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枯燥无味,抽象呆板,提出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的艺术——趣化、情化、深化、活化、美化、新化,提高物理课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过程;教学艺术
物理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学生觉得物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对学好物理没有信心,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快乐感,克服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物理教学方式,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一、趣化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成份,兴趣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生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化并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引入新课,给学生一个积极的第一印象,且对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物理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如,诗词抒情引入、趣味问题引入、实用实例引入、趣味游戏引入、实验猜想引入、物理学史引入、设置悬念引入、复习引入等等,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产生轻松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如用《春晓》这首古诗引入“声波”这节课,用掷铁饼引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学生手拉手依次下蹲直立,人没有移动位置,而运动形式向前传播,引入“机械波”等等,
二、情化
心理学有关知识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与他们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创设和谐公平的教学情境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如,在讲“椤次定律”时,可把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和“多情”双重性格的特别人物,时而表现为“冷酷无情”,时而表现为“多情柔和”,最后把该定律归纳成“来之抗之,走之拉之”八个字,教师用语诙谐幽默,学生听了兴趣盎然,既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如,在“原子结构”这一章教学中,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居里夫妇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取了镭,虽然他们很需要钱,但却无偿地把镭奉献出来,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还把发现的一种元素命名为钋,这些事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是大有裨益的,
三、深化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从接触大量的物理现象,感知到大量的物理事实开始的,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建立起概念和发现规律,只是实现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要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还必须将得出的概念和规律应用于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到深化,
如,在摩擦力教学后,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应用有哪些?哪些地方应减少摩擦?哪些地方应增大摩擦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并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活化
教师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讲课内容生活化、故事化,并通过教师多做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来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骑车上桥时比较费劲,而下桥时省力呢?再如,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己设计出新的实验,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设计出用单摆周期公式法、重锤拖纸带法、滴水法、自由落体法、天平弹簧秤法等五种方法来测量,
习题教学中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题目,让学生讨论、研究、尝试,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让学生自己去开拓、填补、发挥、探索,促进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能力结构,如学了电流磁场后,可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学了电磁感应,可让学生制作发电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能力,
五、美化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也必然放射着科学美的光辉,教师应从教学内容中发掘出物理科学美,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和美的意境,让学生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形式美,结构美、内容美,如向学生介绍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公式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形式对称,物质、能量、动量三大守恒律等等,同时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科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如,伽利略为维护哥白尼学说而被判终身监禁;富兰克林为了证实雷电是一种电现象而经受了生命的考验等,学生将不会把物理学习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成为他们追求利学美和人生意义的自觉行动,
六、新化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概念、规律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从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电视、冰箱、电话、手机、电脑、空调等,无不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生产、生活、科技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将应用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应用化,如让学生对杨利伟乘宇宙飞船上天,进行运动状况的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杨利伟升空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学过能沥这一章,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目前世界上现有哪些能源发电和面临的新能源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生物生存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如,历史上最早研究电磁现象的吉尔伯特在对电现象和磁现象进行研究此较之后就深信“电、磁之间没有联系”,这一看法,直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为止,其后不久以法拉第经过十年探索发现的电磁感应为契机,经麦克斯韦的工作,一举建立了电磁学的“大厦”,鼓励学生对接触到的同类事物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敢于创新,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过程,只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的艺术,向学生展示愉快的、生动的、形象的物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让知识的传递过程成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得到的知识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知识在学生身上获得改变,创新和增值,富有新的生命力,从而学好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过程;教学艺术
物理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使学生觉得物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对学好物理没有信心,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快乐感,克服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物理教学方式,讲究物理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
一、趣化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成份,兴趣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生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学生对物理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化并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引入新课,给学生一个积极的第一印象,且对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率,有着显著的作用,物理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如,诗词抒情引入、趣味问题引入、实用实例引入、趣味游戏引入、实验猜想引入、物理学史引入、设置悬念引入、复习引入等等,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产生轻松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如用《春晓》这首古诗引入“声波”这节课,用掷铁饼引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学生手拉手依次下蹲直立,人没有移动位置,而运动形式向前传播,引入“机械波”等等,
二、情化
心理学有关知识说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与他们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其心理状态有关,教师的情绪极易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创设和谐公平的教学情境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感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如,在讲“椤次定律”时,可把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和“多情”双重性格的特别人物,时而表现为“冷酷无情”,时而表现为“多情柔和”,最后把该定律归纳成“来之抗之,走之拉之”八个字,教师用语诙谐幽默,学生听了兴趣盎然,既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如,在“原子结构”这一章教学中,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居里夫妇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取了镭,虽然他们很需要钱,但却无偿地把镭奉献出来,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还把发现的一种元素命名为钋,这些事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是大有裨益的,
三、深化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从接触大量的物理现象,感知到大量的物理事实开始的,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建立起概念和发现规律,只是实现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要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还必须将得出的概念和规律应用于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到深化,
如,在摩擦力教学后,让学生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应用有哪些?哪些地方应减少摩擦?哪些地方应增大摩擦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并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活化
教师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讲课内容生活化、故事化,并通过教师多做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来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骑车上桥时比较费劲,而下桥时省力呢?再如,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己设计出新的实验,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设计出用单摆周期公式法、重锤拖纸带法、滴水法、自由落体法、天平弹簧秤法等五种方法来测量,
习题教学中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题目,让学生讨论、研究、尝试,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让学生自己去开拓、填补、发挥、探索,促进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能力结构,如学了电流磁场后,可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学了电磁感应,可让学生制作发电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能力,
五、美化
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也必然放射着科学美的光辉,教师应从教学内容中发掘出物理科学美,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学科的美学特征和美的意境,让学生明显的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形式美,结构美、内容美,如向学生介绍静电力的平方反比定律公式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形式对称,物质、能量、动量三大守恒律等等,同时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科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如,伽利略为维护哥白尼学说而被判终身监禁;富兰克林为了证实雷电是一种电现象而经受了生命的考验等,学生将不会把物理学习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成为他们追求利学美和人生意义的自觉行动,
六、新化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概念、规律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从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电视、冰箱、电话、手机、电脑、空调等,无不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生产、生活、科技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将应用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应用化,如让学生对杨利伟乘宇宙飞船上天,进行运动状况的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杨利伟升空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学过能沥这一章,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目前世界上现有哪些能源发电和面临的新能源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生物生存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如,历史上最早研究电磁现象的吉尔伯特在对电现象和磁现象进行研究此较之后就深信“电、磁之间没有联系”,这一看法,直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为止,其后不久以法拉第经过十年探索发现的电磁感应为契机,经麦克斯韦的工作,一举建立了电磁学的“大厦”,鼓励学生对接触到的同类事物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敢于创新,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过程,只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的艺术,向学生展示愉快的、生动的、形象的物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让知识的传递过程成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得到的知识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知识在学生身上获得改变,创新和增值,富有新的生命力,从而学好物理。