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开展联片教研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片教研是指以校为本的合作教研,由两所或几所学校联合成立学科教研组,在充分挖掘不同学校潜力与资源的基础上,按教研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联片教研实际上是一种空间延伸、放大的校本研修,也是一种广义概念的“同伴互动”。开展联片教研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整合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校际间教学活动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聚焦问题,追根溯源
  联片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一条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在教研中专业引领缺乏的现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在开展联片教研以来,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加强或解决的问题。从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情况分析,联片教研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机构存在缺陷。联片教研重要的组织机构就是校际联合体,但这种校际联合体是一种松散型结构,工作效率比单个学校的效率低。如在教研组层面上,教师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其他学校教师的支持。因此,各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联片教研活动的管理,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
  2.专业引领需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得到了教研员或一些专家的大力支持,但从整体上看,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专业引领。其中主要的原因仍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自我培养能力欠缺。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专家的指导资源,从他们身上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有效引领和科学指导,从而促进专业成长。
  3.教研活动需统筹安排。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经常会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发生冲突,也相应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因此联片教研要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需要学校统筹安排和协调,避免时间上的矛盾和加重教师的负担,切实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掌握原则,胸有成竹
  联片教研打破了校际的壁垒,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它可以使各校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投身教研,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进而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联片教研,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活动的针对性。教研活动内容的生成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教研活动只有对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才能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联片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应该依据一线教师的需要,研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应针对普遍的、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筛选后确定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
  2.形式的多样性。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形式就要由过去的“你讲我听”的单一讲座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教学行为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3.评价的多元性。没有评价会导致校本教研的形式化,使教师对教研只关注任务的完成而不关注质量的高低。只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才能尊重和保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实现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因此,有效的多元化评价制度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过程。同时,评价还要注意在关注教师个体的同时关注群体的发展,建立在校本教研基础上的联片教研,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鼓励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形成合作优势,增强内聚力。
  三、健全组织,有条不紊
  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应认识到,必须建立联片教研的组织机构。参与联片教研的学校要基于平等、协作、互助的关系和共同的目标,自主形成联片教研的三级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校长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各校校长应重视此项工作。联片教研领导小组由各校校长组成,其主要工作是确定联片教研的工作方向,对实际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外联系教研员或专家来指导工作,开发共享资源。工作方法是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研究工作,落实任务。
  2.协调机构。教导主任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人。由各校教导主任集体参与的协作小组主要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制订工作计划,收集、了解、掌握和整理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情况和意见,负责向各校校长汇报工作。
  3.教研组。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改变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各自为政和孤立无援的状态,成立由一线教师组成的片区学科中心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教研组的活动主要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困难和问题,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组织专家指导活动,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等。
  四、扎实推进,有的放矢
  联片教研是以校为本的合作教研,是对原有行政性教研组织的补充。要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构建多元开放的教研平台,发挥各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主动性,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通过制度保证、活动启动、典型带动,实现学校和教师跨越式的发展。
  1.组长学校。学年初,组织片区学校整体策划全学年联片教研研讨活动的方案,并确定各学科的研究主题。根据活动方案和主题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质量,做好资料积累工作。统筹每一次活动,促进片区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的互补,确保每次研讨活动的合理安排和及时通知。
  2.承办学校。一是选择研讨主题,围绕各学科研讨的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二是选择上课教师,与培养学科骨干教师队伍相结合,确保研讨课的价值。三是组织研讨活动,将研讨的主题、内容等事先以文本或邮件形式告知参与学校,并按照“四个一”套餐教研活动形式,做好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四个一”即一个来自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研究专题,一节能反映专题研究思想、解决专题中的一个问题的教学研究课,一次由联片学科教研组与专家围绕专题,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研讨,一次由专家负责开办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讲座
  3.参与学校。根据研讨活动的主题、内容进行前期的校内前移式研究。合理选派参加联片教研活动的教师,分管领导和学科骨干必须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评课,帮助上课教师反思与重建。根据研讨活动的重建意见,在本校开展后续研究,组织相关学科和相关年级的教师上好重建课。(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ysd@126.com
其他文献
分镜头脚本是动画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分镜已经不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这个时候动态分镜应运而生.动态分镜吸收了先进的数
熟悉薛法根老师的人都会觉得,在生活中,他就像一个大孩子。不高兴了,他会生气。遇到高兴事了,又急着和别人分享。恍惚间,我们有时会忘记他是我们的校长,忘记他是一位名师。或许正因为他自己童心不老,所以他总能把准孩童的脉搏。他的课堂总是充溢着情趣与智慧。  一、构建内在联系:情趣盎然  在阅读教学中,要构建言语信息与学生认知语境的联系,务必使话语和意义易产生意义联结。语篇教学如此,语境较弱的识字教学更需如
某旧工业园区单层厂房因改变用途需要进行结构加固改造,为最大限度保留既有结构,并确保结构安全,拟通过屋架单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原位加载试验.同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
师:现在,请你在笔记本上听写词语,听清楚,记住了,再默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一生默写在黑板上,教师巡视检查。)  师:同学们默得很认真,老师决定奖励一下(生期待),再默一个(生大笑):遇冷凝结。(发现有学生默写不出)实在默不出的可以不默,当然,也允许你偷看一下。只能看自己的课文哦!(众大笑,非常愉快地看书,默写)  师:一起来检查一下这位同学默写的词语。(指着“饱和的水汽”,众笑,因为字越
“上课要朴素一点,不需花言巧语,不要过多的教学媒体,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了。但是朴素的语文课堂并不等于苍白,课要上得厚实一点,课要上得深刻一点。”薛法根老师常常这么说,也常常这么做。在他的课堂教学中,“朴实”的背影无处不在。  一、朴实,来自于朴素的教学思想  薛老师一直主张:“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咬定“语言文字”不放松,立根原在“实践”中。他的语文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本研究基于自适应学习的视角,探索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STEAM”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家庭防疫用品设计”为例,提炼了三大措施:课程设计:将知识“获得”转化为能力“建构”;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几何直观”的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数形更好地反映出来。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突破理解上的难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门、开启智慧之窗,体会“以形助数”策略之神韵。  一、巧用几何直观建构数学概念  图形总能以其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
旅游房地产,是国外分时度假产业中国化的产物。近年来,因为休闲度假游的需求不断高涨,而房地产业又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旅游地产成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新的“逐鹿场”。因
随着现代室内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设计师们愈发重视室内光照情况与人体生物钟系统之间的紧密关系.可以说光环境不仅会对人类的视觉系统造成相应影响,同时对人类情绪心理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