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述要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09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文人在追求文学斐然多彩和表达心灵的丰富性方面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新颖的坐标。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鼎盛时期,名家名作迭出,理论主张大放异彩,文学批评显出将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学问的特色。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以儒家为中心的观念逐渐淡薄使思想趋于活泼,二是清谈风气促进了议论和批评精神的发展,三是文学的丰富发展为总结文学经验、探索文学创作和演变规律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其中,文学发展对文学批评的推动尤为直接,也更加重要。
  当时出现的一批文学批评著作,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一改前人片段论文之方式,以专论、专著的形式对广泛的文学问题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周至详备,见解精深。《文心雕龙》《诗品》确立一干,枝叶扶疏,首尾各篇各品互生关系的著作体例更是提升了理论批评的体系性。
  以集部形式出现同时具有文学批评意义的作品,如挚虞《文章流别集》(此书佚失,仅留下少量对文体的论述)、萧统《文选》,或通过汇集文章、分体说明特点,或通过分类分体甄选历代佳作,向读者直观展示文体规范和作品精彩,引导阅读和写作。它们与以上专论、专著中论述文体的内容一经一纬,共同构成了文体学主体,而《文选》对后世的文体示范作用至巨,影响尤为深远。这两类作品在综合批评、文体批评、诗歌批评和选本批评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文学批评史上获得经典地位和意义。
  魏晋南北朝所称的文或文学,是“有韵之文”与“无韵之文”的总和,包括所有文体的作品。这似乎仍然是前人所持广义之“文”的观念。然而,文的形式特征及含义已经为人们确然认识,并对此作出了细致区分;对文学性作品与学术性作品、文学色彩强的作品与文学色彩弱的作品,人们也已经有细腻的感受和判断。与先秦两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文学观念进一步由混融向清晰演进的趋势十分显著,突破也十分显著。所以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魏晋南北朝可以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阶段。
  文人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开展文学理论批评,既探讨写作的共同规律,又总结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而且,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不断深入,所探讨的文学范围也不断扩大。所以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内容十分丰富,凡关于作家、文体、创作、理解、鉴赏、评论、文学史等,皆纳入批评家研究的视野,思想硕果累累而垂。
  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文学创作发展。魏晋南北朝批评家对文学的下列认识,尤关系创作之根本。
  突出写作对文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意义
  先秦人将立言视为“三不朽”之一,开始主要指像鲁国大夫臧文仲向君主进谏这一类言辞行为,后世则泛指文人从事的写作活动,从而使“立言不朽”成为激励文人著书立说、创作诗文的名言。曹丕《典论·论文》有关表述最为经典,对提高文人以写作实现个人价值的意识产生深远影响。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写作是关系治理国家的大事业,也是作者流芳千古的最重要途径。
  曹丕在二者中更强调写作对于作者个人的意义。他指出勤奋的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只需通过自己的作品,“而声名自传于后”,成为不朽的人。因此,任何原因导致写作的懈怠,都足以让人惋惜和痛心,是不应该的。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也说:“形同草木之脆,名踰金石之坚。”所以他刻苦立言,不是出于“好辩”,而是追求个人永垂之名,是“不得已”的選择。他们都强调,写作之于文人而言,是对自己生命意义的重新确定,因此是不可动摇的。
  一部文学史,其实也是一部作者在文学世界的创造中追求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历史,正是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才孕生了众多熠熠生辉、富有个人印记的文学作品。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文学史,作者犹如群星闪烁,作品大量涌现,这是文人创作热情高涨的结果,与他们奉不朽盛事之说为写作的精神信仰是分不开的。当然,肯定作者的传名意识与重视文章经国、有益于世的作用并不矛盾,是可以共同实现的。曹丕将二者并提,这同样为后人所接受。
  倡导缘情文学
  先秦人已经具有诗歌言志抒情的认识,《尚书》“诗言志”、屈原“发愤以抒情”(《惜诵》)皆是。之后,司马迁将这种认识推广至其他文体的写作,提出“发愤著书”(《太史公自序》)说。然汉代人在重复“吟咏情性”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创作顺从儒家“诗教”的要求,强调诗歌负起“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作用,使抒情与政教相糅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总体在儒家经学地位下移的背景下展开,批评家重新认识诗歌抒情性,并大力提倡。与汉代诗学相比,魏晋南北朝诗学的政教化倾向明显弱化。此可以陆机《文赋》为代表。他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肯定诗歌创作是诗人情灵化的精神活动,写诗应该回归抒情传统,《文赋》全篇基本无涉教化内容,明显淡化了汉朝经学家加于诗学的政教内容。在后世重情一派文学批评家看来,“缘情”说代表了对诗人摆脱礼教束缚、全面表现人丰富情感的创作追求的肯定。
  今人更有将“缘情”说与“言志”说对举,认为它是区别于政教化的“言志”说一个新的诗学标目。可见“缘情”说在文学批评史上反响之大。“言志”“缘情”的内涵大致相通,指表达人的内心精神和情感,古代文学理论常常“志情”并用,“言志”可代替“缘情”,反之亦然。所以将一个归于政教的诗论,另一个归于抒情的诗论,显然是困难的。
  然而,魏晋南北朝批评家在政教化诗论流行的历史前提下提出“缘情”说,使诗歌等写作与人的情感世界发生更直接、更丰裕的联系,不仅具有新意,而且在表述上也更契合文学创作本质。“缘情”说在文学批评史上虽然常受正统诗论质疑,但它产生的影响却是长远而积极的。
  追求文学之美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始终贯穿着求丽的精神,几乎可以说,如何使各类文体写得美丽,一直是当时文坛讨论的中心问题。孔子主张文质彬彬,扬雄称赞诗人之赋“丽以则”(《法言·吾子》),都包含对文学美的肯定。魏晋南北朝文论在吸收前人主张的基础上,更摆脱各种束缚,以美为尚。批评家求美的热切程度,以及对文学美的认识的深刻和全面,都远越前人而别开新面。   曹丕说“诗赋欲丽”(《典论·论文》),简要道出文学的特点是美,文学创作本质是求美。这定下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调,也揭示出文学批评根本走向。之后,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萧纲的“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萧绎的“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宮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金楼子·立言》),以及沈约等人总结诗歌声律规律形成永明体,皆以追求美丽纷呈不拘谨、低昂参差尽音韵之殊为文学写作之核心。刘勰、钟嵘、萧统在维护雅正文学传统的同时,对文学之美也作了充分肯定,其认识的深入和完整又非浮光掠影之见所可企及,更具有超越性的意义。在文人共同追求下,魏晋南北朝文学形成文情互生、工巧瑰玮的风貌。
  重视风格
  风格是优秀文学的表征。刘勰、钟嵘特别推崇刚健明朗的“风骨”“风力”,同时也尊重文学风格多样性。关于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批评家从作者禀性、作品文体、文学传统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认为人禀受的生命之气有清浊之分,无法改变,巧拙由此而生。这种文气说中包含着风格论因素。刘勰进一步明确地用文气说解释文学风格生成的原因,所谓“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文心雕龙·体性》),说明作者因禀受的清浊之气不同,写作的擅长和文学的风格也不相同。或有将清浊之气解释为具有优劣的区判。曹丕等人则使用中性的语言区别清气和浊气,并无优劣之成见横梗于其间,因此,由“气”决定的文章风格自然只是具备不同的特征而已,难说风格本身在价值上存在优劣和是非,以为风格有高低优劣是非之分,这只是读者的鉴赏态度。
  此外,批评家认为,文学风格与文体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要求。《典论·论文》《文赋》皆将文体与特定的风格相对应,如说“奏议宜雅”“诔缠绵而凄怆”等。刘勰将文体与风格的这种对应关系解释为“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文心雕龙·定势》)。这种思考方法以及所得结论,为文人接受并指导实际写作。后世有人认为近体诗五七言律绝的风格各不相同,显然受到了魏晋南北朝文体风格论的影响。
  关于作者创作风格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也为批评家所重视。钟嵘《诗品》以诗人创作风格(“体”)与《诗经》《楚辞》的源流关系为纲,梳理诗歌史,品第诗人。刘勰说:“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名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文心雕龙·定势》)他强调风格除了决定于作者先天之“才、气”,还在于后天“学、习”,肯定“功以学成”(《文心雕龙·体性》)。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家对风格的阐述,丰富了我国文学风格学内涵,促进了风格化审美的创作和阅读,对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魏晋南北朝文人在追求文学斐然多彩和表达心灵的丰富性方面,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新颖的坐标。
   邬国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其他文献
主持语:  周京新是当代中国水墨画坛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因其独具一格的《水浒组画》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一鸣惊人,此后不断更新绘画内容与语言,开创了“水墨雕塑”、“骨法山水”等许多新的绘画形式。  2010年8月,周京新由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调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也是江苏省国画院继傅抱石、钱松岩、赵绪成、宋玉麟之后的第五任院长。他在上任之后,重点加强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积极梳理“新金陵画派”文脉传承,将江
期刊
一件件光鲜亮丽的服饰,伴随着艺术家在京剧舞台上演绎形形色色的戏曲人物 一套套精工至巧的行头,彰显着中华『国粹』的美学精神。衣呈锦绣,戏里乾坤,京剧服装中蕴藏着怎样的艺术内涵,又有哪些规则和秘密?  行头—无规矩不成方圆  行头是京剧舞台上人物穿戴服装的总称。初看京剧行头,只觉炫彩夺目、亮丽光鲜。若深入了解你会发现,京剧行头不仅使用起来极其复杂和讲究,且有着极强的符号特征。早期的京剧行头多为手工绣制
期刊
说起中国瓷器,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青白瓷、元明时期的青花瓷及清代的粉彩瓷,而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却鲜有人知。事实上,魏晋南北朝的青瓷烧造工艺已达相当水准,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周身遍布纹饰的青釉莲花尊。此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北魏封氏墓群,是北朝青瓷的代表。这件瓷尊的独特之处在于
期刊
许慎《说文解字》云:“门,闻也。从二户,象形。”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是民俗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性体现,也是民间对于自己生存空间理想性建构的呈现。各类形态的门,不仅体现了门之“幕障卫”的基本功能,还折射出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与崇拜。人们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将民间信仰与门的文化意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门文化的建构与诠释倾注了个人经历、记忆与情感,逐渐成为门文化的展演者与创造者。  无论是
期刊
西方现代派诗人对视觉艺术的接受已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然而,以往研究的焦点大多局限于对西方美术自身传统的回溯,而忽略了超越欧美艺术之外,尤其是东方美术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在西方现代派诗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绘画艺术对其起到的启迪作用。  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绘画、青铜器和瓷器以及书法作品在西方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频繁展出。这些艺术品对西方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期刊
庐山素以雄、奇、险、秀驰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但鲜为人知的是,庐山的雾凇和云海更为奇异秀美。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庐山脚下长大又漂泊在外的人来说,爬庐山是会上瘾的。庐山就像是一个老朋友,总让我不断有新的念想。去年寒假回家时,朋友约我去爬山,我欣然前往,没想到竟然有幸邂逅了雾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遇见庐山的雾凇。  再上庐山  早晨七点多,我们从星子县(今庐山市)观音桥出发,沿盘山公路,经过黄家
期刊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近四百年间,政权的不断交迭,人口的大量流动,中原文化傳统与胡族游牧习俗的冲突,儒释道玄思想的交融,汇聚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可以说,这一时期,动乱与融合相生,崩坏与盛放共存,大分裂与大混乱的背后也催发了诸多领域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期刊
很多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文化的高峰期和儒学的『低谷衰落』期。然而,从思想创造性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来衡量,这一说法有失公允。  近百年来,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曾经饱受批判与否定,失去了其“独尊”地位。如今,儒学似乎又有否极泰来之势,其影响力较之于梁漱溟、熊十力等建构现代新儒学之时要强之百倍,但人们又在感慨今天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究竟应如何评判我们这个时代的儒学呢?  其实,这不仅因为我
期刊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代—秦汉瓦解之后,是长时间分裂和碎片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近四百年中,北方在艰难地融合胡汉之后,建立了完备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最终击败了门阀政治统治下的南方,建立了第二个大一统时代—隋唐。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统一与分裂的交替是贯穿中国历史的重要线索,如果说汉和唐是大一统盛世的象征,那么连接汉唐的魏晋南北朝则是分裂时代的典型,在传统观念中往往被认为是一个“
期刊
一扇简单的门,却有着不简单的学问。不同等级的门在色彩、大小、形制、装饰上有哪些区别?门的建造有什么讲究?门上的习俗因何而来?简单的一扇门,凝聚的却是历史与家族的兴衰、礼制与艺术的调和,以及情感與风俗的交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