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是对于学生来说,是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阵地。它不但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还能丰富学生们的英语词汇量。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只有开展好英语课本的阅读教学,才能扎实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增强学生的语言结构,真正地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教学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还应该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思路指导,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一进的准确理解。在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实践中,掌握其阅读的技巧,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讨和摸索出契合、新颖的教学理论。
  1. 立足课本,开展整体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1.1 激活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感知教材
  教材内容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输入阶段,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拥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本条件。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对知识的生吞活剥、食而不化?这需要教师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激活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的设置,或者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读。还可以通过对有关话题的讨论,让学生们对阅读对象的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缓解阅读前的紧张情绪。例如教学中,可以出示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画面、实物等,激发出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对教材的感知不再死板、无趣。
  1.2 通过多层次的阅读,进一步增强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同样是输入阶段的教材理解来说,它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辨证过程,当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之后,便是达到了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而阅读理解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略读、跳读、细读。要么通过粗略地阅读全篇,掌握教材的大意梗概;要么通过跳读来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注意教材的某一点或几点;要么详细、逐行地阅读,从而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表现在教学细节中,就是通过略读来理解大意,通过精读来找出主题、细节,通过进一步的细读来划出段落、重点、疑点。通过对所学内容的不断分层次的阅读,完成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理解过程。不但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于信息的捕捉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的宏观意识,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打下坚定的基础。
  1.3 通过练习,学会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输入阶段完成之后,就是知识的输出阶段。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并不一定会对知识进行运用。只有学生在理解教材后,把所学内容牢牢记住、不易遗忘,就会完成从理解概念到知识运用的过程。如果教学中,仅仅依靠学生们的单纯记忆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于实际的技能和技巧,而这些技能和技巧的培养,需要在学生们动口、动手的实际练习与操作中逐渐的培养。通过反复的、持续不断的练习,让学生由最初的不会、不熟练,转变为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并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顺利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在不断的练习方法改进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练习的数量,还要把握好练习的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的复述,来训练学生的独白,可以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到自由复述。不过,教学中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课文内容上,防止学生简单的背说;还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改写、续写、缩写等手段,来增加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从而扩大学生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在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中,增强他们的英语自信心。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和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技能。
  2. 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巩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1 课前预习
  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性阅读。从而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2 课堂教学
  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双边关系。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训练机会;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地解决学生阅读学习上的问题,不仅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还要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手段,从而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2.3 课后指导
  课后,通过作业的批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复习,同时还可以进行些,与教材同等水平或稍高于教材水平的阅读练习,开展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会话表演、朗诵比赛等。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把课前、课堂、课后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串联起来,把一切可以运用的途径利用起来,建立起有效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一套严密的、有效的、系统的英语教学机制。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
其他文献
大学文化是特定群体的生活样式,而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是学校文化长期传承与积淀的结晶,是学校个性的集中体现.本文对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传统的内涵和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课堂质量,仅注重教学质量是无法实现的,还应从其它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而课堂悬念的创设是提升教学质量一大捷径,只有创设悬
教育对于发展个人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个人就业收益有着显著作用,但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教育与个人就业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协调二者的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临床医学培养的高级临床医师,而临床医师的职业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师职业特殊性的剖析,阐述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英语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英语是一个基本的学科,学习语言,通过提高使用语言的正确认识层面,我们可以学习其他科目,通过语言学习,这样我们可以适应高中英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有利于我们的未来,适应社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继续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宏观指导性方法  必须掌握好高中教学大纲规定
1以农户为单元的规划设计与技术选择1.1规划设计设计单元:农户参加原则:自愿参加、自选项目、自筹资金参加方式:个人申请、县办推荐、项目审定
波音(Boeing)公司与太阳能系统(Solar Systems)公司签署价值数百万美元合同,以提供用于产生可再生能源的聚热式太阳能组合件。这些太阳能电池将应用于设置在澳大利亚Victoria州新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两课”教育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心理、历史等方面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重视本专业学科的理论研究,把握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重
2007年9月10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编制的《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编制大纲已完成。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光伏电池便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使人们看到未来能源的希望。为此,各路英豪纷纷投入到光伏电池的研究与开发领域。研制出的光伏电池不下十几种,形成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