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属于他们的国学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我偷偷地观察过,看到课堂上老师领着学那些国学,早自习、午休时间学生也一起朗读。可是回到家,我让儿子读一读,他读都读不顺溜,还谈什么背下来呀。因为在每首古诗或每段要求背诵的《三字经》里,差不多都有几个对于他特别陌生的字,字都认不全,加之又完全不理解,怎么背呢?要背的话,也就是背诵其音节而已,彻头彻尾的死记硬背。
  为了能让他背下来,我可以说想尽了办法。要求儿子反复读,他不读——更不用说要求他自己背诵了——逼急了,他就哭,发脾气。无奈之下,我尝试用点读笔辅助学习。让孩子自己点读听,可是他玩一会,新鲜一阵,就不再感兴趣了。此外,学校要求背诵的东西,在点读教材中不是都能找到,我就自己读,趁儿子玩游戏的时候,在旁边反复嘟囔。累得我口干舌燥之后,我用手机录下声音播放给他听。后来,我又上网下载一些朗诵的音频文件,音频有配乐,比起我读的音效好很多,用CD反复播放。孩子几乎每天的时间都很紧张,写完作业,留给他玩的时间都没多少。为此,我利用寒暑假时间打提前量,反复播放下学期要背诵的东西的音频,以期在他脑海中留下点印象。邻居说我,你这不是填鸭吗?我只能苦笑。
  一位孩子的奶奶觉得我念书多,问我:学那东西有用吗?我说:有用。倘若孩子的时间不紧张,倘若不是整天逼孩子背诵,我是很赞同学校教国学的。但是如今这样逼迫式的国学教育,我认为有还不如没有。孩子的生活,原本就远离了古文的语境,我们的国学教育再勾不起孩子的兴趣,单纯地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东西,这不是在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吗?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一些家长不反感国学的,还有的自己在家教孩子国学,跟朋友比赛,看谁的孩子背得多,背得熟。有家长颇为自信地认为,有的古文,孩子是理解的,但是在心里,没有付诸于现实;而有的古文,孩子却可以由此及彼地灵活应用。有的则说:古典的东西,不一定刚开始就能明白,总有一天会顿悟。我猜想,一些不反对背诵国学的家长,可能是因孩子的记忆力好,没太为孩子背书而纠结,不过记得快忘得也快的。一位家长说:我姑娘背的《论语》,有的我都不会读,她却能背出来,不过现在估计又忘记了。当然更多的家长抱着的想法是,那东西对考试很有好处。
  编辑家周振甫对学习古文主张“立体的懂”,他说:“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岁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此种把人当机械式的背书法,虽最终不乏效果,但是利于孩子成长发育吗?符合教育规律吗?为何我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较之发达国家的,缺乏创造力、想象力?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学习文字只能依靠阅读与谈话,不是零零星星死记一些作家就可以学得好的,一个人的脑袋里面一旦塞满了这种东西,他就是得到了合于一个学究的装饰品,并且可以使他变成一个学究。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合于一个绅士的事情了。因为一个人自己材料空虚,却把别人的丰富美丽的思想和言词掺杂进去,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笑的事呢。结果徒然更加表现自己的空虚,里面一点优雅的成分也没有,并不能够因此就说得使人中听,正同一件陈旧的褐布上衣,却去大块地补上金色辉煌的绸片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很多家长在乎的并非是心灵的塑造,而是外在的荣誉、成绩等。一位家长略微能认同我的说法,不过她说:可是,高考的语文考题有好多来自国学,特别是《论语》。
  教育家陶行知说:中国从前有一个很不好的观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岁的小孩,就要他读《大学》《中庸》。换句话说,就是小孩子没有地位。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孩子有孩子的喜好,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国学虽好,但是要教给幼小的孩子,也得改造一下才好,让所教的内容或形式适合孩子接受,激发出孩子的兴趣,不能不顾孩子的感受,直接原原本本地拿来,对孩子一顿顿强硬灌输。我见过的这类国学教材,除了对古诗文附上现代语言的翻译,对学生不认识的汉字标注拼音以外,再无其他细致的工作了。我儿子的国学课本就充满了错字、错音。
  同事说:学校作文考试,让围绕描写春天的古诗写一写春天,有不少孩子一首古诗也没想起来。《春晓》、《春日》、《村居》、《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这些古诗在语文书或国学校本书上都学过,怎么能一首也想不起来呢?同事感慨:我的孩子,当初,即便是现在也能熟练背出这些诗,可他写作文从来不会运用。我说,可能是古诗入脑了但没入心吧,古诗对孩子而言只是需要背诵的任务,而与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心灵无关。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
  儿童需要国学,但是需要的是属于他们的国学,至少在形式上。教育不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要因材施教,要有创新,不要只满足于低层次的普及。国学教育不是装装样子,满足于粗制滥造。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节能降耗减排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产业中的通信网络已经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走进千家万户。资源被大量的使用和浪费情况也就随之
课堂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阐释教师对道德课堂形成的作用,以及使教师教学生命延续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农民工子女初入城市生活和学习,其已经习-赁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在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近期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关于发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的通知》,通知如下:按照《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工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汇集了世界上众多的知名水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在三峡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安装中采用了许多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本文重点
缘起2012年,借NOC赛事的东风,我有幸设计并组织了一次全国的班主任信息技术大赛。在总结赛事时我发现。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班级教育质量的核心,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班级教育
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否成功,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对学生今后的作文水平影响极大。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展示个性,写出情真意切、童趣盎然的作文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
一、写给语文老师1.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2.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3.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度;语段篇章全显中华文
影片一开始,麦希穆斯凝视着一触即发的战场陷入幻想之中,他想象着他的指尖轻抚过麦芒,麦浪翻滚,大地馥郁芳香!是的,这场战争结束,他就可以回家了,回到他深爱的土地上,回到他深爱的妻子和儿子身边。就像我们平常深陷困境或面对困难时那样,总想着,坚持吧,等熬过这一段阴霾的日子,就会迎来灿烂阳光,就会继续过我们的云淡风轻的日子。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想望支撑着我们度过一切难熬的关口,我们总相信,在人生的转角处,
一  我地地道道的梦想之路,是从中考那年开始的。  中考后,迫于家庭捉襟见肘的经济,我将志愿定格在师范。然而,我并不甘心:充其量做个“孩子王”,能有多少出息?  然而,踏上讲台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坚定了当一名好老师的信念。  遭遇车祸的我躺在县医院的病床上,百无聊赖地向窗外望去。突然,几个小男孩闯入了我的视线。“小龙、爱宝……”我失声喊了出来。  病房的门在瞬间被推开,几十个学生一拥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