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术中影像特点

来源 :中华高血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解剖及变异,以提高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的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行AVS的患者120例,采用RadiAnt Viewer软件回顾性统计其双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资料、术中影像解剖变异资料、AVS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分布于第11胸椎上1/3至第1腰椎之间,以第11胸椎下1/3至第12胸椎中1/3为主,约占75.5%.以横断面为时钟表盘,其开口位置横向分布于约9点至1点之间,以10点至12点之间为主,约占83.3%.右肾上腺静脉造影形态主要以三角型为主,约占48.2%,部分呈“瘤体型”形态.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组的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及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与脊柱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越大,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可能越高,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与脊柱的距离越大[BMI(kg/m2)<24组(10.54±3.74)比24~<28组(11.34±4.56)比≥28组(14.02±4.74)mm,P<0.05].右侧AVS的成功率为95.0%,左侧AVS的成功率为97.5%,双侧AVS的成功率约92.5%.右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异率为5.26%,均表现为右肾上腺静脉汇入副肝右静脉后再汇入下腔静脉.左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异率为4.27%.结论 BMI对于右肾上腺静脉开口位置的预测有一定指导价值,充分认识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异及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形态是AVS成功的前提.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11β-羟化酶缺陷症患者1例的临床特征及其家系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CYP11B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
目的:观察腰三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结果:69例患者,痊愈50例,占72.5%,好转13例,占18.8%,无效6例,占8.7%,总有效率91.3%,其中一次治疗49例,
对当前硅光集成的研究焦点-制备大断面单模脊形光波导的单模条件,用有效折射率法进行分析,也计算了传播常数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有效折射率法有方法简明、结论确切的优点。它能
摘 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单项知识传授与灌输,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记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英語水平的要求了,极容易导致学生所学的英语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应用脱节。因此,本文将创新思路,从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教学,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英
目的 探讨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术中静脉图像多样性的原因.方法 连续阅读本中心同一操作者2018年3月2日至6月6日右侧AVS成功病例90例,男性51例,女性39例,最小年龄27岁,最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法为主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腰椎及其相关区域的病变组织、压痛点先进行针刀松解,再结合手法整复错位的腰椎间关节。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materials used for casting a steel temple bell in the third year of Sungjong(1298) of Yuan dynasty in China through the radiographic
会议
颈椎、胸椎、腰椎的手术及近几年飞速发展的脊椎微创手术(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体骨折等开到手术及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射频消融术、臭氧注射、胶原酶溶盘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松解卡压的神经及索条状物(切割);结果:本组139例,治愈107例,占77%,有效32例占23%;结论:小针刀松解治疗臀上皮
为全面提高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应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处理好非手术与手术、局部结构与整体功能、全程病情和阶段性病变、非手术疗法的机理和综合优化运用、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