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尚未读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克”是一个日本词,汉字的翻译能顾名思义:超越与克服。日本在他们辞别传统、进入现代,即“脱亚入欧”“明治维新”及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都认真地进行过“近代的超克”这样的全知识界的大讨论,讲的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大历史中日本的问题、烦恼、出路及其反思。
  我没有探讨日本的意思,但觉得这个词很有趣,超越与克服——超克,在汉语词汇中没有这个组合,内涵是好的,也比较酷。我今天拿它来说中国青少年的事。曾经整整三年时间,我在一个每期发行量40万册的中学生杂志高中版上开了为他们身心困惑解答的专栏,三年认真聆听之后,我最想说的、最能概括我心思的、对诸位中学生也最有用处的词其实就是这个:“超克”。如果套用生命力、判断力、执行力这样的造词结构,我就愿意提出一个全新的“超克力”,让我们的青年、少年明白这是我们个体的一种能力、一种权力、一种知行合一的力量。
  为什么要这么说,或者为什么要首选“超克力”给年轻人,我是有很靠谱也很要紧的理由的。如果青少年学生和家长、老师、所有关心青少年身心问题的人士看过那些来信,就会发现,当下正在最关键的成长时刻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深深地受到了时代的压抑。他们有的遇到了父母不得其法的教育和恶言秽语,有的遇到了分崩离析的家庭和残损扭曲的爱,有的不能驰骋自己的兴趣而禁锢在短浅的规划里,有的则仅仅是重复又重复青春期的情感却苦无长者点拨……也许,从来就没有过脱离时代压力的人,哪怕像网络小说的主角般穿越重生,都照样要面对一样和不一样的社会问题、人际关系、生命抉择——不过,中国眼前的几个代际的年轻人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国际化,一方面依然要面对沉重的中国转型之际的旧文化、旧规则、旧势力——比如高考、比如城乡级差、比如父母的传统观念……新旧因素的平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未必没有好处,但我觉得总要新的比旧的多一点才好,使人有创新和乐观的动力;还有就是父母和子女、长辈和晚辈之间要互相智慧地相处,换句话说,聪明的宽阔的爱总要比粗糙的狭隘的爱让人愉悦和怀念,可惜我们很多成人不懂、不会、不够。
  面对中国现阶段的实际问题,除了父母辈都应该进行一场人生教育方面的再学习、再启蒙、再讨论——即“为爱找方法”的运动之外,我觉得同步应该有一场号召年轻人“超克”(超越与克服)时代惰性的运动。要知道,愿望的坚持就是真实。未来的中国确实是从每一个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梦想开始的。这种梦想有比没有好、执行比不执行好、立意高一点比低到尘埃里好、超越你们的父母比纠缠游斗在跟他们的口角中好、克服旧大陆的压抑领略世界的最高处比匍匐在过去历史的威权之下成为鬼祟的附体好——现在到了換一副眼镜来看世界和中国的时候了,也是到了换一代更有能力和价值观的年轻人来建设中国、捍卫个体与国家尊严的时候了——不“超克”便会落后,没有“超克力”就会没有自觉和自信转化某种复杂的现实。
  我常常会想到将近120年前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那种崇拜少年的精神固然会被后来的所谓研究者们分析出时代病的成分,但我恰恰认为这种关于个体独立和国家复兴寄于少年的热望没有得到真正的读懂和继承,中国还是太“老大”,难免是上面爬满了虱子,如果我们都愿意让中国是一个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并且还腹有六块肌的帅哥,就得崇拜少年精神,就得有超克力!
  所以说,为爱找方法和少年超克力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有爱的几代人彼此理解、关怀,追寻现世幸福的钥匙。
  愿人性丰盈,爱得其法。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民盟盟员。)
其他文献
“饮食”这一学术课题,尽管多年以来,学界多有著作的问世且颇多获好评,然有关饮食美学、尤其中国饮食美学史之类有系统、有深度的研究与著述,仍付之阙如,令人不免有些遗憾。因此,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赵建军教授《中国饮食美学史》的出版,可谓及时之撰。阅读该书,觉得其写得内容厚重,史脉清晰,旁征博引,见解独到,是一有所学术创新之力作。  这篇小序试图略说两个问题。  充分梳理中国饮食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第一个问
日前,天津作家陈丽伟文学作品选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其中理论卷《中国新经济文学概论》初步构建起中国新经济文学理论体系,从时代背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心理特征、情感类型、文化学特征、困境及前景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散文卷《给枯干的花浇水》是作者近年散文创作的选集,有描绘津城美景的佳作,有幽默辛辣的杂文,有解读书画文艺的文论,有展现滨海前沿生活的纪实,也有记录心灵私密情感的美文。诗歌卷《城市里的布谷
当清政府沐浴在落日余晖的时候,西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们就已经播下了“自由主义”的种子,其思想贯穿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1689年英国的《权利宣言》,1779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公民权宣言》,充分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精神和自由主义的胜利。”在文学领域,则“充满了自由主义精神,表现在創作主体的自由独立品格,创作内容以人为中心,充满了对个性自由的高扬和对一
杨阿敏的《向郑板桥学读书》对郑板桥读书之道的论述颇有可观之处,文章总结了郑板桥在读书上的一些独到见解,一是反对所谓的过目成诵,强调熟读深思;二是强调精读的重要性;三是认为读书必须首选经典;四是读书要有特识,有自己的主张;五是对读书救贫的思考。论点鲜明独特,对当下的全民阅读活动不无借鉴作用。  郑板桥的读书观深刻影响了他对文章之道的理解,他认为文章有大乘法,有小乘法:  《五经》、《左》、《史》、《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国学大师傅璇琮先生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联袂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以下称《比兴转义大词典》)近日面世。这一词典自“七五”期间初编以来历经断续三十余载,前后四代学者百余人先后参与了编写工作,将中国历代的诗词、曲、赋、小说、散文、戏曲词语中相关比兴的转义、衍化的修辞义做了全面查阅和梳理,归纳为常用的转义、典故的本义与借代义、意象的比兴义等三类词
1920年8月6日,鲁迅在日记里写下,“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马幼渔即马裕藻,浙江鄞县人,和鲁迅算是同乡。1903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就读。他曾经和鲁迅等人一起去听过章太炎讲文字音韵学。1911年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1915年任北京大学文预科教授兼法预科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马幼渔为鲁迅送来的正是北大讲师聘书。  敬聘周树人先生为本校
壹  吴晨女士继她的长篇小说《乐天地》之后,又给我们推出了长篇小说《猫人》。虽说两者在反映的历史时空方面有一致之处,都主要叙写从1905—1945年间的社会历史状貌,都是以鞍山为故事发生地,但后者要比前者的内容更为深广,人物形象更为复杂、深邃,艺术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  从1905年至1945年,这40年间在东北大地上事实上是充斥着中、日、俄三个国家的激烈冲突和战争延续与翻转的。凡40年间发生的重
最近常常有朋友问我:你的患者是不是以老年人居多?我回答说:要是在十几年前,你说对了;现在却完全不一样,就诊者以中年人最多,其次是青年人,老人和小儿反而相对较少。这也让我深感遗憾。青年人的就诊率近年明显增长,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青年人的健康意识比过去的青年人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身体确实问题很多,以往的各种“老年病”的发病正在变得年轻化,也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常常有大病突然降临,容不得你有
鲍昌  年龄:55  工作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  职业:常务书记  职别或职称:天津师大兼职教授  自学经历  1946年1月参加革命,当时上高中一年级,未从中学毕业,到解放区后,曾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学习一年,后即从事革命文艺工作,我文科知识(包括文学史、哲学及其他社科学和有关的自然科学),多靠自己苦学而来。在研究《诗经》时,古文字学、古音韵学知识,曾得到顾颉刚、于省吾、商承祚、陈邦怀等老先生
“每个时代都有三件大事:怎样杀人、怎样相爱和怎样死亡。”而在我眼中其实还有另外三件大事就是:“他们能行吗?他们为什么能行?他们为什么不行?”而白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出人意料地“行”了,10月8日,她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下简称诺奖)桂冠,爆出了该奖历史上又一大冷门。《纽约客》杂志称阿列克谢耶维奇是“非虚构战胜了诺贝尔”。虽然海明威和马尔克斯都是记者出身,但他们获奖的时候早都是大名鼎鼎的职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