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就如何巧妙利用与转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将错误变“废”为“宝”,使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使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错误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37-02
  在一节公开课上,笔者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E盘建立“多媒体”文件夹,然后在“多媒体”文件夹下建立“文档”、“图片”、“音频”、“动画”四个子文件夹。当一名学生公开演示自己的操作时,她却在E盘中首先建立了一个新文件夹,然后命名为“文档”。面对众多的听课教师,为了“保全”学生的“面子”,笔者故作镇静地对大家说:“在得到最终结论之前,我们需要学会观察。”教室里鸦雀无声,女生犹豫了一会儿又开始继续操作,她又建立了新的文件夹,命名为“图片”,学生们更是瞪大了眼睛。这次女生倒是挺洒脱地操作着:新建第三个文件夹“音频”、第四个文件夹“动画”和第五个文件夹“多媒体”。最后将“文档”、“图片”、“音频”、“动画”四个文件夹选定,拖动放在了“多媒体”文件夹中。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流露出佩服的神情,情不自禁地鼓掌以示赞许。
  通过课后反思笔者认识到:“错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价值,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教学资源。
  一、及时捕捉错误,抛砖引玉
  “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就不可能如出一辙、千人一面。总有个别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或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然后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而应及时捕捉错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使其变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新材料,让错误在教学中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为课堂平添一份精彩。
  在执教“复制、移动文件”的内容时,当笔者讲解、演示完所有的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复制与移动文件的区别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有学生出现了错误。原来,班上一名男生没有根据笔者的方法通过菜单复制、移动文件,而是按住鼠标胡乱拖动。他的举动让笔者灵机一动,笔者并没有马上批评犯错误的男生,而是鼓励他拿起鼠标,将刚才的操作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请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接着,笔者顺势补充:“这位同学非常善于观察。他发现了拖曳也能移动文件,请大家探讨一下,怎样拖曳才能复制文件呢?”学生们一下子忙开了:有的看书,有的上网查找,有的主动尝试。不一会儿就发现可以用“ctrl+右键拖曳”的方法完成文件的复制操作。在后面的激烈讨论中,他们还惊喜地发现复制、移动文件还有很多其它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教育的智慧不在于立刻更正学生的错误,而是肯定并放大学生错误中的闪光点,让纠正“错误”变为探索“发现”,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分析、讨论,这样不仅能保护“错误”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错误”为教学所用,促进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究,让错误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二、意外遭遇错误,以退为进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错误是教师不可预料的。碰到这样的意外错误可能会使教师不知所措,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可能造成一次教学事故。那么教师如何处理这些无法预知的意外错误呢?这就要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机智,要把这些意外错误变成教学收获,不至于因错误而使课堂停滞、混乱。反因其而更加精彩。
  例如笔者在执教观摩课《网站实现》时,学生制作好一张张单独的网页后,开始建立超级链接。突然有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建立了超级链接后,字突然看不清了。”笔者走近一看,原来是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太接近了,笔者想,这还不容易,改变一下字体颜色就行了。于是就动手示范给学生看。可连续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原来问题并没这么简单,有了超级链接后的字体颜色用常规方法改变不了。这并不是个难题,但在当时笔者没能做出准确的回答。这可怎么办呢?是跟学生敷衍一下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研究”吗?可是现在教室里还坐着那么多的专家和同行,仅仅这样就完事了吗?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很快从慌乱中镇定下来,急中生智,一个绝好的办法应运而生:既然有学生出现了错误,提出了问题,何不将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再抛给其他学生,将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事实证明学生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经过探索,发现可以通过右击网页,选择“网页属性”菜单,再通过“背景”标签来改变超级链接后的文字在各种状态下的颜色。
  课后,连笔者自己也为这一环节处理得如此完美而感叹不已。教师不是万能钥匙,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超越了课前预设时,教师不妨以退为进,把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就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精心设计错误,釜底抽薪
  错误的价值并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对教师来说在课堂上预设生成性错误,使学生在“为什么会错”的疑惑心理驱动下,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在教学Excel的过程中,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学生一下子很难区别。在讲完相对引用后,学生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当一个公式改变位置时,其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也会随之作调整。此时再用传统的说教法讲授绝对引用,将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差别。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陷阱”:在讲完相对引用后,让学生通过完成表1所示“高一年级兴趣小组报名统计表”来巩固刚学的知识。学生根据已学的公式和函数知识,很快就将“摄影总人数"E3单元格及“一班人数合计”B10单元格求出,其余兴趣小组人数和其它各班合计人数只需利用“填充柄”工具自动填充即可。求“摄影人数占总人数比例”F3单元格时,则在其中输入公式“=E3/E10”,其余兴趣小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也根据经验利用“填充柄”工具计算。当他们根据“经验”计算完后发现了新问题,利用“填充柄”工具计算的所有占总人数比例单元格中全部显示“#DIV/O!”。问题出在哪儿呢?此时全班大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被激发了起来,有看书的、互相商量的、看帮助的,更多的是自己动手去尝试的,学生在这种“我怎么会错”的疑惑心理驱动下开始单元格地址绝对引用的学习,兴趣盎然。
  此时,教师再次分析单元格地址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及其区别,学生听起来就更专注、更用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陷阱、反思、交流、调整、巩固”的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很大提高。
  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合理利用错误,在错误中挖掘知识的生长点。化腐朽为神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作为课堂资源利用,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一种使用Authorware制作含有多个空的填空题的方法。  关键词:Authorware;填空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6-0061-02    在多媒体课件中常常需要制作填空题,使用Authorware制作只有一个空的填空题比较简单,而制作有多个空的填空题,在许多课件中往往只允许学习者依次填空,而且填错也不能修改,使
摘 要:文章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运用双PE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双PE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33-03  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周期长,如何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经过笔者长期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微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可从来没有改变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礼貌。你知道吗?微信聊天中也存在很多规则和礼仪,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踩中雷区。今天,我们把常见的微信聊天礼仪做个盘点,“红粉”们一起来扫扫“雷”吧!  问完“在吗”,要赶紧说事。应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的问题。不然,对方会有种“大难臨头”的恐惧感。  不打招呼就狂发语音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并且容易造成对方的不便。  在微信聊天中,“呵呵
在极地旋涡来袭时去冲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美国的两位冲浪爱好者就跑去密歇根州普雷斯克岛公园感受了一下。摄影师德文·海因斯拍下了这些“硬核”海王式冲浪爱好者变身急凍水行侠的一幕。据说,拍摄当天的体感温度是零下34摄氏度。  (http://www.sohu.com/a/294548094_120051152 2019年2月13日)
摘 要:针对广大农村学校存在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教育理念滞后等现状,2008年下半年,山东临沭县临沭镇教委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利用“农远”资源进行集备教研和教学活动,通过培训教学技能、集备教研整合资源以及运用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等教研教学一体化的活动,加强了英语、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这些薄弱学科的教学,逐步解决了广大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偏低的问题,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
摘要:本文针对一线教师在制作PowerPoint时对插入的Flash动画难以进行灵活控制的问题,提出通过设置按钮、利用VBA编程来灵活控制Flash的播放,并详细介绍了实现的方法。  关键词:PowerPoint;VBA;Flash动画播放控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58-02     一、引言    在信息化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要想得到一个老式烟盒恐怕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但是,对便于随身携带的收藏品来说,像烟盒这样的大小确实是比较理想的。本书的一位作者曾经带着一只小白鼠去学校,虽然可以想象得出其情形多么有趣,但实在是不能推荐大家去模仿的。我们认为口袋里还是应该装满下列有用的东西。  1 瑞士军刀 一直以来都是最小的折叠刀,如果放在托运行李中甚至可以带上飞机。其中某些有品位的款式是值得收藏的。它带有很
摘要:文章阐述了镇江市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化;形式化;简单化;有效使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4-0027-02  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自2005年全面实施至今已经7年有余,该项目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和情感价
经过我国教育界同仁多年的努力,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已初现成效。推开课桌的约束,打破课本的限制,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于互动中加深理解,借助彩色激光打印机等现代化IT设备,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基础教育课堂妙趣横生,别开生面,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的典范。  名师出高徒,教育新“标配”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60年,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支专业知识坚实、教学风格鲜明的师资队伍,
摘 要:标准化考试是当前中职学校考试改革的一个趋势,教考分离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者运用Word中内嵌的VBA编程语言的二次开发功能,创建了试题库系统,录入方式方便,结构简单,管理和使用便捷,减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  关键词:标准化考试;VBA编程语言;试题库系统;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