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下面就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谈点自己的见解.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常常会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匮乏.我国地区教学差异明显,农村和城市教学水平差异非常大.这样,部分地区和学校未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启蒙,导致学生缺少实验基本素质.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學,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次是学校实验器材匮乏的问题.实验器材的购买需要投资,然而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实验器材陈旧、缺乏,影响了正常的实验教学.这一方面可能是资金不够的原因,另一方面仍然是学校未正视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最后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自身未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无用论”“做实验浪费时间”等错误理念是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的根本原因.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现阶段,初中实验教学内容仍然是非常单调的.有时候,教师只是带领学生简单机械地模仿一遍,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如走马观花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无聊,进而失去探究实验的兴趣.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使学生对实验教学感兴趣,根本途径就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改变实验教学的窘境.
1.做好课前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物理实验,常常离不开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电流表这些实验仪器.正确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教师要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的性能了然于胸,实验前应对学生认真讲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演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测量范围、调零方式、使用方法、单位刻度等,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在实验前,教师应制定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做好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教师要在课前反复实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便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失误及时做出指示和指导,还要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提示学生凸透镜、光屏、蜡烛的摆放顺序,提醒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怎样减少实验误差,等等.又如,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教师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识别电压表、电流表,重点强调读数的方法.
2.实验过程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实验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科学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实验理念.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操作规范,注意实验用语的准确,给予学生正确示范,巧妙引导,并对学生耐心讲解和解答,鼓励他们动手实验.当学生做实验不规范时,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细心引导,同时指导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对自己的实验经历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例如,在做“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探讨同一辆小车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情况,一个人常常难以独立完成所有实验,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高效完成实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物理学中存在一些抽象概念,教师难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实验是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教师很难100%还原实验现场.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演示实验过程.例如,在讲到原子弹的威力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原子弹爆炸的画面,给予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刺激,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4.实验前准备,实验后思考.每一次实验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出现不同的失误.实验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实验后则应及时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一千个人眼中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实验都会有自己的实验感悟.教师要注重实验感悟环节,组织学生多反思,多总结,多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关键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适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实验启蒙,引导他们进入探索实验的大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2000,4(1).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常常会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匮乏.我国地区教学差异明显,农村和城市教学水平差异非常大.这样,部分地区和学校未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启蒙,导致学生缺少实验基本素质.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學,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次是学校实验器材匮乏的问题.实验器材的购买需要投资,然而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实验器材陈旧、缺乏,影响了正常的实验教学.这一方面可能是资金不够的原因,另一方面仍然是学校未正视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最后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自身未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无用论”“做实验浪费时间”等错误理念是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的根本原因.
二、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现阶段,初中实验教学内容仍然是非常单调的.有时候,教师只是带领学生简单机械地模仿一遍,课本给出的实验步骤如走马观花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无聊,进而失去探究实验的兴趣.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使学生对实验教学感兴趣,根本途径就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改变实验教学的窘境.
1.做好课前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物理实验,常常离不开刻度尺、天平、电压表、电流表这些实验仪器.正确识别仪器的规格和性能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教师要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的性能了然于胸,实验前应对学生认真讲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演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测量范围、调零方式、使用方法、单位刻度等,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在实验前,教师应制定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做好实验备课工作,确保演示实验成功.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教师要在课前反复实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便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失误及时做出指示和指导,还要在实验前告诉学生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提示学生凸透镜、光屏、蜡烛的摆放顺序,提醒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怎样减少实验误差,等等.又如,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教师要先教给学生如何识别电压表、电流表,重点强调读数的方法.
2.实验过程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实验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科学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实验理念.在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操作规范,注意实验用语的准确,给予学生正确示范,巧妙引导,并对学生耐心讲解和解答,鼓励他们动手实验.当学生做实验不规范时,教师要及时指出错误,细心引导,同时指导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对自己的实验经历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例如,在做“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探讨同一辆小车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情况,一个人常常难以独立完成所有实验,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高效完成实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物理学中存在一些抽象概念,教师难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实验是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教师很难100%还原实验现场.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演示实验过程.例如,在讲到原子弹的威力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原子弹爆炸的画面,给予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刺激,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教学内容.
4.实验前准备,实验后思考.每一次实验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出现不同的失误.实验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实验后则应及时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一千个人眼中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实验都会有自己的实验感悟.教师要注重实验感悟环节,组织学生多反思,多总结,多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的关键途径.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适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实验启蒙,引导他们进入探索实验的大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凯华.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