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程下家园合作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规程的实施不仅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更加详细的依据和明确的指导,还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教育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来实施。在新规程的指导下,我们想要充分挖掘家园共育的优势,就必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家园沟通渠道,重视家长意见的吸收采纳以及促进家园合作的公平实施。
  关键词:新规程;幼儿教育;家园共育;具体策略
  新规程的提出不仅明确了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还就家园共育的方式、形式等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新规程第五十三条)“幼儿园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新规程第五十四条)。那么,在此规程指导下,幼儿教师如何才能发挥家园合作的育人合力呢?
  1完善和丰富家园沟通渠道
  想要充分挖掘家园合作的育人价值,幼儿园就必须要积极建立家园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让家长有意识、有渠道地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之中。比如,新规程上提出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就是完善家园沟通形式,丰富家园合作渠道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鉴于一些幼儿父母在外务工,难以参与到家长会中或者难以在家长开放日到园,我们不妨在幼儿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还可以将电话、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运用到家园沟通之中,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幼儿的在园状况,并与其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最终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幼儿获得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在幼儿园网页上建立家长版块,为家长提供一些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使教师对家长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在此期间,学校也可以通过该版块或者微信公众平台等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管理理念等内容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对幼儿园以及幼儿园教师等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如此一来,在家庭、幼儿园信息的互通有无之下,家长和教师既能对幼儿的学习状态与生活状况等产生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又能给予幼儿及时、有效的科学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走出困境,积极、乐观地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2 重视家长意见的吸收采纳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务必要以宽广的胸怀博采众长,积极采纳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所以要将家长的意见吸收、采纳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更长久,他们对幼儿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幼儿情绪变化等有着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人往往会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进而在看待、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时采取不一样的解决策略。倘若能够充分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那么,幼儿教师便能够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极大地开拓其思维和视野,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性提升。
  为了更好地汲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既可以通过“家长来信”的讨论版块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家长的信件,感受来自家长方面的缤纷育儿智慧,也可以通过优秀家长发言等形式引导幼儿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反思中,并积极参与到科学育儿的行列之中。在此期间,尤其需要注意地是,教师在接受家长意见和建议时务必要仔细筛选,以确保能够真正意义上发挥家长意见的引导作用,将家园共育的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出来。
  3促进家园合作的公平实施
  在家园合作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既决定了家长、幼儿园是处在一个平等的合作地位,也决定了理解、尊重是发挥家园育人合力的重要保障。在家园合作中,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务必要摆正自己的姿态和态度,平等且真诚地与对方沟通。比如,一些家长在面对教师时,总是会盛气凌人,觉得教师就是看孩子的保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教师会因为家长的学历、财力状况等产生过于自负或卑微等情绪。然而,无论哪一种状况都会对家园合作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在给予教师相应培训的同时努力引导家长以一种更加公平、更高效率的沟通方式与幼儿园方沟通,从而使家园合作能够在一种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施,使教师、家长在不卑不亢的交流中对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科学纠正。如此一来,幼儿才能在家园合作的作用下更加积极、乐观地学习,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而言之,新规程下的家园合作不僅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发展思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家园共育作用的基础上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引进,以确保幼儿能够在家园双方的双管齐下之下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塑造更加强健的体魄,从而顺利开启下一阶段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王丹.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2]徐鹏.对如何教好幼儿的教育经验之谈[J].学周刊.2017(04).
  [3]郑佩颖,张琴秀.家园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以X市S区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15(12).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教育是指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展开的新方向延伸。其创新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性化教育以及具有人文关怀特点的教育期许。本文阐述小学教育现状以及当下网络环境对小学教育起到的影响,同时提出创新是小学教育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网络环境;创新;研究  1前言  小学教育是教育计划的初级阶段,更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计划实施时需尊重小学生的性格差异性和兴趣差异,并以此作为创新的突破口使
摘要:本文对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一是制定亲子阅读计划,树立爱阅读的榜样;二是家园保持一致步调,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三是教给孩子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四是开展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阅读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在幼
摘要:幼儿园作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走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其中的生活教育尤其重要,生活教育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才能保证幼儿园生活教育能够在接下来的幼儿园课程之中发挥实际的教学作用。而本文将要从幼儿生活教育如何在幼儿园课程中实现课程的教学与交流进行探讨,并且根据目前所存在的状况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课程的优化实现对儿童的优质教学。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幼儿园课程  在
《幼儿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何巧妙的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该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重
摘 要:先天资质、个人成长历程和生存的文化背景是影响每个人智力发展的三种重要因素,特别是外在环境和教育条件对个人的发展和表现有重要作用,而走班制就是实施体育新活力的路径之一。  关键词:走班制 体育课堂 小学生  课堂是花园,养育着祖国的栋梁之才,要想让每一棵幼苗成长成参天大树,让每一棵树长得足够高大,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就要设计出卓越的课程,来为树苗提供充足的养分。重视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成长
摘 要:在新课改下,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古诗词中富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在古詩词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以及生字的讲解,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同时古诗词教学是判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发育程度有限,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过程需要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的联合。本文主要围绕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实践途径展开研究,详细介绍了家长讲述爱国人物事迹,增加幼儿爱国主义感知;园所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情绪;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幼儿正确爱国观念等几种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园共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
摘要:幼小衔接时期做好绘本识字教学,帮助幼儿们养成主动的识字习惯,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积累更多生字,进一步提高识字兴趣、绘本阅读积极性、主动思维能力等,有效创设教学情境,顺势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园的绘本识字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最优化效果。我们教师要在绘本识字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上下足功夫,结合广大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力水平等,耐心指导他们快乐阅读绘本,主动进行识字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写明:“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重视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并且指导家长正确的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方式。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指导家长投其所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 指导家长养成正确的陪伴阅读习惯,丰富孩子的情感”和“开设交
摘要:幼儿教育一直是教育培养中较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而目前的教育改革更是比较注重在幼儿阶段对于创造力的激发。在这个阶段的幼儿认知能力较差,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容易丧失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不强的现象,重点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成长的关键性并根据具体现象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实践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力;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