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健康是每一个人幸福生活的源泉,健身运动则是健康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曾说:“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强健体魄,幸福生活的理念已深入学子的心中。以下是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的师生体育健身的一幕幕场景:
“斗力频催鼓,争夺更上筹。”这是松和小学体育节上,拔河比赛喧腾热闹的场景。
“贴身对抗各投篮,夺步争球战正酣。”这是篮球比赛,孩子们竞争对抗的激烈情景。
“小球飞旋任尔刁,电闪雷鸣快似刀。”这是女乒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搏杀的场景。
……
松和小学是深圳市区级首批体育特色重点项目学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作为一校之长,笔者深知体育教育给学校带来的荣誉,也深觉如何发扬光大、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责任。体育,只有全员参与、终身健身,惠泽生命才是真正的体育之道。
一、体以载道育汝成人
成人之道先健康。体健心如少,返老还童身。苍天赐恩典,万寿福无疆。健康有三要:一要健康的体魄。但愿身长健,浮世凭悠悠。松和小学致力让学生人人掌握一种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心动、行动、你动、我动,大家一起快乐运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喜欢篮球的,可以三五成群,切磋切磋。喜欢乒乓球的,可以弧圈上旋你推我挡。喜欢啦啦操的,可以击节踏歌翩翩起舞。还有武术、跑步、毽球、呼啦圈、跳绳、羽毛球、散步等等,应有尽有,任君选择。所有这些项目都进了体育课堂、进大课间活动、进社团活动,真正让孩子们喜爱这一项运动,掌握这一项运动,享受这一项运动。比如,把特色项目推进课堂,实行全校每周每班一节篮球课,二年级每周每班一节乒乓球课,五年级每周每班一节啦啦操课。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操是学生的快乐时光,有广播体操、武术操、小苹果广场舞、花球啦啦操;周三、周五是各种趣味体育运动,有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有跳绳,毽球,呼啦圈等;周四是跑操,两千多师生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运动,场面极为壮观。此外,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快乐乒乓》《快乐篮球》《快乐啦啦操》《校园舞蹈啦啦操》,让体育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健康有三要,其二为健康的思想。天道运行,一往无前,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作为人,应该效法天道,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活力,树立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占据当时主导思想的“修心养性”学说,还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中庸之道”,无论是强调“身心合一、防治并举”的中医理论还是注重和谐人际关系的“仁爱”观点;无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时令节庆,还是旨在加强人际沟通的风情民俗,无不闪烁着心理健康思想的光辉。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在一项项体育活动中,松和小学传承给孩子们的,正是那健康向上,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
曾有这么个同学,原本身体不好,性格内向忧郁,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朋友也比较少。自从三年级加入学校篮球队后,天天坚持训练,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性格一天比一天开朗阳光,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到了五年级,已经成为人见人爱的学习班长、篮球队长。家长简直乐开了花,逢人就说“松和好,体育好,传统文化好!”
健康有三要,其三为健康的生活。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能力,还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思维方式。松和小学在体育运动中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方式和能力。
“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从不同角度,提醒孩子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要想人长寿,多吃豆、少吃肉”,引导孩子们吃出健康。“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则教育孩子们穿出健康。“遇事不恼,长生不老”“笑一笑,十年少”用一句句内涵丰富、朗朗上口的保健谚语,引导孩子们健康地诗意生活。
二、体以载道育汝成功
学校以篮球、乒乓球、啦啦操为重点项目,抓普及,破局限,实现特色教育全员化,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形成了深圳体育教育特色品牌。学生篮球队在2012年至2018年间荣获4项市冠军,3项市亚军,3项市季军;女篮获得龙华区6项冠军,男篮获区4连冠。2017年松和小学被教育部评为“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三年,学生乒乓球队获得龙华区团体冠军,深圳市男团女团冠军、男双冠军,获广东省乒乓球赛男双亚军。啦啦操队连续4年获得深圳市啦啦操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16年获广东省团体总分第一名,2017年获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第一名,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评为“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学校飞马啦啦操俱乐部被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啦啦操四星级俱乐部”。学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龙华区首批“体育特色重点项目学校”。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兴则国运兴”,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手段、精神载体,更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体育已成为松和师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精神载体、文化符号,松和小学的体育特色教育在党的十九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支撑下,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学生学有专长,掌握至少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强健体格,净化心灵,美化生活。中国南方一个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特色学校迅速崛起。
“斗力频催鼓,争夺更上筹。”这是松和小学体育节上,拔河比赛喧腾热闹的场景。
“贴身对抗各投篮,夺步争球战正酣。”这是篮球比赛,孩子们竞争对抗的激烈情景。
“小球飞旋任尔刁,电闪雷鸣快似刀。”这是女乒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搏杀的场景。
……
松和小学是深圳市区级首批体育特色重点项目学校、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作为一校之长,笔者深知体育教育给学校带来的荣誉,也深觉如何发扬光大、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责任。体育,只有全员参与、终身健身,惠泽生命才是真正的体育之道。
一、体以载道育汝成人
成人之道先健康。体健心如少,返老还童身。苍天赐恩典,万寿福无疆。健康有三要:一要健康的体魄。但愿身长健,浮世凭悠悠。松和小学致力让学生人人掌握一种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心动、行动、你动、我动,大家一起快乐运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喜欢篮球的,可以三五成群,切磋切磋。喜欢乒乓球的,可以弧圈上旋你推我挡。喜欢啦啦操的,可以击节踏歌翩翩起舞。还有武术、跑步、毽球、呼啦圈、跳绳、羽毛球、散步等等,应有尽有,任君选择。所有这些项目都进了体育课堂、进大课间活动、进社团活动,真正让孩子们喜爱这一项运动,掌握这一项运动,享受这一项运动。比如,把特色项目推进课堂,实行全校每周每班一节篮球课,二年级每周每班一节乒乓球课,五年级每周每班一节啦啦操课。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操是学生的快乐时光,有广播体操、武术操、小苹果广场舞、花球啦啦操;周三、周五是各种趣味体育运动,有篮球的运球、传球、投篮,有跳绳,毽球,呼啦圈等;周四是跑操,两千多师生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运动,场面极为壮观。此外,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快乐乒乓》《快乐篮球》《快乐啦啦操》《校园舞蹈啦啦操》,让体育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健康有三要,其二为健康的思想。天道运行,一往无前,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作为人,应该效法天道,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活力,树立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占据当时主导思想的“修心养性”学说,还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中庸之道”,无论是强调“身心合一、防治并举”的中医理论还是注重和谐人际关系的“仁爱”观点;无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时令节庆,还是旨在加强人际沟通的风情民俗,无不闪烁着心理健康思想的光辉。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在一项项体育活动中,松和小学传承给孩子们的,正是那健康向上,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
曾有这么个同学,原本身体不好,性格内向忧郁,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朋友也比较少。自从三年级加入学校篮球队后,天天坚持训练,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性格一天比一天开朗阳光,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到了五年级,已经成为人见人爱的学习班长、篮球队长。家长简直乐开了花,逢人就说“松和好,体育好,传统文化好!”
健康有三要,其三为健康的生活。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能力,还是一种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思维方式。松和小学在体育运动中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方式和能力。
“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从不同角度,提醒孩子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要想人长寿,多吃豆、少吃肉”,引导孩子们吃出健康。“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则教育孩子们穿出健康。“遇事不恼,长生不老”“笑一笑,十年少”用一句句内涵丰富、朗朗上口的保健谚语,引导孩子们健康地诗意生活。
二、体以载道育汝成功
学校以篮球、乒乓球、啦啦操为重点项目,抓普及,破局限,实现特色教育全员化,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形成了深圳体育教育特色品牌。学生篮球队在2012年至2018年间荣获4项市冠军,3项市亚军,3项市季军;女篮获得龙华区6项冠军,男篮获区4连冠。2017年松和小学被教育部评为“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三年,学生乒乓球队获得龙华区团体冠军,深圳市男团女团冠军、男双冠军,获广东省乒乓球赛男双亚军。啦啦操队连续4年获得深圳市啦啦操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16年获广东省团体总分第一名,2017年获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第一名,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评为“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学校飞马啦啦操俱乐部被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啦啦操四星级俱乐部”。学校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龙华区首批“体育特色重点项目学校”。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兴则国运兴”,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手段、精神载体,更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体育已成为松和师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精神载体、文化符号,松和小学的体育特色教育在党的十九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支撑下,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竭的动力。学生学有专长,掌握至少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强健体格,净化心灵,美化生活。中国南方一个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特色学校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