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病”不能滥用“止疼药”

来源 :民生周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止疼药是通过麻痹中枢神经抑制病人疼痛的药物,适当使用可以缓解病人痛苦,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但如果滥用则可能掩盖真实病情,贻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止疼药; 治治病
  止疼药是通过麻痹中枢神经抑制病人疼痛的药物,适当使用可以缓解病人痛苦,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但如果滥用则可能掩盖真实病情,贻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主席要求我们“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我们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尤其是对已经“生病”的同志,要认认真真“把把脉”、彻彻底底“治治病”。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在进行“三堂会诊”时,批评别人不敢深入,喜欢先肯定后否定,喜欢强调客观原因,淡化主观问题;自我批评时不敢揭底,装模作样、避重就轻;或者查找问题时能一针见血,整改落实时却百般推诿。总之,只要一触及灵魂或者利益就绕着走,有人“病”无人“疼”,这无异给别人或者自己吃了一剂“止疼药”。“病”还在,“病人”就已经不疼了,这不仅让“治病者”找不到“病灶”,查不出“病因”,久而久之“病人”本身也会麻痹,认为自己没有“病”了。
  “治病”时为什么会滥用“止疼药”?原因不外乎三点,一种是认为“病”是“小病”,无妨大碍,吃吃“止疼药”,休养休养就好了;一种是“病人”怕“疼”,没有面对“病痛”的勇气;还有一种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靠吃“止疼药”掩盖病情。
  对于第一种情况,蔡桓公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讳疾忌医,小病也可能变成大病,由病在“腠里”发展到病入“骨髓”,最终无药可医。一些领导同志随着职务的升迁,“一言堂”搞得越来越多,“群言堂”反而越来越少;办公室坐的越来越多,田间地头跑得越来越少;身上的“官气”越来越多,“土气”越来越少。这些现象看似无妨大碍,实则是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规矩意识和党性修养淡薄的结果。长此以往,不仅会凉了群众的心,也会绝了自己的路。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有了“病”就会“疼”,病不会因为我们怕疼就远离我们,相反如果有了病不及时医治,病情还会加重,还会更疼。我们有的同志查摆问题“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引火烧身,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自毁形象;整改落实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唯恐限权控权的措施一旦制度化,会让自己受制约不自在(人民日报2013.10.14)。
  最后一种情况我们则要区别对待,这种“病人”知道自己“有病”,而且“病”得不轻,为逃避“治疗”,故意隐瞒“病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个别党员在自我批评时,看似“红了脸”、“出了汗”,其实还远未揭底。对于这些“病人”,我们不能被其貌似“无病”的表象欺骗,要善于用X光、CT透视其真实“病情”,对于“病入膏肓”者,要坚决切除“腐肉”,维护党组织机体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党不是“活神仙”、不是“钢铁侠”,在成长中难免会生“病”,有“病”就会“疼”。可怕的不是“疼”而是“病”。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实事求是“查查体”,对“症”下“药” “治治病”,让党的机体保持健康活力,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因“病”而“疼”了。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突出。本文从信息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探讨了应对信息安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挑战;应对策略  最近媒体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警示我们,敌对势力网络监控和窃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的安全问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不仅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
期刊
【摘要】镇街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基层执纪执法机关,应当在提高各方面工作执行力上有所作为。本文对提高镇街纪检监察部门执行力的现实必要性、理论制度依据及工作有效性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镇街;纪检监察部门;执行力;监管;执法机关  执行力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它可以理解为贯彻决策意图的力度、完成预期目标的组织程度、个人能力发挥的水平等多个层面。现阶段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执行力的提高。笔者结合
期刊
高素质新型后勤军事硕士研究生是指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中(高)级后勤指挥军官。  后勤院校要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主阵地的作用,从四个方面全面深化军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注重超前发展,确立培养理念;加大实践锻炼,拓宽培养途径;深化教学改革,建强教员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培养机制。  【关键词】后勤军事硕士;培养;后勤院校  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后勤军事硕士,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严抓军事训练、
期刊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纪律需要全体党员共同遵守和维护,是对党员素质的综合考量。  一、坚决执行党的纪律,是每个党员的应尽责任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的纪律是
期刊
【摘要】天然气在节能减排的的现代能源应用中意义重大。本文就我市天然气的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获得了运营企业和协议企业的相关数据,了解了供气管道现状及模式和用气企业的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供需情况;调查报告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我们积极推进其使用,这对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当前准确掌握天然气供需情况现状,引导天然气有序合理使用,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剧烈的阶层分化。本文从阶级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特点及根源,详细分析了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一些基本特点,并探讨了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利益均衡  当前,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阶层分化,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有人曾将我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虽然不一定精确,但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形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阶层之间财产状况、社会地位、谋生方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民意调查,推动民意表达,助力民主政治,必须立足系统性与长期性,进行全方位的建设。提高政府对民意调查的认知水平和推动力度是首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强化成果转化工作,提升民意调查的科技含量以及进一步加大民意调查的透明度。  【关键词】民意调查;建设路径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对外传播应该努力提高传播能力,积极向世界传播我国的优秀的文化,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水平。这一纲领的提出具有多重含义。它意味着我国不但要积极地开展对外政治传播,努力争夺国际斗争的话语权,改进自己的传播策略,而且还需要我们努力挖掘我国的文化精髓,积极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全面提升自己软实力。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加剧的当今世界,中国以世界文化大国及文化强国为目标
期刊
【摘要】 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善的激励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改良方式。通过调整制度策略、优化制度结构、搭建完善制度框架和提升强化制度优势,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局势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上,集体和个人的环境行为会在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政策指引以及激励下转向“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本文试图从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节能减排的制度约束、环境友好的机制激励三个方面出发,全面阐释促进环境行为之制度构
期刊
【摘要】我国文化的崛起远远赶不上经济、军事和科技崛起的步伐,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崛起的短板,本文就当前中国实现文化崛起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文化崛起;困境 ;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30多年来我国GDP指数每年以平均9%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2012年我国GDP为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