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政治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动式教学是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中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当今教育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互动式教学尤为重要。以下浅谈几点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
  
  一、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论
  “以人为本”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学生是教学的第一主体,也是最根本的主体,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为目标、以学生为动力,在教学中构造互动平台,平等对话,凸现主体,投其所好,满足其所求,使学生的本性价值、潜能、人格、主体性、能动性都能得到尊重和发挥。
  2、符合“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战略要求
  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开放灵活的互动之下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能激发其自身的潜能,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较有促进性;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且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最终形成“学习快乐”的意念,这又将是他们终身教育的强大动力。
  3、符合增强教学心理效应的原则要求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形成世界现、人生观,掌握理论知识和各种技能等,都是有教育心理规律可循的。开展互动式教学,引入竞争,积极参与,巧设情境,激发情趣,联系实际,明辨是非,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教学心理效应,符合教育心理规律的要求。
  
  二、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1、师生互动
  这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材的难点、重点以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教师则及时做点拨,启发、带领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师生互动应是全方位的,可以是互动形式的变化,互动时空的变化,互动内容的变化等。互动不一定局限在课堂上,可以延伸到课外。内容可以是书本知识,也可以是生活现象、时事等。
  2、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往往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主要形式有:①讨论法。通过讨论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②辩论法。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竞赛法。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几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3、与学生家庭的互动
  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利用家庭教育来为政治课教学服务。具体做法可以让家长配合教学做一些工作。如讲述“家庭保护”内容时,可写一封“致家长的公开信”,让学生带给家长,让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家庭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后利用回信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使学生得到来自家长建议、看法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4、与其他各学科互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很多学科都有联系。因此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只有这样,政治课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且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各学科之间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但主要还是学科内容上的互动。如政治课教学可列举历史上或地理上的知识去分析,以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1、能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活”中学习
  课堂教学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学生能在“活”中学习,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恐惧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回答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让学生“动眼”,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生通过看、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学生看书、理解,教师只作引导性提问,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克服“满堂灌”的弊病。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3、能培养学生“讲”的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开口读书外,还应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都可成为讨论的内容。讨论时让学生展开争论、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共同启发、相互长进。通过议论学生学会思考、归纳。并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要使学生的“少讲”、“不讲”变为“多讲”、“会讲”,变学生的“沉默寡言”为“能言善辩”,使学生在“动口”中培养“讲”的能力。
  4、能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做”即是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得出结论、接受教育。“做”可以是参观、访问、调查、开主题班会、办展览、出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在课堂上练和在课外“做”,如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内容时可分组开展调查,也可以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互动式教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使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更先进,教育资源更优化,师生关系更和谐,育人环境、育人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其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生物学教学效果。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如何挖掘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组织教学,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思考:    一、引导学生改进教学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在实验中,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矛盾问题,去发现
期刊
在近几年的中考总复习中,我更新观念,大胆应用新课改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取得较好复习效果。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以求共勉:  我将初中政治总复习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体系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
期刊
俄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赞可夫在经过20年的教学后,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法”的设想正是想探讨这个重要课题——如何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渴求知识、不断探究、勇于进取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使我深感这一问题的重要。    一、情境的作用    记得某幼儿园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的影响,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地理考试中,气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从教材的知识性与德育功能看,教学的关键应该是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因子,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不同类型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并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自学,树立联系的观点,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1、读图分析能力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获取
期刊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时作为新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而到初二时部分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期刊
高中物理相对初中时所学的物理,让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意志品质薄弱和基础差的学生更容易失去学物理的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
期刊
【背景材料】  在实际生活中,小到家用电器,大到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都涉及到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所谓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概率。系统是由元件组成的,因此,系统的可靠性,不仅与元件的可靠性有关,而且与系统中元件的联结方式密切相关。用相同的元件组成的一个系统,完全相同的功能,如果设计的联结方式不同,得到的可靠性也不同,于是人们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或寿命,就必须事先精心设计以提高产品(或工程)的
期刊
新课程实施强调音乐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开发,重视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所以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中,若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于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所以,音乐
期刊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应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俗话说:“与其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