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tingl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十五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有成效的。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体育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且在诸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兴趣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产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包括多项内容,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类型与具体课的任务考虑,来评定整堂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上法。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一样,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之外,但仍有严格的区别,而且不能相互代替。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学校的体育课是按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
期刊
俄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赞可夫在经过20年的教学后,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法”的设想正是想探讨这个重要课题——如何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渴求知识、不断探究、勇于进取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感这一问题的重要。    一、情境的作用    记得某幼儿园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的影响,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地理考试中,气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从教材的知识性与德育功能看,教学的关键应该是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因子,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不同类型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并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自学,树立联系的观点,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1、读图分析能力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获取
期刊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时作为新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而到初二时部分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期刊
高中物理相对初中时所学的物理,让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意志品质薄弱和基础差的学生更容易失去学物理的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
期刊
【背景材料】  在实际生活中,小到家用电器,大到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都涉及到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所谓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概率。系统是由元件组成的,因此,系统的可靠性,不仅与元件的可靠性有关,而且与系统中元件的联结方式密切相关。用相同的元件组成的一个系统,完全相同的功能,如果设计的联结方式不同,得到的可靠性也不同,于是人们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或寿命,就必须事先精心设计以提高产品(或工程)的
期刊
新课程实施强调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开发,重视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所以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中,若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音乐
期刊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应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俗话说:“与其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
期刊
互动式教学是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中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当今教育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互动式教学尤为重要。以下浅谈几点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    一、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论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
期刊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手段,政治学科的理论性强,如果课堂语言平淡无味,似一杯“白开水”,势必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如果课堂语言丰富,妙趣横生,则学生会听得津津有味,也会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政治老师应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那么,政治老师应如何把握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呢?  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