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只有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才可以帮助学生学好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教师肩负着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重任,只有加强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持续优化,才可以在与时俱进的教学中,让体育教学真正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但就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体育课堂的高效构建难度过大,在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抑制之时,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为此,文章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的探讨极为关键。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活动缺乏趣味性
初中生正处于对新奇、有趣事物感兴趣的阶段,老师在日常体育活动设置时,应该注重对趣味活动的设计,以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能力,将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但就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枯燥、乏味、单一等问题,使体育活动的意义难以得到彰显,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也难以得到增加。
2、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尤其体现在篮球、乒乓球、滑冰等锻炼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的各项运动。老师应围绕这些运动内容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并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技巧,但就实际的教学来看,部分教师仍无法从体育规则、专业技术要领单一讲授中走出来,使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生硬、枯燥和无聊,使学生难以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3、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尊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其中也包括初中体育课程,老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即在课堂中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但就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部分体育教师仍过于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使体育课堂的教学仍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层面,学生在被动学习之中,个人的学习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自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此种不符合新课改教学宗旨的体育教学,只会影响该课程的开展效果。
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但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将评价助力学生学习趣味和能力提高的作用发挥出来,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参与。另外,教学评价本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在学生未真正参与评价活动时,学生对于评价的认可度并不高,这是学生主动参与不强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1、实施游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这样很容易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老师应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
比如在教学“篮球”内容时,老师如果按照往常的篮球运动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教学,那么学生必然课堂中表现出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会受到影响。为此,为了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中的快速启动、急停等重点内容进行把握,老师就可以将趣味性较强的“摸球追人”游戏融入其中,在游戏训练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进行全面培养,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是对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为此,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纵深拓展奠基。
比如在教学“乒乓球”相关内容时,老师在完成理论内容的讲解之后,学生可以对乒乓球的规则和注意细节等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老师在对动作分解实践教学之中,可以顺势将我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介绍给学生,并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各赛事中的表现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该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实践教学内容。最后,老师引入两两一组的乒乓球对战赛,为学生营造激烈竞争的氛围,在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助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兴趣的提高。
3、重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持续提高。为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样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确保学生可以更快速突破自己的薄弱区,让学生在提高自我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感悟体育竞技的魔力和乐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在全面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助力学生体育学习信心和素养的提高。比如部分学生在参与体操训练时,虽然记忆力不太好,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十分认真且细致,此时老师评价时就不能够仅局限在学生记忆力不足方面,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肯定,并传授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助力学生记忆水平的提高。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下,教与学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自然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結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老师应持续对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对应角度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之策,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体育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19).168,170.
[2]胡毅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20,(1):66.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体育教师肩负着对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重任,只有加强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持续优化,才可以在与时俱进的教学中,让体育教学真正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但就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导致体育课堂的高效构建难度过大,在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抑制之时,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为此,文章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的探讨极为关键。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活动缺乏趣味性
初中生正处于对新奇、有趣事物感兴趣的阶段,老师在日常体育活动设置时,应该注重对趣味活动的设计,以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能力,将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但就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枯燥、乏味、单一等问题,使体育活动的意义难以得到彰显,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也难以得到增加。
2、教学内容过于枯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了较大不同,尤其体现在篮球、乒乓球、滑冰等锻炼与发展学生身体机能的各项运动。老师应围绕这些运动内容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并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技巧,但就实际的教学来看,部分教师仍无法从体育规则、专业技术要领单一讲授中走出来,使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生硬、枯燥和无聊,使学生难以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3、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尊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其中也包括初中体育课程,老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即在课堂中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但就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来看,部分体育教师仍过于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使体育课堂的教学仍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层面,学生在被动学习之中,个人的学习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自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此种不符合新课改教学宗旨的体育教学,只会影响该课程的开展效果。
4、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但当前的体育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将评价助力学生学习趣味和能力提高的作用发挥出来,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参与。另外,教学评价本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在学生未真正参与评价活动时,学生对于评价的认可度并不高,这是学生主动参与不强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1、实施游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这样很容易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老师应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受体育学习的魅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
比如在教学“篮球”内容时,老师如果按照往常的篮球运动方法和技巧等内容教学,那么学生必然课堂中表现出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会受到影响。为此,为了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中的快速启动、急停等重点内容进行把握,老师就可以将趣味性较强的“摸球追人”游戏融入其中,在游戏训练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进行全面培养,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是对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为此,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为课堂教学内容的纵深拓展奠基。
比如在教学“乒乓球”相关内容时,老师在完成理论内容的讲解之后,学生可以对乒乓球的规则和注意细节等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老师在对动作分解实践教学之中,可以顺势将我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介绍给学生,并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各赛事中的表现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该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实践教学内容。最后,老师引入两两一组的乒乓球对战赛,为学生营造激烈竞争的氛围,在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助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兴趣的提高。
3、重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持续提高。为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样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确保学生可以更快速突破自己的薄弱区,让学生在提高自我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感悟体育竞技的魔力和乐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在全面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助力学生体育学习信心和素养的提高。比如部分学生在参与体操训练时,虽然记忆力不太好,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十分认真且细致,此时老师评价时就不能够仅局限在学生记忆力不足方面,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肯定,并传授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助力学生记忆水平的提高。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下,教与学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自然可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結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老师应持续对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对应角度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之策,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体育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9,(19).168,170.
[2]胡毅强.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