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应用文献的综述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i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其作为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融资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的研究。本文针对PPP模式的行业应用方面及风险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以此研究为基础,深入并拓展其业务方向,为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成功运行提供指导。
  关键词:PPP模式;基础设施;应用文献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其作为公共投资领域的一种融资模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界对此也有不少的研究。国外学者对PPP模式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多是以本国实践为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国内基本还处于实践尝试和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和PPP模式风险研究两方面。现对这两方面的文献内容整理概括如下:
  
  一、具体行业的应用研究方面
  
  1.李晓宇、张文桂,在2005年第6期《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发表《借鉴PPP模式对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的探索》,以借鉴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共建机房为例,对PPP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公共设施建设及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
  2.彭清平,在2007年第36期《财会月刊》发表《PPP方式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的应用》,将PPP模式应用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分析PPP方式内涵,论述了高等院校应用PPP方式进行融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步骤,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3.刘志,在2007年第7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PPP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分析》,针对体育场馆等项目运用PPP模式融资进行了分析。
  4.田一淋,在2008年发表的题为《基于PIPP模式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研究》的学位论文中提出以PPP融资模式为基础建立以中间组织为枢纽的公私合伙制(publlc-intermediary-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IPP),并探讨该模式在我国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运用。
  5.陈月梅、徐震宇,在2006年第12期《建筑经济》期刊发表《基于PPP视角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兼论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将PPP模式用于分析南京三桥的投融资模式中,在澄清PPP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基于伙伴关系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对影响具体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
  6.况勇、廉大为、赵雪锋,在2008年第6期《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中补偿和服务水平的确定研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两种补偿方式运作流程,并构建了前、后补偿方式下政府补偿额度、私营部门最佳服务水平的数学模型。
  7.吕建灵,在2009年第24期《安徽农业科学》期刊上发表《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分析及应用PPP模式探讨》,分析了某示范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融资模式、负债融资模式、企业积累模式、经营资源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资本融资模式,提出了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合伙融资为基础的PPP模式,探讨了PPP模式在杨凌示范区的筹资应用,指出了不足。
  8.汪文雄、陈凯、钟伟,在2009年第2期《管理现代化》期刊上发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服务价格形成机理建筑》,在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经济特性,价格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过程等角度探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机理。
  9.侯敬,在2008年第2期《综合运输》期刊上发表《法国铁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PPP融资》。阐述了PPP模式在法国高速铁路的应用和运营的可行性,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PPP融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10.傅强,在2009年第1期《山西建筑》期刊上发表《从灾后经营性基础设施重建探讨PPP模式的应用》,简要介绍了PPP模式的含义、提出背景、优点、项目组织结构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分析了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存在资金缺口的背景下,运用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11.郭瑞萍、苟娟娟,在2009年第1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PPP模式在我国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运用与完善》,将PPP融资模式应用于分析新农村基础建设。强调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PPP模式可以整合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加大投入,提高西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12.余杨、秦定、马凌,在2008年第6期《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上发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融资的可行性分析》,指出PPP模式是吸引私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尤其对PPP模式中怎么样控制风险做为较为深入的阐述,尝试给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型。
  13.晏志谦、胥晓刚,在2008年第11期《资源与人居环境》期刊上发表《论PPP融资模式在成都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分析了PPP公私合营的融资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14.李秀辉、张世英,在2002年第7期《城市规划》期刊上发表《PPP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PPP产生的背景、概念特征、优势和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PPP在中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PPP模式风险研究方面
  
  1.王灏,在2004年第5期《都市快轨交通》期刊上发表《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对PPP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有益探讨,并结合中国实际和行业特点,探索研究了两种切合中国轨道交通项目的PPP模式——前补偿模式和后补偿模式。以我国第一例采用PPP方式的融资方案的北京地铁四号为研究实例,针对政府管制中最为关键的地铁票价政策,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票价问题在PPP运作中的作用,尝试确定我国地铁票价管制模式取向,为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化地铁票价政策提出了新思路。
  2.元霞、柯永建、王守清,在2009年第5期《中国软科学》期刊上发表《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文章通过对中国PPP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案例的汇总分析,从中找出导致这些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3.姜继娇、贾晓霞、杨乃定,在2004年第1期《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上发表《项目区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认为项目区域风险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因素。基于多层次模糊推理,综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多层次、综合考虑项目区域风险因素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李胜、张星、孙建平,在2010年第10期《上海经济研究》上发表《BOT项目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尝试把贾晓霞等 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PPP/BOT项目中,经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认为这种方法适用于PPD/BOT项目,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5.张曦、俞波。在2004年第3期《福州大学学报》上发表《BOT项目经济风险指标及其度量方法》,分别从民间部门的角度研究了可量化的风险变量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的风险分析,提出了改进PPP/BOT项目风险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及项目经济风险的度量方法。
  6.李永强、苏振民,在2005年第10期《基建优化》期刊上发表《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博弈分析》,认为PPP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资金不足的难题,由于它组织结构比较复杂,各方最终目的并不一致,致使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从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等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风险分析,并通过博弈论对PPP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7.安丽苑。在2007年第10期《基建优化》期刊上发表《基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综述》,重点论述和评价了国内外关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涵义、风险分担的原则、风险分担条件、风险分担谈判过程、风险分担矩阵和风险分担的相关模型,并对风险分担的研究作了进一步展望。
  8.杨宇、穆尉鹏,在2008年第2期《建筑经济》期刊中发表《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提出了在PPP项目融资风险分担过程中应用灰色关联模型,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征,深入剖析了其融资风险因素,从项目参与方的角度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参与方对融资风险的承担能力以及承担风险的意愿。
  9.陈波、李远富,在2008年第3期《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期刊上发表《基础设施融资PPP模式的风险分配原则及分配方法》,分析了影响PPP项目风险的因素,提出了风险分担的原则,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理论上证明PPP项目风险最优结构的存在问题。
  10.王盈盈、柯永建、王守清,在2008年第12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PPP项目中政治风险的变化和趋势》,分析了PPP项目的政治风险及其变化趋势,指出其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并认为当前中国的良好政治环境有利于PPP项目的发展运作。
  11.郭晓琨,在2009年第1期《现代商贸工业》期刊上发表《PPP项目风险分担问题研究》,文章针对PPP模式的特点,提出风险分担的原则;从PPP项目不同参与方的角度出发,找出各自面临的风险,提出风险分析方法,使风险在政府部门与私人投资者之间进行合理分担,达到整体最优。
  12.石磊、候军伟,在2009年第8期《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上发表《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针对PPP融资模式的特点,通过构建的PPP融资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客观、有效的风险与评价系统,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采取有效的规避和控制融资风险措施对项目进行了动态管理。
  13.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在2008年第4期《建筑经济》期刊上发表《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文章中首先归纳风险分担在项目过程中的时点和要点,并总结风险分担对项目资金价值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已有的风险分担准则和不同的风险分担结果,以期为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可参考依据。
  14.程连于。在2009年第4期《价值工程》期刊上发表《PPP项目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担优化模型》。提出在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合理的项目风险分担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评估标准,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的设计成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双方博弈的焦点。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蒙特卡洛的风险分担评估与优化框架,系统阐述了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
  15.韩亚品、蒋根谋,在2009年第1期《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上发表《敏感性分析及其改进在PPP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文章将敏感性分析及其与概率分析相结合的改进方法用于PPP项目风险评估中,得到各风险对评价指标的敏感程度、变动的临界点及其发生的概率大小,为制订PPP项目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国内的研究为我国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运用和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如以此研究为基础。深入并拓展其业务方向,定能为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成功运行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李乐薇,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四册录入了她的名篇《我的空中楼阁》。初读这篇文章,我便被这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的写景美文所深深折服。它描绘的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久久在我脑海浮现。  作为一名语文教者,我意识到应当教好并引导学生学好这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另外我们还可以借鉴这篇优美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作文指导。    一、细致观察,抓住景物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毕节学院2009级73名少数民族本科学生进行了男女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对比研究。问卷包括36个有关为什么学英语的问题。使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男女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少数民族;男女差异    1、前言    1.1国外研究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习者达到某种学习目的的动力。首开第二语
期刊
开展各类语文活动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中组织难度大、学习资源短缺是两大难题,笔者针对这两大难题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展开语文活动,让语文因活动而更精彩。    一、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组织活动    语文活动因其综合性、探索性致使研究内容深且广,研究时间长且散,组织起来有较大困难。为了让活动在课内课外都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惟有通过学生个体之间,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思想、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是社会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期盼。本文主要提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了形成原因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探索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活”字,抓住一个“动”字,从激发兴趣入手,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联系生活,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体验学习,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发展自
期刊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中的障碍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外
期刊
摘要: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学习,同样,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是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锻炼,自觉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强调观念更新,提高认识,让学生自由选择专项,组合练习,激发兴趣,用隐性课程形成氛围等等,这一系列的途径选择和方法策略,有助于养成高中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对策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我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
期刊
摘要: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笔者拟从评价的激励性、互动性、启发性等3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即时评价做了概括分析,从中论述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艺术,以期提高我们体育教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效果,并和同仁共商榷。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艺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  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应注重运用教材文本,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激励中开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