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定义出发,就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情境创设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4-02
  新课程强调知识的习得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而产生的,而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学习中的再运用,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实施新课程教学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倡情境教学法。
  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境创设不仅要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还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使情境能真正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种情境应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感觉到与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又使其感觉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2.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直观、真实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人们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要强调情境的直观与真实性。直观、真实的物理情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发现、探讨问题。
  3.情境创设要具有趣味性
  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氛围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当作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1.结合生活在激趣中创设情境
  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物理教学中许多规律都是建立在对生活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兴趣是学生学习与研究问题的直接动力,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
  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乘坐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感觉来创设情境。教师可引入实验:让一个装有水的底部有小孔的瓶子从高处下落,小孔竟然不漏水。为了让学生清楚实验现象,教师可以把水换成红墨水,把瓶子举高点,下落久一点观察时间长些,用一张白纸垫在后面,看水有没有喷湿白纸等,让学生受到这种新奇,直观、形象、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吸引,也刺激学生的思維:水为什么不漏了?是什么"堵"住了小孔?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其真正的原因。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又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索,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实践体验在猜想中创设情境
  物理教学中除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外,还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的科学态度。此外,利用实践创设情境,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发展综合应用能力。
  3.在实验中创设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既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手段。在教学中利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的殿堂。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用于创设情境的实验大都是教师操作的演示实验。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电容器与电容"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因此,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亲临例题中的情景和直接体验,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这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声形再现、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和宏观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效调动多种器官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我们遵从一定的原则,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还有许多,无论哪一种策略,都要求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基础上,恰当地创设物理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涛,田炜.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延安教育学报.2007
  [2]石振中.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
  [3]周三庆.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4]刘翼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2008,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中国成年人英语口语中实际出现的发音问题出发,以普通话发音中不存在的清齿擦音/θ/和浊齿擦音/?奁/为例,分析中国英语习得者常见的发音错误形式。研究对象为The Speech Accent Archive语料库中20名普通话志愿者的录音材料。通过对语料中所有目标齿擦音的分析,结果表明被测试者对齿擦音存在错误发音,同时发音的错误形式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齿擦音 二语习得 标记性
【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给学生阅读所需的知识、理论以及技能,让学生有目的地控制好阅读环节的相关操作流程。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要用到的系列阅读技能。从高中英语教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视阅读教学、学习以及练习,但是却总是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本文从若干方面提出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高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是对数学教师的一个挑战,也是面对新课改对教师的考验。那么,如何适应当今课改的形势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
【摘要】依照新课标,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改革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教育教学观念 学生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96-02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基本具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以便可以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近几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逐渐提高对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使学生资源成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学生资源主要产生于课堂教学中,目前,我国特别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资源。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学生资源开发及利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理答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有效的理答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升和课堂文化的形成,实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四种教学创新教育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培养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二是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挑战精神;三是采用赏识教学,保证持续兴趣;四是开展创新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