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小报研究问题探析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代小报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因此,对宋代小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宋代小报出现的历史背景看起,分析了宋代小报屡禁不止的原因,试图找出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宋代小报;历史背景;屡禁不止
  北宋是宋代小报的起源时期,南宋为盛行时期,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小报”是一种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固定的名称,“小报”和“新闻”都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习惯称呼,用以区别于正式的官报。“小报”的制造者为进奏官使臣及政府机关内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之家”,其内容多为官报未报之事,因此具有新闻性,在民间深受欢迎,所以“小报”的传送人多以谋利为目的,甚至在徽宗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专以探报此事为生”的人。
  小报的出现,首次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朝政国事的封锁,揭开了中国民间办报的历史的第一页。同时,小报作为一种商品,第一次突破朝廷官报作为政府政治宣传品的范围而走入市场,使报纸开始具备商品性,正是这种商品性的生命力,“小报”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尽管宋代封建统治者颁布了很多诣旨和法令以查禁“小报”,但“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
  一、宋代“小报”出现的特殊历史背景
  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宋朝时一个十分糟糕复杂的朝代,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历时320年,无一天安宁。宋朝存在的300多年间中国境内先后存在过数十个政权,分别由汉、女真、回鹘、党项、吐蕃等族建立。随着周边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政权意识逐渐加强,加之宋朝对外军事上的孱弱无力,宋代的民族矛盾空前加强。宋朝在内积贫积弱,“冗兵”、“冗员”、“冗费”,繁重的賦税和徭役使农民的负担过重。而在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政策致使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爆发王小波、李顺,宋江,钟相、杨么等多次农民起义。此外,在统治阶级内部长期存在着革新派与守旧派的党争,多次的政治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在宋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三线贯一,交织进行。
  由于处在动荡的社会,各种政治势力的崛起与统治都需要社会舆论给与相应的配合;而处于社会各层的人们都需要了解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从而作出相应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士”阶层在宋代被空前壮大,政治地位也非常高,所以,“士”阶层的人们在两宋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积聚而成的民族气节与忧患意识,对国家政治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宋朝的“士大夫”阶层也急于获得更多的关于时局的信息。此外,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手工业者、商人,他们相对富裕,开始关心国家的政事,产生了有待满足的信息需求。
  在这样复杂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小报”便在邸报(宋朝官报,内容受到统治阶级的严厉控制,文章千篇一律,完全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之后产生了。但“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小报”对封建统治集团内外政策及其当权人物所进行的指责和批判,更使统治者难以容忍,所以,“小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朝廷的查禁。但终宋之世,“小报”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
  二、“宋代小报”屡禁不止的原因
  首先,因为宋朝一直奉行“守内虚外”政策,到了北宋末年,政局动荡,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中央集权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需求,而“小报”又产生于统治阶级内部,且屡禁不止,与宋朝中央集权的削弱有直接关系。
  其次,作为宋代官方新闻传播工具的“邸报”,成为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它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而宋朝中央直接管理“邸报”,为了维护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宋代各时期都很注意对“邸报”传报工作的管理。宋朝中央政府的新闻检查制度主要包括判报和“定本”制度。这两种制度造成了内容上的单一和出版时间上的稽延。因此邸报,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的急切需求。
  而作为民间报纸的“小报”,较之于官方的“邸报”有着显见的优势。它内容丰富,为读者少是官报所不载的文件和新闻;它信息灵通,时效性强,不需要经过审查,传播速度也非常快。这使得“小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因而“小报”的读者范围非常广泛。在信息需求者的支持下,“小报”发展迅速,社会上“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这种情况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加强了对“小报”的限制。而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宋代“小报”也随着这种需要的逐渐加大而逐渐发展壮大,终究不能被完全禁绝。
  此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宋代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宋代的商品经济也有了空前的发展,“小报”的买卖、交换具有了成熟的社会环境。“小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上存在的潜在的、巨大的对信息的需求,再加上成熟的抄印条件降低了成本,从而成功的进入了市场。“小报”成为了一种商品,这便与商业利益产生了直接的联系。报贩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充分利用不固定摊位的流动性出售“小报”。面对朝廷对“小报”的大力查禁,“小报”办报人与发行人能够铤而走险,使“小报”绵延不绝的出现,显然商业利益的驱动,也是“小报”在封建政府的大力查禁下能够绵延不绝的出现重要因素。
  三、当前“宋代小报”研究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这些研究文献而言,他们都是在古文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通过他们的研究使后来者能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内对小报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但是,目前的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借鉴的古文文献数量较少。有关小报的古文文献数量很少,被研究者引用最多的就是《宋会要辑稿》。正因为此,有很多问题只能进行假设,许多悬而未决的东西正因为缺少文献支持而不能解决。
  其次,在仅有种类的古籍文献中官方文献多,非官方文献少,官方文献对小报“妖魔化”的记录使小报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偏差。有关小报的古文文献大多来自:皇帝颁布的召旨、下臣上疏的奏章、《宋会要辑稿》《朝野类要》等由官方记载的文献,而由民间记载的文献很少。而按照封建统治集团的意志有选择的进行纪录官方文献,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小报进行记载,从另一种角度上说,存在一种把小报“妖魔化”的倾向。这种妖魔化的记载,以一种先声夺人的优势,在主观上使阅读者对小报形成一种看法。
  另外,对朝代之间小报发展的顺承关系研究较少。目前的这些小报研究把每个朝代划分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虽然对每个朝代都分别进行了相对完整的论述,但朝代与朝代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联系的研究。小报的发展是有一个脉络延承的,因此,对小报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涉及各个朝代间的联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如果不能从社会政治方面去理解伊斯兰教,就会使它的思想变成了无源之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轨迹中,伊斯兰教对政治的影响力经历了最初阿拉伯帝国的辉煌,到现代化过程中的日渐衰落,政教分离日益为穆斯林所认同,直至当代,伊斯兰教的复兴运动表现出其在政治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纵观中东穆斯林国家的政治实践,不论是从伊斯兰教政治参与的形式还是现实作用来看,都越来越显示出伊斯兰教逐渐成为国家统治的工具。  【
期刊
【摘 要】农村财务管理是支撑农村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关系到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增值。文章对武汉市汉南区27个行政村的农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存在的种种缺陷,建议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村账街管”制度、提高农经队伍素质、加大监督以及查处力度等几个方面确实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保障群众利益,营造和谐社会。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一、汉南区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一)汉南区
期刊
【摘 要】社会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而是一个能动创造的过程。作为一个能动创造过程,它是人活动的结果,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近几年政府部门连续不断地发生“轻生”事件,不得不另人深思。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原则。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互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结合、相
期刊
【摘 要】生态中国建设近几年也在不断完善。如何坚持生态中国建设,如何推动生态中国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引下。我们生态中国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将从生态中国的理论成果以及应用,来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生態中国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我们党结合实际建设经验探索出
期刊
【摘 要】以法国20世纪著名画家夏加尔《生日》为例,运用用图像学分析的方法:解释图像表层意义——结合作者生活的文化体系——揭示表象下的本质内容。用夏加尔代表作《生日》为代表,逐步的、全面的深入剖析他作品背后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夏加尔;《生日》;图像学;形象;图像意义  《生日》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1915年7月7日。这天是夏加尔28岁生日。他年轻貌美的妻子贝拉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捧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单边特征,只有股票上涨才有获利的机会,所以市场上的交易者往往把股价不断推高,造成价格严重偏离价值。2006年6月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持续不断上涨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1300点持续攀升至5000点以上,点数增长了4倍。2007年牛市曾一度向6000点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泡沫,而2008年牛市破灭后股价开始一度下跌直至指数跌到2000点左右,造成了股市的
期刊
【摘 要】版画是一种印痕艺术,可以说版画的语言是一种印痕语言。就创作版画而言,我们可以说“印”成就了版画的身体,而“痕”铸就了版画的灵魂。“印痕”之于版画,具有本体语言的特殊性,是偶然与必然的相互碰撞,它具有承载版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是版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道白。“痕迹”语言对于版画的意义,就在于从生理和心理方面自觉的处理媒介、材质,扩大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段和空间。  【关键词】版画;痕迹
期刊
【摘 要】亨廷顿的政治制度观实质上是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制度价值判断的标准:这种制度是否有利于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即秩序。这种制度的价值判断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也与当代所盛行的“民主”标准有别。为解释与解决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现代化转型中的问题提供了合适的理论依据,为各国的政治发展树立了航标,避免了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混乱。但是,亨廷顿的制度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其制度价值观的变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国一批会计软件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可靠、优质的财务软件。大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核算陆续实施了电算化;行政、事业单位也纷纷采用通用的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主流方向。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及时、准确地提供较为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但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
期刊
【摘 要】在巨资、明星、动作、特效的大电影统领天下的电影市场中,《南方的野兽》可谓是独树一帜,导演本意要拍摄一部讲述美国卡特琳娜飓风过后的故事的电影,在导演刻意为之的生硬结构、粗糙镜头以及无数的混乱表达的组合下,整部电影充满了后现代化主义对人类的反思意味和人类本源的赞美,展示了现代文明与原始蛮荒的对垒,是对生命本体推崇和致敬。  【关键词】《南方的野兽》;后现代主义;美国精神  《南方的野兽》从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