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学生性教育在“两课”中的长期“缺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了高职学生“两课”长期以来达不到应有效果。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性教育“缺位”原因及其影响的基础之上,着重提出实现高职学生性教育在“两课”中及时补位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生性教育 “两课” 缺位 补位
  
  19世纪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关于性的主要的生理知识应当在青春期以前学生们并不激动的时候,简明而自然地教给他们。然而在我国的中学阶段,性教育并未真正实施开来,高校的性教育也长期处于“真空”状态。高职学生性生理已经逐渐成熟,然而性心理却处于幼稚阶段,因为不能得到专业系统的性教育知识和理论,在碰到性问题时通常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因此,探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对高职学生性教育的缺失进行有效补位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学生性教育在“两课”中的缺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银河表示,高职学生性问题之所以得以高度关注,根源在于我国教育体系中性教育的“缺席”。高职学生性教育缺失已经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事实,其危害也成为社会的一大隐痛。
  (一)高职学生性教育缺失的缘由
  1.社会对性持“含蓄”态度。性是人类繁衍的必然途径和正常婚姻建立的“基本量”,然而由于“性本能”和“性隐私”双重效应的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际中,普遍认为有关性的话题难以启齿,一旦说出,就意味着贱卑粗俗和不文明出现。在下一代的性教育工作方面,人们似乎也认为没有担心的必要,他们觉得“性本能”是万能的,是生来就有的。因此,社会对性始终持十分“含蓄”的表示态度,虽然表面上谁都不愿提及,但是却心照不宣,好奇和疑问只能憋在心里、藏在肚里,期待“无师自通”。然而,对青少年来说,这种对性问题既无引又无导的社会态度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学校对性教育忽视和不解。目前,高职学生性教育既未纳入高校“两课”,又未纳入专业知识教育,性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尚未得到认可,将性教育作为专门课程开设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高职学生对性知识的迫切需求和高校不能提供系统性教育的矛盾时刻存在。另外,受社会对性“含蓄”态度的文化影响,学生也不会主动找学校心理咨询师和教师寻求帮助,他们私下里“偷偷摸摸”地寻找“自学”途径——网络、影视,甚至是性经历的尝试。未经筛选的性信息虽然能解决他们的暂时“懵懂需求”,但更多的是有害信息诱导学生误入歧途。高职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还存在两个曲解:一是无师自通论,认为性知识是人的本能,不需要特别讲授;二是引导害怕论,认为教给学生性知识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性冲动。
  3.家庭对性教育“云里雾里”。家庭中的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基础价值和启蒙意义,但现实却非常遗憾。由于家长自身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性教育,与孩子们谈论性问题时他们难以说出口;孩子一般很少和父母亲谈及此事,多数父母用搪塞、回避、责骂打消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一些父母因为缺乏性知识和沟通能力,即使想和孩子沟通,也因不知道方法,使家庭性教育无法正常、科学进行。
  (二)高职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影响
  社会、学校、家庭都未能及时给予高职“萌动期”的学生有效的性教育,打个比方:在肥沃的庄稼地里,如果不及时撒上种子,野草就会长满一地。由于性知识的缺乏梯度教育和性道德的迷失方向,高职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和性道德之间不能相互科学有序协调,最终导致顾此失彼。高职学生婚恋观多元化、幼稚化,在对待两性问题时是比较随意盲目的,恋爱和性经验的攀比现象也在校园里逐渐蔓延。高职学生性失误逐年增多,造成了性心理困扰、性道德观念淡薄、性犯罪、性病蔓延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已上升为第二位,女青年参与的犯罪案件中性犯罪占90%以上。科学、有效实施高职学生性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学生性教育在“两课”中的补位
  (一)高职学生性教育的思路
  性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采取适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应遵循以下工作思路。
  1.高职学生性教育与“两课”相结合。高职学生性教育与“两课”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功能作用和内容原则上是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性教育不能离开“两课”而单独存在,“两课”缺少了性教育也就不具备完整性和科学性。实事求是来讲,高职学生的性困惑不是都可以依靠传统的“两课”来解决的,只有将性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性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使性教育真正达到效果,使“两课”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需要,实现教育“以生为本”的终极目标。
  2.教育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学校作为性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某些共同、基本、普遍适用的性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在性价值观方面,学校要敢于表达态度和立场,对错误的性价值观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高职学生分辨良莠,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
  3.高职学生性教育要适时、适度、适当地进行。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外,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采取适度的方式方法,既要教育到位又要保持适度,充分理解高职学生的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其隐私。
  4.注重性教育在各专业教学和相关的培训讲座中的渗透。高校还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开辟多种性教育渠道,例如服务热线、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性健康教育网站等。这样的性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的高职学生个体,使性教育更加个性化。
  (二)性教育在高职学生“两课”中的有效补位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性教育是关于人自身的一门科学,了解自身是每个人走向健康的必修课,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内容。青春期经历不可重复,性成熟期不能等待,一旦出现教育的缺失和失误,在个体成长史中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高职学生性教育迫切需要政府、高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并发挥教育引导之合力,使性教育的长期缺失得到较好的有效弥补和不断改善。
  1.引导作用在政府。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学生性教育是解决高职学生“性问题”的前提和保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积极作为:第一,尽快确立高职学生性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要把性教育作为高职学生专业教育和“两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下来,同时将实施性教育的教育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及时足额下拨经费。第二,尽快制定高职学生性教育高职大纲,并在高职纲指导下出版教材,建设高职学生性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高校性教育的师资队伍,提高性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及专业指导水平。第三,鼓励开展高职学生性教育相关理论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高职学生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性教育推向科学化。第四,举办家长性教育短期培训班,帮助家长掌握性知识、性道德、性病防治和性法律知识,增强他们在性教育方面与子女的沟通意识和能力。第五,积极发挥高职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效应。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融入各类节目中,发挥其对高职众的引领作用,营造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和道德舆论氛围。
  2.主要职责在高校。高校作为性教育的最后一站,作为高职学生“两课”最重要的“红色阵地”,应将性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性教育视为“两课”的主要内容和新的教育载体,引导高职学生选择和拥有正确的婚恋观与性道德。
  第一,系统科学地开展高职学生性教育。高校应将性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课时,使性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常态化的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把性教育作为“两课”的抓手,充实“两课”的内容,增强“两课”的魅力和效果。开展高职学生性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性爱观、性荣辱观和法制意识。性教育的目标在于教育高职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知荣明耻,自重自爱;正确认识个人行为对本人、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懂得两性相处的道德原则;增强高职学生的性心理控制能力和性生理抵抗能力。
  第二,校园文化是熏陶。在美国“性解放”时期,高校学生恋爱成风,但哈佛学生仍能安心学习钻研,在谈恋爱问题上不跟风不攀比,保持着严谨客观的态度。哈佛淳朴、严谨、开明的校园文化为其保持世界名校的荣誉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在学生性道德教育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高校应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围绕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升、特长培养、意志锤炼、情操陶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精神家园,为高校性教育的顺利开展搭建服务的良好平台。
  第三,改善和优化性教育工作方法。要使性教育取得良好实际效果,还必须注重改善和优化性教育工作方法。高职学生在渴望性知识的同时,更期望性知识来得活泼、感性一些,课堂氛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允许其自由发表想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案例研究、情境设计、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就是目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度沟通和博采众长,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从而走向成熟。
  3.基础功能是家庭。高职学生性教育和家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研究调查发现,家长对性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到三成,大多数学生认为父母从来没有谈论过与青春期有关的话题,有近半数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见,家庭在性教育中仍然处于边缘角色,然而,家长在基础性教育方面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使孩子在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得以延伸。第一,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家长要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夫妻间的性关系。第二,家长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性教育的方法。第三,家长要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动态,当孩子情况反常时给予关心和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褚卫东.关于高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2]黎钰林,沈又红.当前我国高职学生性教育的困境及其症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3]尹红新.高职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9).
  [4]樊蔚,刘冰.高职学生性观念及其性教育的缺失[J].湖南师范高职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5]方若石.改革开放背景下高职学生性教育探索[J].“两课”研究,2009,(1).
  [6]李淑兰,朱宏,赵丽等.对当前高职学生性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7]李东风.中西方性教育的历史发展对我国高职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启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
  [8]左红梅.高校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补位.扬州大学,2009.
其他文献
90年前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全国各地为了庆祝党的90华诞,纷纷举办了各种文艺活动,而最为抢眼、参加人数最多、最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我认为非“红歌大合唱比赛”莫属。合唱比赛中同一首歌曲,因为合唱指挥的不同,就出现了很多版本,有的版本很好听,也容易被大众接受,相
于永正老师说过,如果把阅读比作精神大餐,那么小学语文教材就是这道大餐中的“母乳”,而与教材配套的教师自主研发的课外主题阅读读本则是最贴近“母乳”的“婴儿配方奶粉”。有了“母乳” “婴儿配方奶粉”,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均衡的营养。  作家、诗人斯蒂文森有一首诗《点灯的人》:“每当太阳落下,点灯人李利就扛着梯子走过一条条街道,把一盏盏街灯点亮。于是,坐着吃饭、喝茶的大人和小孩,就重新看到了窗
摘 要: 作者以沱江流域为例,运用水量平衡的方法,对沱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合沱江流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目标,对水资源进行供需预测,分析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 沱江流域 水资源 合理配置 开发利用    1.研究区概况  沱江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是流经四川盆地腹部的一条重要河流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地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这是数学老师面临的挑战。本文作者试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树立“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来构建和谐数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氛围 教学理念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而且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
摘 要: 中小学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中小学档案建设是学校建设内容之一,它对总结办学规律、推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培训档案管理人员,开发档案管理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益是当前中小学加强基础性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首先肯定了中小学档案管理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加强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中小学档案 管理现状 思考  
摘 要: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导向,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翻译教学 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2008奥运会、上海2010世博会的申办及举办成功,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
摘 要: 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教师持热情欢迎的态度,学生家长就会与你建立起热线电话。  关键词: 学生家长 热线电话 素质教育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按照这样的方针,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
葡萄,我们耳熟能详的水果之一,似乎一直都存在于中国。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今天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水果,却可能并非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国粹”。但自其传入至今,却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大地上深深地生根发芽。本文从葡萄与葡萄酒的传入两大角度,简析葡萄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一、葡萄异果之传入  (一)葡萄之得名  葡萄,中国古代典籍中又写作“葡桃”、“蒲陶”、“蒲桃”。  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
摘 要: “再现历史”是让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们“经历历史”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历史再现为处理好知识与智力目标统一实现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再现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再现历史是让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们经历历史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建构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
摘 要: 小说《孽海花》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关系及其发展作为一条主线,描述了近三十年的政治文化变迁状况,显出了作为历史小说的厚重内涵。本文重点论述了《孽海花》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傅彩云就是《孽海花》中最具光彩的一个,文章从人物性格、结构价值、伦理思想方面写出傅彩云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是与传统妓女形象的最大区别。  关键词: 小说《孽海花》 傅彩云 形象描写 形象意义    小说《孽海花》以金雯青和傅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