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文物标本塑化保存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2、3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新鲜出土的生物类文物标本外,现存放于各地博物馆或文物考古机构的各种生物类文物标本,包括纤维质类文物和漆木器类文物标本,仍然由于缺乏优质保存的现代科学保存技术而面临变色、变质,甚至毁烂的威胁.因此,如何改变生物类文物保存研究的相对滞后现状,开拓出一条使生物类文物标本得到长期优质保存的简便易行的途径,实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代生物塑化技术是由德国生物学家Hargens首先开发并取得专利的一项生物制品保存技术。在生物类文物标本塑化的实验中发现,由于生物类文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差异甚大,因此,各自所需的塑化技术参数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筛选和完善;同时,如何鉴定文物标本塑化后的结果,目前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亦有待于建立客观的科学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位于北京市丰台地区郭公庄西南隅的大葆台西汉木椁墓于1974年6月初在基建施工中被发现,同年8月由大葆台西汉墓发掘组对墓葬进行发掘整理.两座墓葬东西并列,相距二十余米,同为“黄肠题凑”墓,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汉墓.经对墓葬形制、墓主骨架(东墓为男性、西墓为女性)及出土文物进行研究,确认两座墓葬主人分别为西汉燕王(广阳顷王)刘建及广阳顷王后.墓虽早期被盗、且遭火焚,仍出土各类随葬物品四百
进入京城白塔寺山门,漫步前行,便看到一座以红墙围成的单独院落——塔院。这是一座幽雅的小院,院内苍松翠柏、古楸参天,气象庄重。一缕缕轻烟淡雾,迷离飘缈,清香宜人,如置身
古代瓷器时代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一件器物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首都博物馆所藏瓷器中也有这样一些器物,它们的时代
如何将这些残缺的化石按照研究资料一件件修复并配齐,进而进行整体装架,将一堆散乱的化石变成完整的仿佛有生命的整体,是博物馆技术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大任务.这项工作和一般的化石修复有所不同,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对残损部分进行修复,而且对于短缺部分要进行重新塑造.塑造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科学的、真实的、准确的,否则将是欺世之作.因而,任何一个程序都要求有科学依据,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发挥技术能动性,试用各种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一件文物的修复不能再局限于形状的复原以及残缺的修补,而是应该为文物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安全体系.一件文物在修复前要经过科学仪器的检测,记录下文物的成分、质地等相关数据,并根据检测结果制订出相应的修复计划;要提高修复的科技含量,确保经过修复的文物能够长存久安.另外,在对一件文物修复时还应该注意对文物本身所包含信息的收集,为开展研究做好准备.例如,在2008年为海南省博物馆修复
本期要目区分新旧赛扬4移动电脑如何更新BIOS?在Windows2003中如何将计算机锁定?什么是超频?如何屏蔽主板集成声卡?Win98不能关机怎么办? This issue points to the old an
在北京西部门头沟的青山绿水之间,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每个村庄都像是一部书,村里的古树、石碾、老井,还有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将村庄的历史娓娓道来,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有着深厚的“重读”传统,语文教学常常在课文内容与知识之中展开,且是孤立的,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是缺乏联系的。表达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我们是否可以将教学视线作一些挪移,聚焦于言语取向,着眼于单元联动,尝试站在课程层面上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尝试“连体”教研,即同一教研组几位老师相继开放阅读教学、口语交际、阅读应用、综合性学习、作文指导、作文评改等课
《宗教文明品析丛书》正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陆续出版。本套丛书共有10册:1.《宗法性传统宗教》;2.《道教》;3.《藏传佛教》;4.《汉传佛教》;5.《中国
高一化学一开始就介绍了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这部分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化学元素虽然只有百余种,其中常见的元素不过几十种,但它们结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