上承建安诗文感生悲世的苍凉,是中国文人由实向“虚”,首次儒道结合,抛弃术数,以义理注《易经》解《老子》,对个人和宇宙、个人和社会、个人和内心关系的重新诠释以及深度探索。虽有清谈误国,放诞无羁之诟病,却是其时代局限性的必然,两晋思想中渴望摆脱世俗禁锢,遵循天然,见自我真性,追求超道德价值,不可不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大进步。
  兰亭于我,不论在诗文、哲学、人格风流、精神审美上,都是心中久远的浪漫情结。去年深秋,与两个友人驱车绍兴,不顾劳顿,直抵市区西南十四公里处兰渚山下的兰亭时,已近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叶正萧萧落,风正微微凉。
  停车后,急忙购票,购票后,却无端放慢了脚步,舍不得步履匆匆,或是心底对先人们的敬仰,不敢高语,不想惊动吧。
  兰亭的入口并不起眼,一个小小的仿古门楣,门旁立一个木架,白底黑字,潇洒俊逸:“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见这句熟悉的话,我眼眶瞬间就热了。盛世难再,人生苦短,亘古谁能逃脱?王右军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感慨,不知让多少后来人临风而叹。绍兴名人古迹众多,陆游唐婉可曾来过?徐文长呢?
  沿一曲径缓步入园,整体古朴,远处的兰渚山甚清秀,园内没有太多的人工建筑,颇有晋人取法天然的味道。
  据官方介绍,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兰草,汉代时又在此设驿亭,故得名“兰亭”。东晋时,王羲之在此寄居。历史上兰亭几经兴废变迁,现存园林,是康熙时知府沈启据明朝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风格。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整个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御碑亭等。我们入园后先见到的是鹅池,其时碧波荡漾,水汽氤氲,有白鹅三五只正浮游水面,一两只在岸上踱步。想起王羲之爱鹅成痴,以书换鹅等若干趣事,故事虽然从小就听说,今天在鹅池边,感受却与往日不同,就连那几只鹅也平添了高华气度,似乎不同于我平素所见俗物。莫非此处钟灵毓秀,它们也吸收了日月精华?鹅池亭內有碑刻“鹅池”二字,铁画银钩。据传“鹅”字是王羲之亲书,“池”字是王献之补写,父子合璧,民间美谈。
  过了鹅池,转小丘,便到了兰亭碑亭,亭内有康熙所题兰亭手迹碑一块,字体敦厚丰满。说到此,必得添一段管理员为我们闲述的御碑亭旧事。
  御碑亭内,有一巨碑,是清朝原碑,有三百年历史,碑正面是康熙1693年所临的《兰亭序》,书法秀美雍容。背面是乾隆1751年游览兰亭时御笔的《兰亭即事诗》,书风飘逸,对兰亭仰慕之情溢于言表。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很是难得,又称“祖孙碑”。
  这块碑能于“文革”期间保存下来,实属万幸。当时红卫兵要砸碑,在兰亭驻扎的血吸虫防治所的医生们连夜给碑上涂了白石灰,又用红漆在碑正面写上毛主席诗词《送瘟神》,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才得以保存。
  听了这故事,我和友人都长叹一声,苦笑不语。但愿我中华民族,在日后岁月长河里,再没有对文明的践踏、历史的轻蔑!一个国家,没有了根,将何以借鉴?何以汲取?何以受滋养?文化都是在批判、拒绝里不断融合,不断创造,不断前行的。无根之木尚且不能存活,何况无根之十几亿民族?一个民族若没有深度思考,只活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层面,该是多么惊悚、愚昧、可怕?民族的消亡,首先是文化消亡。
  从兰亭碑再向前,便是流觞亭。我急跑几步,直奔过去,在亭前站定后,强捺住内心的狂喜和激动,将四围细细打量一番,果然是个幽静的好去处!亭前有道“之”字形曲水,水路从高到低,蜿蜒流淌,水质清澈,淙淙咚咚。两岸岩石颇为平整,有蒲团供游人盘坐,水侧茂林修竹,绿意幽幽。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便是在此邀请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41名雅士列坐曲水两旁,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将耳杯置于清溪之上,任其漂浮,停谁面前,谁就取饮赋诗一首,如不能赋诗,则罚酒三杯。此次聚会,有26人赋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并推荐主人王羲之为它作序。51岁的王羲之乘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此文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只是这湾曲水当下被拦起来,不买票不得靠近,恰有另一群游人过来,我们便一起买票人内,在曲水两旁列坐。其时忽飘小雨,风穿竹林,阴云漠漠,倍添清静。工作人员用木质耳杯盛了黄酒,任其随波荡漾,酒飘到我面前时,手脚正拘谨,心思正澎湃着,居然连一句合适的话都说不出来……
  我看那群游人也和我们仨一样,不过应景,思慕晋人之风流倜傥,画虎不成莫类犬罢了。以康熙、乾隆之富有四海的帝王,尚且心羡东晋名士,应是晋人一任内心,不为外物所屈抑的洒脱吧,何况我辈蝼蚁,俯仰于世,诸多无奈。
  离开兰亭不远,发现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墓就默默地偏居一隅!我们仨又是一声惊呼,原来他老人家葬在此处。这地理的巧合里,是否也意味着,如果追索他一生经历,我们当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呢?
  近十几年,王阳明的心学在社会重现光热,何尝不是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对时弊深痛的心理投射?当下人心浮躁,事欲急成,良心渐昧,唯利是瞻,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恰如一道光,一柄利剑直击人性中私欲的泛滥。
  我们都受时代精神的左右,眼下社会上对兰亭风雅的渴慕,王氏心学的重温,虽然还是新茁,但必将在扬弃中发展为新一轮思潮风尚,潜滋暗生,势不可挡。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老屋,那是我童年居住的地方。  我的童年是在城南石板小镇上度过的。小镇呈H形,东、西两边分别是南北走向的街道,一条小河从镇的腹地直穿而过,横跨在小河之上、连接东西街道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板拱桥。每到黄昏,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时,从苏北过来以用鸬鹚捕鱼为生的渔民将小舟停泊在拱桥下和我家老屋的码头旁,构成了一幅梦里水乡景象。  老屋门前有棵造型迥异的桃树,枝干一半倾斜地掩映着老屋的
期刊
粤西地区的鹅凰嶂,海拔1337米,横跨阳春、阳西和电白三县。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葱郁,溪水潺潺,风景无限。  我家婆的娘家是阳西塘口河背村。从地理位置来讲,塘口属于阳西的山区了,旧时,人们从塘口走进河背村,只有一条沙砾小道,两旁都是茂密的草木。然而在阳西,还有比河背村更偏僻、更靠近鹅凰嶂的村庄叫桐油村(现叫桐柚村)。据说,以前这山里有桐油树,结的果可榨桐油。  我家婆的名字很好听,叫木兰。194
期刊
夏天到了,炎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海边,他惊讶地发现,成群的海蜇浮出水面,宽大的伞盖通体透明,像是张开舞蹈的裙子,飘逸优美。前几天刚下过雨,那些被雨滋润和阳光沐浴过的海蜇突然变得又大又亮,仿佛突然间膨胀了似的,在湛蓝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壮观得像是在开一场热闹的盛会。  他清楚地记得,那些海蜇起初是些浮游的小白点儿,密集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夜晚,他跑到海边,看它们在黑暗中闪闪烁烁,独自璀璨。很快,它
期刊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每年到了家乡的麦收季节,就有种神奇的鸟儿清晰、高亢、嘹亮的叫声,响彻在金黄的麦浪上空,响彻在庄稼人的心头。  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为收麦做着各种准备。看吧,男人们修理拉车的,打麦场、道路的,霍霍然磨镰刀的,置买杈把、扫帚、木锨的,走起路来俨然呼呼带风;女人们则在家里拆洗、缝补,磨面、炖肉、蒸馍,洋溢在脸上的是笑容,表现在手上的是麻利。“龙口夺食”的喜悦之情,在忙碌中发
期刊
衡阳县古称酃县,出美女,也出美酒。于是,便有酒娘,从古风里款款走来。  立秋,是收的开始,也是酿的伊始。立秋三日,寸草结籽,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的家乡,便候酒曲飘香。家乡的田野,便开始变黄。经过春耘夏孕的糯稻,低下年轻时的头颅,开始慢慢成熟,历经烈日的暴晒与灼烤、经受暴雨的洗礼与肆虐之后,愈发变得通体金黄、饱满而结实。  家乡的女人便开始为一项重要的事情作准备,那
期刊
我的家乡在赣西边界的井冈山脚下,田间地头生长着一种野菜——马齿苋。  春风吹皱一池塘水的时候,也是我们几姐妹最欢的时候,母亲会在日常空闲或者周末带着我们到田间地头挖马齿苋,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马齿苋随处可见,一簇簇,一团团,翠得亮眼,在缺衣少食的年月,马齿苋成了我们的最爱。无垠的旷野里,我们几姐妹会赶集一般冲向天幕下的田地里,菜园里,小山坡上,放下背上的竹篓,迫不及待地去挖地上的马齿苋。母亲和姐姐
期刊
家有珍藏,一张贺卡,每每翻读,往事便历历在目。  1978年,是我踏上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国庆节去上海和爷爷相聚,临行,爷爷给了我一张从香港寄来的贺卡,嘱我珍藏。贺卡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云甫恩师:  恭贺新禧,并祝健康!  门徒:唐镛鑫、刘惠琴鞠躬  1977年元月4日  我查阅了万年历,当年的元月4日,即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我爷爷的75岁生日。这张贺卡,是师徒因战乱分离四十年后的首次情
期刊
农历二月初十,是母亲的忌日。  时隔多年,回想起母亲出殡那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春雨淅淅沥沥,天刚发白,震耳的鞭炮声和急促的锣鼓声便骤然响起,厚重的棺材被八名杠夫稳稳地抬在肩上,离开了那座母亲相守了三十多年的老宅,紧随其后的是一大路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约莫半个时辰,母亲便来到了归宿地——老家对面不远处的坡崖下,抔抔黄土便把棺材遮盖得严严实实,空寂的小山村又新添了一座坟茔。  正当人们转身回走时,
期刊
中午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大门钥匙加保险了。我知道,母亲回老家去了。  开了门,屋子里静悄悄的,浑身突然有种莫名的不适。我放下了背包,进了厨房。电饭煲的灯亮着,说明里面有饭。我揭开了盖子,看到蒸锅上有一个盆子,里面炖着两个打散的鸡蛋。白米饭的香气、鸡蛋的香醇沁人心脾,这一刻,我突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  母亲回老家去了,但临走前,她依然安排好了我的午餐。  这顿午餐虽香,却难以下咽,米饭卡在喉咙当口,怎
期刊
五岁的父亲手牵着瞎子爷爷,自泸溪与麻阳交界的山村里出走,颠沛流离,讨米逃荒而落脚于溆浦与辰溪交界的半山腰,在山村邻里好心人的帮助下,搭建了一间小小茅草房。茅草房是先由一根根圆木条搭成的架子,用丝茅草盖成防雨遮阳的三角形棚子,四面全是织成的竹篱笆。为了更好地防风保暖,就在篱笆上糊上泥巴,再轻轻抹平,这就是茅草房的壁,门和窗也全是竹篾织成的。这便成了父亲人生的第一栋房子。父亲和爷爷在这栋茅草房里住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