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视角下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写作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对写作训练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背景下,议论文写作更是成为了考查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思维引导入手帮助学生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实现“有话可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逐渐形成,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注重从批判性思维入手来突破高中议论文写作瓶颈,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成为新时期高中师生的共同奋斗目标。
  关键词:批评性思维;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核心素养;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03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写作训练中更是应该从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语言输出的任务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输出的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高中写作训练中,学生更习惯于以议论文的形式完成写作内容,相对于其他体裁的写作来说,议论文写作在学生心中是最容易“稳定发挥”的,但从学生实际的写作情况来看,高考中学生以议论文的形式完成写作模块得到稳定的分数较为容易,但想提高语文写作的分数却并非易事。高中生进行议论文写作,在高考中较为“保险和稳妥”但却并不利于学生突出重围,取得作文高分。而之所以无法突破分数限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维受限,思维受到禁锢,无法顺利拓展,所使用的语言缺乏说服力,围绕某一观点反复强调,生搬硬套缺乏亮点和新意。但同时由于每一句话都是与主题紧密联系的,就不太容易出现跑题等“硬伤”,而字数上,学生也能够有意识地做到“无论如何得把字数写够”,在这样的写作思维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往往是会有一个平稳但并不高的分数。但显然这种写作水平与写作方式是每一个高中教育工作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同时也是不符合高中生写作能力与素养提升的,因此笔者提出从批判性思维入手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的引导。首先,从批判性思维入手开展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真正将自己的写作“实力”展示出来,将思维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更有助于在高考写作中突出重围。其次,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引导,而从批判性思维入手开展高中写作训练,也为高中生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最后,批判性思维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需求,让学生在思辨中认知写作、认知生活、认知世界,更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大语文”。
  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从批判性思维培养入手开展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新模式。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议论文教学策略探究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才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呢?才能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运用中实现议论文写作能力与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呢?笔者认为从以下角度入手开展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引导与训练是值得尝试的。
  1.挖掘课文资源,渗透批判性意识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教师说学生应该具备,学生就自然而然就能够具备这种能力,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与渗透,才能让学生逐渐的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课本出发,从阅读材料的分析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为议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尤其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更可以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感受古人的智慧。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就可以巧妙选取文言文片段、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元素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如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借口托词还是正义伸张?如从“佚之狐言于郑伯”引导学生思考佚之狐将烛之武推荐给郑伯的用意是如何?如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思考是谦虚之词还是有其他情绪、怨言融入其中?再如借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让学生尝试从这句话去思考晋文公是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当学生从细节分析入手完成这一课文言文的学习以后,教师再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烛之武是用什么方式劝退秦军的?如果烛之武纠结过往不去说服秦军历史又将如何改写?通过这些发散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小文言文绽放出大智慧,让学生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于深层次理解文章深意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使学生在内心中接纳和认可的态度面对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选取合理角度,实现科学性批判
  在从课文入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还应该注意防止学生对批判性思维过度理解,进而出现为了批判而批判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极可能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思维的构建以及情感的表达,更可能在价值观方面出现偏差,出现“以批判为荣”的错误认知。因此,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选取适当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批判。一旦学生出现过度批判、泛滥批判的苗头,教师就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指导,讓其认识到认可批判思维的形成、批判言语的构建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之下,以表达正确观点为基础。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辩论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辨,在辩论会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提前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将辩论的观点公布出来,让学生自主进行材料的收集、观点的分析,并自主寻找支撑本组观点的论据。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以片段的形式整理出来、记录出来,使其成为学生辩论过程中的有力法宝。当学生完成辩论以后,教师将学生的“辩论法宝”收集起来,细细查阅,了解学生的批判角度、批判方式,帮助学生去纠正他们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引导其树立科学批判的意识。   3.借助热门话题,激发批判性思维
  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人,故此高中议论文教学课堂,应该联系生活、联系国家、联系社会。因此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借助社会热门话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思维发散的意愿,激发学生交流观点的意愿,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积累有效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或是能够在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以及能够激发学生激烈讨论的社会话题,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图片观看、视频观看、文字阅读的形式展示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寻找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经典的“史上最暖图书馆”案例就可以呈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看到这一案例时,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让拾荒老人看书是值得提倡的”,这一观点本身无可厚非,同时也是全社会提倡的,但如果学生仅仅能够从这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思维就受到了局限,批判性思维也就无法形成,这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这一“图书馆”都会涉及到哪些群体,并从这些群体的角度再度思考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李文亮先生的离世”、“高龄的钟南山先生成为了疫情期间中国人的希望”、“干垃圾湿垃圾分类在现阶段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热门话题带到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辩论,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议论文所应该探讨的观点与内容。
  4.经典美文赏析,掌握议论文技巧
  高中议论文教学应该是有骨有肉的,如果说前期思维方式的引导以及热门话题的积累,都是在帮助学生储备议论文写作的素材,充实议论文写作的血肉,那么在专业性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文章结构、行文脉络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议论文,防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议论文写成“四不像”。为此教师可以将经典议论文美文分享给学生,在共同阅读、共同欣赏、共同剖析的过程中,组织学生一起去抽离、选取议论文中的结构框架,让学生意识到议论文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由论点 论据组成的,每一个论点都需要有充足的论据做支撑,而要想了解一篇议论文所阐述的观点只需将其中的观点抽离出来,以框架的结构重新组合。要想了解一篇议论文写作的高度,只需细细品味每一个论据所具备的说服性和所蕴含的深意。当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以后,教师可以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议论文作品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该议论文的结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重点要素提炼出来,当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以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析同伴所完成的议论文,在互相学习、互相修改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写作观点以及思维发散方向。
  综上所述,议论文教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教师从批判性思维引导的角度对高中生开展议论文写作教学,将更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以及议论观点的形成。希望本文从挖掘课文资源,渗透批判性意识;选取合理角度,实现科学性批判;借助热门话题,激发批判性思维以及经典美文赏析,掌握议论文技巧等角度探索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与指导策略能够对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让高中生不仅能够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稳操胜券,更能够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引,更好地认知社会、认知生活、认知自我。
  参考文献:
  [1]纪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议论文写作——以构建、优化论证模型为例[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12):11-14.
  [2]宁旭东.构建高中批判性思维写作训练的教学模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5):128-130.
  [3]陈军.批判性思维与高考论述类作文写作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15):35.
  [4]鞠俊.议论文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浅析[J].考试周刊,2019(42):33-34.
  [5]杜新建.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分析事理——以《死于细节》一文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8(12):44-47.
  (作者單位:韶关市张九龄纪念中学,广东 韶关 512031)
其他文献
摘要:“生本教育”是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在学生获得教育教学最大限度解放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生本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激发学生兴趣、铺垫后续学习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新旧知识的联系转换、实验展示、科学故事等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实验;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99  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是包含备课、课堂导
摘要:這些年国家颁发了新课改教学政策,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有效投入地到阅读学习中来,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空间;学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诸多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一些依托现代化教育理念衍生出的一些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逐渐的在教育领域当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其中应用成效最为显著的就是“三段五步”循环管理模式,该种管理模式主要强调的就是思考——操作——思考,并依照提出管理概念——推行实施——反馈意见——整理思考——融合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体现了未来社会对人才新要求,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精准获悉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推进个性化学习,减负增效。2018年下半年,学校引进科大讯飞研发的智学网教育平台辅助教学,笔者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使教育教学更精准、更适切、更科学,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精准教;个性育;科学学  
摘要:教师要从传统的机械模式中转变出来,以微课操作模式,实施全过程教学内容分析,加强知识的精确分析判断,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教师可从微课分析中获取基础探索分析,进一步把微课等新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此,教师可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微课应用策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符合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微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其根本目的是在教学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高中生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物理核心素养,让学生会运用物理所学知识创造实际价值。因此,本文分析了基于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构建的价值和原则,探究了其有效构建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利用微课教学、项目教学、设问引导、分层教学辅助等,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为中心;高中物理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要求,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同步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想象创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口语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英语阅读场景中,在课内外的阅读双向化导入中,强化学生的积累,让学生夯实了英语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开创更加轻松自主的空间,让英语阅读成为一件愉悦的事,使学生能够获得精神层面的熏陶。  关键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基于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切实在学习任务中获得发展。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高中语文任务式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核心部分,主要就探究作品背景、总结教材提示、转化教学目标、尊重意外生成四个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知文论世;依体演绎;真实情境;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摘要: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元方式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26.1.1二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一课,提醒我们概念教学要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概念形成的过程性,凸显概念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思维;情境设计;拓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