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下面就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谈点自己的见解.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常常会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匮乏.我国地区教学差异明显,农村和城市教学水平差异非常大.这样,部分地区和学校未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启蒙,导致学生缺少实验基本素质.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學,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次是学校实验器材匮乏的问题.实验器材的购买需要投资,然而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实验器材陈旧、缺乏,影响了正常的实验教学.这一方面可能是资金不够的原因,另一方面仍然是学校未正视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最后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自身未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无用论”“做实验浪费时间”等错误理念是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的根本原因.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现阶段,初中实验教学内容仍然是非常单调的.有时候,教师只是带领学生简单机械地模仿一遍,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如走马观花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无聊,进而失去探究实验的兴趣.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使学生对实验教学感兴趣,根本途径就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改变实验教学的窘境.
  1.做好课前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物理实验,常常离不开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电流表这些实验仪器.正确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教师要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的性能了然于胸,实验前应对学生认真讲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演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测量范围、调零方式、使用方法、单位刻度等,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在实验前,教师应制定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做好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教师要在课前反复实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便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失误及时做出指示和指导,还要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提示学生凸透镜、光屏、蜡烛的摆放顺序,提醒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怎样减少实验误差,等等.又如,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教师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识别电压表、电流表,重点强调读数的方法.
  2.实验过程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实验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科学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实验理念.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操作规范,注意实验用语的准确,给予学生正确示范,巧妙引导,并对学生耐心讲解和解答,鼓励他们动手实验.当学生做实验不规范时,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细心引导,同时指导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对自己的实验经历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例如,在做“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探讨同一辆小车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情况,一个人常常难以独立完成所有实验,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高效完成实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物理学中存在一些抽象概念,教师难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实验是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教师很难100%还原实验现场.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演示实验过程.例如,在讲到原子弹的威力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原子弹爆炸的画面,给予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刺激,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4.实验前准备,实验后思考.每一次实验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出现不同的失误.实验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实验后则应及时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一千个人眼中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实验都会有自己的实验感悟.教师要注重实验感悟环节,组织学生多反思,多总结,多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关键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适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实验启蒙,引导他们进入探索实验的大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2000,4(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对理科创新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教学方法也逐渐有了革新,逐渐重视在教授学生高中物理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锻炼和培养.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有助于学生学科素质培养的新式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实施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门同时具有高度逻辑性和实践性的学科,高中生在进行物理方面的学习时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运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不只是要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还要通过初中数学的学习,充分把握数学思想,学会举一反三.本文研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教学策略  数学思想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以及学生的做题能力,在长期的应试压力之下,学生逐渐养成被动思维习惯,导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数学新题型频繁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明显出现退化的现象,在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明显不足,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亟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有效手段,在实验中观察和探索是重中之重.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1.激发兴趣,有目的地观察.央视有一些科学节目,学生喜欢看,其中很多都是一些课堂上常讲的理化知识.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那些电视节目却能吸引他们看下去呢?这是因为电视片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观察活动时,教师要创设种种情境,使观察活动带有较强的神秘感、趣味性和新奇性,吸引学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强调有区别地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是新课改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分层次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在探索中应运而生.  一、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想学数学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化到
摘要:化学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实验教學对于化学教学的意义重大.因此,好的实验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当然,实验教学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好的课堂引导开始,到精心的实验演示,再到纠正学生的实验操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好化学实验.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要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就要让学生
1、改进后的强化栽培3叶至4叶1心嫩秧早栽,水源好的田宜早栽,水源差的田可稍迟,旱秧、水秧都适用,但都应施足底肥,深耕耙平。尽量选壮苗,浅水栽秧;行距、窝距均为1尺3寸,每窝三个单株间距3寸呈三角形。这种栽插法密中有稀,稀中有密,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植株间养份与阳光的竞争,有利植株个体发育,因而能较大幅度增产。是当今最倡导的栽秧方式。  2、一般宽窄行栽培秧龄4至6叶,宽行1尺2寸,窄行6寸,窝距6寸
摘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发达的网络已经渗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本文对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物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发挥.利用网络环境,构
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针对某一个物理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去认真探索物理现象的奥秘,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有些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验,错误地认为做实验只是在浪费教学时间,大幅度缩短实验教学时间.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探索物理知识,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发散,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科目,而且是在九年级才开设化学课程.短短的一年时间,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教师必须想办法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笔者立足学情、积极改革创新,通过创设情景、深度探讨和演绎归纳等方法,引导、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二氧化碳的教学为例,笔者就优化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活问题意识  思源于疑,问题能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